重生的生命:一、從神生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約翰壹書第5章18到21節。

約翰壹書第5章18到21節說:

[18]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

[19]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

[20]我們也知道,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裏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裏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

[21]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

這是神的話語。

親愛的朋友,弟兄姐妹,你剛才聽到的這段經文裏有一句短語,是我們今天必須知道的。請注意,這句短語就是第18節的:「從神生的」,也就是重生。社會學家總是在研究人類應當怎樣思考這個問題:到底「重生」是什麼意思?怎樣才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重生」一詞在西方社會很普遍。社會學家會告訴你,在美國,人們理解基督信仰中重生的含義,包含兩個特質:第一,大多數人會說:「重生的基督徒是那些有一種強烈的情緒、天主教式的宗教經驗的人。」很好啊!人們說:「沒關係啊!那是他們的性情,他們的心理。」因此,也許重生的人所過的生活不會有更強烈情緒經驗的了。

第二,人們也會說,重生的基督徒似乎非常極端,而且因爲人們需要相當程度的宗教道德規範。因此,很多人會說,得着重生的人近乎是那些生活上曾分崩離析的,例如他們曾經坐牢、濫藥,或者做過別的事,而且他們需要在道德上重整,要上教會去,因為那裏提供給他們很多權威性的教導。「重生」被視爲一類有這樣生活表現的人,因此基督教被看成有兩類信徒:—般的信徒及“重生”的信徒。

聽眾朋友,往後的幾個節目,我們要來談論重生這個主題。我們要來看新約聖經後面分別由約翰和保羅寫的三封信,以及提多書,和彼得所寫的彼得前書。這幾卷記載在新約聖經後面的書信都談到重生,到底重生的意思是什麽。約翰、保羅和彼得所寫的書信引人入勝之處是:如果你看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或者使徒行傳,你實際上能夠看到作者的悔改信主經歷,並且看到他們遇見的人都曾經歷歸信的過程。

因此,如果你將他們對於重生的反思與他們的信仰經歷一同思想的話,你會得到有關重生的豐富教導。在往後的幾個節目,我們將要思想聖經怎樣談到重生,這與一般人所說的重生是有所不同的。

好了,現在我們讀的這段經文是在約翰一書的末尾,最後的四節經文。我們要從中學習三個真理。我選用這段經文的目的,是因為它帶給我們這個主題的一個概覽。我覺得有點遺憾,因爲我們只能够在不同的主題上作蜻蜓點水般的概說。在往後的節目中我們會回來更深入地探討這些主題。但是這次我們要分享三點,思想一下——「重生」到底是什麼意思

首先,我們要來學習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重生;其次,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已經重生;最後。我們如何得着重生。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重生;我們怎麽知道我們是否已經重生以及我們如何得着重生。有一些人已經覺得侷促不安,但請聽着,其實重生的含義比你所想的更加複雜微妙、更加精彩。

首先,實際上這不是第一點,第一點會令你持續地侷促不安。請聽,經文教導我們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重生。這裏有三句陳述:第18、19和20節。每一次它都談到一群人。第一群人就是第18節說的「從神生的」。第二句陳述就是第19節說的「屬神的」兒女,以及第20節說的那些從神那裏得着永生的人。但是,具有一般常識,稍微有些邏輯思維和文法分析能力的,都知道我們不是在談論三種不同的組群,不是談論三群不同的人。

很顯然,我們正在談論同一群人,只是以三種方式來描述他們而已,但是你知道這裏蘊含的意義就是說,倘若你是「屬神的」,或是你擁有「永生」,這意味着你已經「重生」了。因爲那些既然是屬神的兒女,又有永生的人,就是已經重生的了。這表示這種重生的經歷不僅僅是某一些基督徒的體驗,也不僅僅是某類人的體驗。

經文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重生。對於這個真理的闡述背景是這樣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明白為什麼約翰這樣說,並他的意思是什麽,你必須回到約翰福音第三章那裏去看看耶穌基督與尼哥底母的那段著名的對話。那裏記載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尼哥底母,他是法利賽人的領袖、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市政領導、名成利就的人。他來找耶穌說:「我要你來教導我,我想認識你,你是個極不平凡的人。我要從你那裏學習。我要瞭解你。」耶穌斬釘截鐵地說:「你必須重生」!這句話蘊涵無窮的真理!

