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耶穌:七、耶穌作君王—神的終極計畫
提摩太·凱勒

聽眾朋友,歡迎你收聽「生命福音」節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以弗所書第1章第9到12節。

以弗所書第1章第9到12節說:

[9]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10]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11]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12]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

這是神的話語。

聽眾朋友,假如你把一個從來沒有到過任何地方的人,從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帶出來,並把他帶到上海東方明珠塔前的廣場,對他來說,周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一片混亂且瘋狂的。對於人們怎麼匆匆忙忙走下升降機,上上落落地下鐵,他感到十分好奇。他想知道在馬路上奔馳的那些金屬物體到底是什麼,爲什麼人們會召喚那些戴小帽子的金屬物體,然後就塞進去?這人面前有種種的困惑,眼前的情景對他來說是如此混亂瘋狂。他不知道有何目的!眼前的世界似乎充滿無意義的構件。

假如你住在上海一段時間,你不會覺得東方明珠塔毫無意義,儘管它不再很有意義。但我會建議你,那塔的形象可以說明隨著時間的過去,愈來愈多人也是這樣看待他們的生命。你愈是年長,愈是察覺生命似乎不按規矩增長。你年輕、念大學的時候,你肯定有些事決不會臨到你,或者有些事你決不會去做!你看到一些規矩。你身邊沒有朋友會這樣做。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你開始懷疑,到底規矩何在?好人難當、好人薄命等等,這些事俯拾皆是。實際上,當人愈年長,就會開始思想人生是否有迹可循,一切的發生是否有原因。

理智上說,這是真有其事的。在理性世界裡,越來越多思想家說,宇宙在根源上其實是雜亂無章的。古老的科學觀點認爲宇宙是機械化的,有一些定律必須持續地運行。但是,像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這些人,還有很多其他領域的人也都說:「不!」他們認為宇宙並無迹可循,是沒有原因的。生命是混亂的,歷史是混亂的。除了混亂之外別無其他。這是今天人們一種既實際又理性的看法。

針對這樣的看法,我會說基督信仰能給予最奧妙、最深刻和最果斷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就在剛剛所讀的經文裏。「耶穌是王」。換句話說,如果你看到那個從南美熱帶雨林出來的可憐傢伙,在東方明珠塔一帶徘徊,不知所措,你去叫停他,讓他坐下,安撫他說:「鎮定一點,讓我解釋吧!」你可能沒辦法立刻給他解釋。他要很久才會弄明白什麼是地下鐵;他可能不明白電力到底是什麼,但你可以對他說:「安靜下來,一切都可以解釋的。」

當我們察覺歷史中的生命似乎很混亂,聖經會對我們說:「安靜下來吧,一切都可以解釋的。」同樣,聖經說:「我不能在一個晚上爲你解說清楚,但一切的關鍵全在於基督作爲君王的身份。讓我告訴你這是怎麼回事吧!」這可以回答前面說的看法,讓你知道聖經如何以最深刻奧妙,而且最果斷的答案回應歷史裏顯著的混亂。

首先,聖經說,基督作爲君王的身份有兩方面,你必須記住、明白這兩方面的含義;同時,將它們看爲截然不同,但又不可分割的兩方面。不同的,卻不是割裂的。

讓我解釋這兩方面到底是什麼。答案就在這段經文中。第一方面就在前部分。經文說:「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這提到那個要降臨的國度。耶穌基督有一個國度,是一個正要臨到的國度。祂的國度有一個未來的遠景。舉個例子說,神創造了宇宙,如同造時鐘的工匠造了一個鐘。只是神把祂自己放在這個時鐘裏面。起初神創造了宇宙,就好像一個造鐘的工匠造了一個時鐘,但是神把祂自己放進這個鐘裏面,而我們人類就是那個小齒輪。