尼哥底母學問淵博,是以色列的教師,成就卓越,極爲富裕,這些都徹底地粉碎一般人認爲只有那些比較情緒化的、教育程度低、生活已經分崩離析的人才需要重生的觀念。但是,尼哥底母這麼一個集高教育水準、慎密心思於一身的人,耶穌竟然對他說:「你必須重生」。

其次,我們也看到尼哥底母來找耶穌,他非常敬虔,可是耶穌說:「你必須重生。」一般認為重生的意思是你要很虔誠,你要開始上教會、禱告、讀聖經。你是否認為重生就是這個意思呢?可是,這個人,他整個生命就是活在宗教、道德的框架中,而且他飽讀聖經,但耶穌看着他並說:「你必須重生。」

這便證明不管重生有什麽含義,都不表示重生後,這個人就變得真正有道德、很敬虔、又勤讀聖經。這必然有其他的含義。不管它的意思是什麽,這都不僅僅讓情緒化的人去經歷的,也不是讓那些極其需要宗教的人去經歷的。不僅如此!不僅是這樣,當尼哥底母對耶穌說:「我真的想認識你」,而耶穌則說:「你必須重生」。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裏耶穌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與我建立任何關係;如果你想從我這裏學習到任何真理,那麼,你必須重生。」

這是第一點。約翰以何等的熱誠態度來表達這一點,這是令人訝異的。因為如果你讀約翰福音的開頭部分,你會看到在約翰福音第3和第4章,約翰爲我們紀錄了兩個人,他們個別地與耶穌談話;一個是尼哥底母;一個是在井旁的撒馬利亞婦人。而他們兩人是完全對立的:一個是男人,一個是女人;一個很成功,一個很失敗;一個很敬虔且很有道德,一個則不敬虔且行為敗壞。把他們兩人放在一塊兒,則同樣是破碎的生命。然而,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你必須重生。」耶穌並沒有對那個婦人提到那個用詞。為什麼耶穌不跟那個婦人提到重生呢?為什麼約翰要把這話記錄下來呢?我會告訴你為什麼。有些人實在是太驕傲,他們對自己的性別主義、種族主義及階級歧視完全沒有罪咎感。但是,讓我問你一個問題,這也是約翰對我們做的。你是個男人嗎?你說:「是啊!我認識一些婦女,她們非常投入基督教,而且她們自認已經重生了, 這對她們來說是好的。怎麼樣?你的意思是因為她們是女性嗎?因為她們比較情緒化!

就是性別主義阻礙你得到重生。或許你是專業人士而且事業有成,但你知道在城市裏、在窮人當中、在教會裏,都有人還沒有重生,但他們卻舉手,喊叫:「哈利路亞」!你說:「他們可以這樣做,我覺得沒問題!他們可以讚美神,但是我就不能了。」為什麼你不能?難道這是階級主義、種族主義作祟?他們可以重生呀!但我不要!耶穌告訴你,約翰告訴你,不管你是誰,你屬於什麽階級、什麽種族;不管你是哪個性別;不管你的人生境况如何,你都必須重生。這就是耶穌提醒尼哥底母的原因,以確保你不拒絕重生;確保你不會躲開重生這回事。

我們都必須重生。大家、每一個人都要重生。這是正常的基督教信仰。如果你聽說過某一種基督教,讀過一本書、聽過一個傳道人講道、上過一家教會、跟朋友談過,他們向你傳講基督教,而當中却沒有重生,那麽他們就是虛假的。

好,我們學到的第一點,就是:你必須重生。第二點,我們怎樣知道我們已經重生了呢

在第3節、第18、19和20節中,包含了發人深省的道理。重生不僅意味着你改過自新,或者你生命的某一個範疇被改變過來。這意味着你整個人生都煥然一新。這表示你生命的各方面都得到更新!重生必須是這個意思。你完全改頭換面!重生的意思是,你在每一方面都成爲一個全新的人。這裏提到三方面:第20節說,在你的心思上你成為新造的人;在第19節說,在你心靈裏你成為新造的人;在第18節說到在行為上你成為新造的人。你會在這三方面被改變:心思、心靈和意志。如果你只在其中一方面被改變,這並不是重生。你必須在這三方面都被改變過來。它們是互相緊扣在一起的。

好了,讓我們來看看這三方面,因爲這不僅告訴你重生是怎麽一回事,這也能讓你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重生

請看,第一方面,在第20節。重生的意思是說,你是屬於我主耶穌的。這不單單是令你相信了,而是你在心思上體驗到這是一個新的屬靈醒覺。第20節說到,神的兒子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認識祂。智慧!許多人認為,當你重生的時候,這意味着從前我不相信神,現在我相信祂。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現在不相信神,或者你根本不相信,沒錯!我想,如果你有一天遇見神,你遲早會遇到,那麼你會在理智上被祂說服而相信祂。但是,這並不是重生的本質,因為在這裏「智慧」一詞,指的是我們會認識祂,不單單是相信某些事情,而是經歷某些事情。

舉個例子吧!如果有人對你說:「我聽過這個很出色的歌者唱歌,我想你也去聽一聽。她唱得極為悅耳動聽。」你的朋友跟你形容她唱得多麽絲絲入扣,而你說「哦」,你相信了。你朋友說什麼你全都相信。於是,你去聽她唱歌,實在太棒了,你感動得哭了出來,情緒高漲,因爲你從來沒有聽過如此美妙的歌聲。你是否得到新的訊息呢?不是!事情是這樣的:事前,你只聽說過她的歌喉,可是現在你親耳聽見了!那麼,在第20節說的是,進入重生,表示你或許曾聽過關於神的事,但是現在你認識神了。你見到嗎?祂給我們智慧,讓我們能夠認識祂。這並不意味着事前我相信祂是良善的。意思是,我以前不相信神,現在相信了;以前我不相信祂就是愛,而現在相信了,但這都不是重生的意思。以前,你也許相信祂就是愛。你也許相信《使徒信經》;你也許相信各種事情很多年了、甚至一輩子了,但現在這些事在屬靈上對你來說變成真實的了。

換句話說,宗教擴闊你對已知事物的認知。成為敬虔的意思是說,我知道我要誠實;我要上教會;我要禱告;我要做這些事,而現在我正在這樣做。因此,成為敬虔意味着你實踐已經有的知識。但是,重生的意思是你獲得一個全新的屬靈的醒覺和經歷,這是前所未有的。心靈的言語得着重生;一個經歷過屬靈醒覺的心會以言語說:「我聽到這個真理,我相信它;從前我讀過它,但它從來沒有觸動過我,從來沒有啟發過我,從來沒有令我振奮,從來沒有改變過我。我從來都不明白。從前,我怎麼可以錯過它呢?這麽多年來,我怎麽可以錯過這一切的真理呢?」這就是重生的言語。

因此,弟兄姐妹,首先要在心思上有一個顯著的改變,經歷一次屬靈的醒覺。第二方面,在心靈裏産生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一次根本的變化。這是在第19節說的,你知道,這裏需要做一點詮釋。第19節說:「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很多人初次讀到這節經文,都可能帶點高傲的態度,這點我明白,因爲從表面上,它看起來就像說:我們是神的兒女,而其他人都是邪惡的。就是,這些人是基督徒,其餘的都是邪惡的。但是,這節經文並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它的意思是令人驚訝的。

首先,它不是說那些不屬神的兒女都是邪惡的。乃是說,他們都在那惡者的控制之下。這有非常大的區別!區別就是:第一句是身份的陳述句--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就是基督徒,基督徒就是說一個人在身份上的改變。你或許問:「身份上的改變是什麼意思?」嗯,你要記得其中一件事,就是在當年、那個時代,你的身份與你的家庭息息相關。在過去,個人的身份並不像今天那麼有彈性。

在我們個人主義的社會裏,你是誰就代表你的家庭。你的母親是誰、父親是誰,那麼你就是誰!這是你的身份來源。因此,經文是一句身份的聲明陳述。這是在說,當你成為基督徒,實際發生的事情是,你的身份不是關乎你的種族、文化、家庭、工作、表現、成就,這些全都不是你的身份根據。讓你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知道你是被看重的,知道你是有份量的人,乃是基於神與我們的關係上。現在神是你的天父,你把自己獻身給祂,祂愛你! 好的!正好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區別。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理解這裏的含義。第19節說:「我們是屬神的兒女。」這意味着我們在神裏面有這個身份。如果你沒有將身份建基在神裏面,而在其他事物上建立自己的身份,不管你知道與否,你對自己的生命失去控制,但卻受到其他東西控制。你懂這個意思嗎?如果你的身份不是在神裏面,那麽你就是受到其他的東西所控制。你若是神的兒女,你就有自由。但是,這裏挺有意思的,如果你的身份不在神裏面,而在任何別的東西裏面,即使那件東西本身是好的,它在你的生命中還是邪惡的。它對於你的生命會產生一種毀滅性的邪惡影響。

我要針對這一點給你舉個例子。我在做輔導的時候跟一個女士談話,我不希望你以爲我幫助她,相反,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功課。我跟很多人有很深入的來往,在交談當中領悟到人的心靈是怎樣運作的。當我真的不知道怎麽辦的時候,我總學到一些功課。我的意思是,遠在你不知道怎樣對付罪和心靈破碎之前,你就知道有罪和破碎這些事!我認識的這個女士,她住在一間精神病院裏,她非常沮喪,而且充滿罪咎感。很有意思,她是個小提琴家。她知道她的父母很希望她能够成爲一個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她却做不到,她根本做不到,她因而覺得身心交瘁。

很有意思,她的父母原諒她,他們愛她,她的父母說:「親愛的沒關係,你不必成爲演奏家,如果你想做別的事,你可以去做。這不是重要的。」然而,她對別人說:「我知道神原諒了我,因爲人們會說:『我們會禱告的。』我知道神饒恕了我,我知道我的父母已經原諒了我,但我無法原諒自己。」當我回想這些事,我發覺她所作的是,她已經送上一件非常好的東西,她想帶給父母喜悅。她甚至並不是想要得到他們的讚許,因為我相信她的父母是很好的人,他們很愛她,他們一直都很愛她。是,一直都很愛她。

她太愛她的父母,以致他們對她來說比一切都重要。他們的快樂比他們的讚許更重要,因爲她已經得到他們的讚許了。你看!他們的快樂對她來說,比世上一切都重要。難道這是不對嗎?不對嗎?如果你是為人父母的,難道你不想你的孩子對你說:「爸爸,對我來說,令你快樂比什麼都重要」嗎?如果我的孩子這樣對我說,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噢!」第二個反應是「唔!唔!」因為事情是這樣的:當她說「我無法原諒自己」這句話時,其實事情並非完全如此。她說:「神已經饒恕了我,父母已經原諒了我,你們已經原諒了我,每個人都已經原諒了我,但我無法原諒自己。」意思是,她已經帶給父母快樂。她將父母親的快樂、喜悅看成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換句話說,這已看成為一個神。

結果,那個神不能原諒她,因為她把一個好的東西、一個有限的東西當作根本的身份,成為你最重要的東西,成為你生命最具意義的東西。把一個好東西轉化為終極的東西,總是會變成毀滅性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東西不能成為一個神。

以賽亞和耶利米對於偶像加以冷嘲熱諷。在以賽亞書44章,他說:「一個人在樹林中選定了一棵,砍下來,把一分用來取火煮湯,剩下的做了一個神。」

他們嘲笑這種愚昧的行為,說:那是什麼神啊?那根本就不是神。 以賽亞回頭就說:「如果你去膜拜它,它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種邪惡、毀滅性的權勢。」這怎麽回事呢?它不是一個神,竟然有一股邪惡的勢力?這說不通呀!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不是真神,這是個好東西,一塊木頭是個好東西,它是神所創造的。正如你父母的快樂是好事,但如果你把它變為終極的事情,如果你將不是神的東西轉化為一個神,它就會成為一股邪惡的勢力,因為它不能夠原諒你。如果你令它失望,它不會原諒你。你絕對無法逃脫它的魔掌。

若你用來建立身份的事物受到威脅,你會承擔不了那種恐懼;若這事情受到阻礙,你將怒不可遏;若你有負於它,你將被罪疚感壓碎;若你失去了它時,你就無法承擔那種沮喪。人人都感覺得到沮喪、恐懼、罪疚感,而你也經過了。但是如果你過不了,這是因爲你的心對某些東西存有終極忠誠的心,你看神以外的東西爲你的身份。只要你看神以外任何東西爲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的身份,如果你是神以外的東西的兒女,最終,如果在神以外的任何東西成爲你的身份,你就處身在世界的屬靈角力場上,那些好東西將成爲我們生命中的邪惡事

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你成爲神的兒女之前仍舊是在魔鬼,那惡者那些邪惡勢力的控制之下。 你明白我說的嗎?我嘗試解釋第19節,在表面上看來有點詭異,其實有着豐富的含義和匪夷所思的智慧。

重生的意思就在第20節,你得着這個新的屬靈醒覺,你過去很抽象地知道關於神的事,現在都成爲真實。你過去知道神就是愛,現在你開始意識到神的愛,因為你開始有這個意識,神便成為你終極的財富。祂成為你終極的讚許。祂成爲你最想得着的。當你的心真正改變它的喜好,以致神成爲你的身份、你根本誠服的對象;這就是將你的生命歸還給你,這就釋放你。

因此,首先,在心思上有顯著的改變;其次,在心靈上也有徹底的改變,第三,在行爲上也有所改變。你看,我們是從倒序方式看,先看第20節,然後看第19節,再看第18節。第18節說:「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好了,這是第三個測試,一個新的屬靈醒覺,不僅是過去醒覺的延伸,是一個身份上根本的改變。不僅是溫暖的、有啓發性的感覺,然後是「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有些人或許會說:「我想我通過不了這個測試。」這是因爲我們很容易誤解這句話的意思。

你認爲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看來它似乎是說,任何從神生的,必不再犯罪, 對不對?其實經文並不是說:不繼續去犯罪;乃是說不繼續在罪中, 這是一個現在進行時態的動詞。你不可以拿這跟約翰一書1章8節相提並論。約翰在那裏說:「如果有人說他們沒有罪,他們是自欺的,真理就不在他們心裏了。」那麼你怎可以說那樣又說這樣呢?嗯,這是因爲約翰不是說當你重生的時候,你就停止犯罪。

約翰是說,當你重生,你便不繼續以過去的方式活在罪中。你不會繼續以同樣的方式活在罪中。他在這裏的意思是:你有憤怒的問題;有嫉妒的問題;有害羞的問題;有焦慮的問題,你有這種種的問題。如果你在心思上確實改變了,領受了一個新的屬靈醒覺,而且你在心靈上真正改變過來,那麽你根本的誠服對象和身份將會隨之而改變。如果你繼續下去的時候,你說:「我已經重生了。」然而,隨着日子過去,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的過去,你在憤怒的情緒上沒有改變,嫉妒沒有改變,容易發怒的性格沒有改變,這一切都沒有改變,那麼你就是還沒有重生吧。如果你依然故我,如果你繼續我行我素而沒有改變,那麽你在根本上並沒有被改變過來,因爲你的行爲是由心發出的。

你心懷着忿怒、焦慮和嫉妒等等,是因爲對你來說,某些東西在那個時刻比耶穌重要。在耶穌以外,有其他的東西成爲你的神。這就是爲什麼對上述所說的作一個總結,第21節能實際上說:「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這節經文如何能成爲一個總結呢?因爲這就是約翰一直在說的重點。他進入第21節的時候,並沒有轉換話題。如果偶像被改變了,如果你放弃了你的偶像,這會影響你的行爲,而且你不會繼續過你從前的生活。因此,你的心思、心靈和行爲都會改變。任何在基督裏的人,都是新造的人;任何在基督裏的人,都是一個改頭換面的新人。

最後,這裏告訴我們如何得以重生。談到這一點,我們要面對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人們會說:「好吧!我怎樣可以得着重生呢?」你可以看到這裏有個似是而非的情形。我肯定約翰是故意的,因爲在第21節說:「小子們哪,你們要遠避偶像!(要做一些我要你們做的事情。)」然而第18節則說:「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慢點兒!第18節說:你們能夠這樣過活,是因爲某人在保守你們。可是,在下面第21節又說:「然而,你們要保守自己遠離偶像!」現在,到底哪一個說法才是正確的!是我要保守我自己呢?還是神來保守我?答案是似是而非的。如果你想要重生,一方面,你要做些事,但是你還得知道你所做的不會使你得着重生,是神的作爲使你得着重生。這是似是而非的事情。如果你完全被動,那麽你永遠不會得着重生。如果你等一塊磚頭來擊打你,或別的什麼事,如果你不深入去做,並且說:「小子們哪,要遠避偶像」,換句話說,單單口頭說:「我要成爲敬虔的人,我要上教會,我要開始禱告。」我已經告訴過你,得着重生不是這麽回事!

當你深入去看,而且說:「什麽是我真正信靠的?我曾經是敬虔的,但我並不是真正敬虔,而現在我回到教會。」但是,你的心真正信靠的是什麽?你要這樣深入地思考,從那些惡事中回轉。要認出那些事來!這是與那些事情角力,這就是你所需要做的事。然而,不要以爲你所做的任何事就可以使你得着重生,或配得重生。重生是一個白白的恩賜。

第18節耐人尋味的地方是,以我所知道聖經唯一一個地方,說:凡從神生的人,都有一個改變的生命。接着它說為什麼呢?「因為凡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誰是從神生的呢?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從神生的嗎?是啊!但實際上這裏分別出現的兩個生字,在希臘原文是不同的。這是刻意用來描述我們和神。我們的重生是基於神的降生,耶穌的降生,而這裏指的就是祂的降生。你會說,怎麼會這樣呢?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裏。耶穌也經歷重生!

祂存在,爲的是被重生。這意思是,你也存在,然後你成爲一個全新的人。你重生於一個新領域裏,對嗎?耶穌自有永有,祂降生在這個世界,祂重生於這個世界,生在馬槽裏。祂生於世界中,而祂的再次誕生是我們得着重生的基礎。第18節說,由於耶穌的作爲,祂要保守你平安。字面上說,那惡者不能傷害祂。但是字面上說,那惡者不能握住祂不放,不能死纏住祂。你讀過哈利波特的書嗎?你覺得它不適合你看嗎?哈!

你讀過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書嗎?你要等到有小孩才去讀這本書,因爲你不知道……哈利波特是小孩子的讀物。這本書很有意思,很有趣,到最後,非常有趣,尤其是從第18節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我只讀過頭兩本,但在每一個童話故事的結尾,都有一個地方說到每樣事情看起來都是黑暗的,然後,突然有救了!在第一本書的末了有引人入勝的事情發生。

我可以告訴你:這個邪惡的男巫,叫做伏地魔(Voldermot)。他準備回到世界,掌控世界。他有一個人的肉身,那人叫做奇洛(Quirrell)。伏地魔在這個人的身體內,他快要施展魔法,奪取世界,而十一歲的哈利波特起來阻止這件事。嗯,他們要把他殺了,對嗎?

他不過是個十一歲的小孩,他們想要殺他的時候,伏地魔喊叫「捉住他」。哈利感到奇洛的手快要捉住他的手腕。然而,哈利驚訝的發現,奇洛竟然放了手,一邊喊叫,一邊彎着背痛苦地看着自己的手指。他的手指起了水泡!伏地魔又喊叫:「殺他!」奇洛又撲過去,把哈利壓倒在地上。但是,他却又跳了起來,他的臉發燙並長了水泡。他的手並全身都長滿了很大的、血紅的傷口。「我控制不了我的手!」那個時候,哈利知道奇洛若要傷害他,就必須經歷難以置信的痛苦。結果,他捉住奇洛,那些好人終於來了。這件事情過後,哈利跟那個偉大的教授坐下來,他說:「我想不通某些事。爲什麼他無法碰我?」「爲什麼他不能碰我?爲什麼他無法殺我?」

那位善良的教授坐下,說:「啊,很多年前,當你還是個嬰孩的時候,伏地魔想殺掉你,但是你的母親犧牲她的生命來救你。這個母愛是如此的有力量,以致她爲你留下了自己的記號,儘管沒有疤痕、沒有看得見的印記,但是,因爲你得的愛是如此深,因而給予我們永遠的保護。而伏地魔如此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所以不嘗到痛苦,也決不能傷害到你。」那時教授對窗臺上的一隻小鳥很感興趣,於是讓哈利在這個時候乘機用布簾擦乾自己的眼淚。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恰恰說明第18節的含義。你可以在你生命中實現這事。哈利得到了他母親犧牲的愛,因此那惡者無法觸碰他。他被母親犧牲的愛所保護,而得以平安。這是在魔法世界中的魔力!

我覺得吸引我之處,是在於一個作者除了從福音的核心以外,就無法找到比這個更好、更深刻的叙述結構來寫他的故事。 因爲第18節說,耶穌的再次誕生。你看耶穌的再次誕生!祂的再次誕生是要遠離父神,生在一個馬槽中,祂降生了,離開天父天上的寶座,祂無窮盡的恩典就這樣白白賜給我們。

祂一直存在的,然後,祂離開父神,再次誕生,以致祂可以捨命。祂離開榮耀,離開榮耀而降生,離開安全,離開光明,以致我們得以重生,進入神的國度裏,進入神的懷中,進入榮耀,進入光明。祂在黑暗中再次誕生,並且死在那裏,以致我們能够在光明中重生。這豈不令你深深感動嗎?這豈不開始影響你嗎?你是否想過祂爲你而捨命,好讓你有一個永遠的記號?當你發現你知道祂爲你所做的一切而內心被融化的時候,在那一刻正在發生什麼事呢?你的心被打動了,祂成爲你的身份,而那惡者無法觸碰你,你現在安全了。換句話說,這事情在你身上實現了。

你的確要角力的,你的確要掙扎的。你的確要對付偶像,但不要以爲你的掙扎是你得重生的基礎,因爲重生是一個白白的恩賜。祂降生在黑暗中,是我得以在光明中重生的基礎。你在新生命中的行事爲人,以及生命不斷的更新,都需要照着第21節的教導。這是寫給基督徒的,而不是給非基督徒的,是不是?這是寫給基督徒的,不是給非基督徒的。嗯,他們已經重生了。對嗎?你或許已經重生了,但你從不能在新生命中按着你應該做到的來過活,因爲總是有一些偶像在你裏面,正如聖詩作者寫道:

主,你已使祢自己,

成為我們活的實際;

信心所見榮耀異象,

比諸屬地景物明朗;

我心存有至愛偶像,

僭據你寶座上,

懇求救主助我拆毀,

使我唯獨敬拜祢。

聽眾朋友,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耶穌為我們而生,也為我們而死。祂離開榮耀而降生,離開安全,離開光明,以致我們得以重生,可以進入神的國度裏,進入神的懷中,進入榮耀,進入光明。我們感謝祢的對我們的愛。我們在你裏面,必需要重生。我們的生命需要有改變,要在心思、心靈和意志上,都要有改變。求主幫助我們有屬靈的醒覺,把祢成為我們終極的財富,做每一件事都為了要討父神你的喜悅。

天父,我們感謝你賜給我們新的生命,因為祢的愛,你為我們流血,把我們一切的罪都洗淨,讓我們不再被罪捆綁著,在靈裏得到了自由。求主祢幫助我們,過一個聖潔的生活,讓我們所做的,都合乎神你的心意。我們的心思、意念,都交在祢的手中,求主祢帶領,讓我們走在主的道路上,不會偏離。主,我們感謝你的深恩。我們這樣的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