如果打開那個鐘的背後;如果宇宙就是一個鐘,你可以打開它的背後,它的設計是這樣。那個鐘背後的正中央就是人類,人與上方的神相聯繫、又與下方的大自然相聯繫。我們是世界的攝政者,是神在自然界中的副手。但是,當我們決定廢掉副手的職位,當我們決定要成爲自己的執政者,成爲自己的君王,自己的主人的時候,情況就像齒輪從軸心掉落了,掉進底下的輪子裏去一樣。

當我們決定當自己的導演,當自己的執政者時,宇宙會怎麼樣?發生在宇宙中的事,正如發生在時鐘的一樣。假如事情這樣發生,宇宙便開始冒煙、摩擦、産生裂縫、破碎,許多卷狀物、彈簧、杠杆朝四面八方亂飛。換句話說,宇宙開始解體。

每一個科學家、物理學家,甚至可能每一個心理學家、每一個神學家都會說,這是生命的本質、宇宙的本質。它的各方面,包括物質上、社會上、靈性上、文化上,都在解體的過程中。一切都在腐化,一切都處於分解的過程中;一切都在分裂、散開,因爲齒輪從時鐘的軸心脫落,掉在底下,一切都在呻吟,一切都在嘎扎嘎扎地響,無法正常運作。因此,疾病和腐壞衍生,不義和壓制的事臨到;恐懼和罪咎進來了。這全是因爲我們沒有與在天上的君王基督聯繫。

如今,透過聖經和歷史,我們知道神容許悲劇自行解決,我們是自由道德的代理人。神讓事情發生,祂讓我們承受後果,但祂應許不讓我們永遠自食其果。祂應許不讓我們永遠死亡。祂應許有一天祂要再來,重建祂的國度,而且祂要把人類放回軸心上,祂要從上面與我們再次恢復聯繫。當這些發生的時候,萬事將會得到醫治,在物質上、社會上以及靈性上都要得到醫治。一切將會再次和好。這就是保羅在經文所談的,因爲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當日期滿足了,神會按著祂所喜悅的成就這一切事,因此這就是神奧秘的旨意。這就是神終極的目的。

就是這個歷史時刻使天上地上的萬事都要在基督作元首裡同歸於一。一切分裂的、分崩離析的,它們都將要被組合起來,成爲一個完全的整體。我們漸漸老去的身體將不會衰殘,而會成爲完全。我們的靈魂不會破滅,而要成爲完全。我們的關係,一切都要在一個元首之下聯合。這個元首,指的是基督就是君王和世界的元首。這就是將來,當萬事都得到滿足的那時,一切都要聯合,一切都要得到醫治。

基督要成爲元首,而宇宙在某個意義上再次成爲基督的身體。身體是什麼呢?身體就是所有的器官系統完整且精密地互相結合運作,而不是一組組的輪子、滑輪互相排斥,正如今天的宇宙一樣。這就是神的終極目的。當日期滿足,耶穌基督將成爲萬物的君王。一切阻力都要被消除。當這些發生的時候,祂要把我們重新安置在軸心上。我們將再次與上面互相聯繫。可是我們不能真正知道這將是怎樣的情形,但是的確值得我們每天花一點時間去默想將來的狀況。我們所知道的是那些似是而非、華麗的比喻。我們知道當基督作萬物的元首和君王的時候,死亡會消失;腐壞最終會腐化;分散的會分散;疾病會永遠敗亡;一切的結束將曲終人散;暴力將被除滅;破壞將被廢棄,諸如此類。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我們可以想像極其多。那麼你試想想像一下,那一天,當神對你說你想像不到神究竟爲你預備了多少,那究竟是怎樣的情景?「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你不能知道!你能夠想像將會有很大的喜樂嗎?你不能!那種喜樂是無可比擬的!在基督成爲萬有元首的那一天,一切都要成就。

好了,這是基督作爲君王的其中一方面。祂將要執行祂的王權。祂將會有一個屬於祂的未來以及完整的王權。但是,這裏要提到基督君王的另一方面。我們已經略為提到了,祂就是現今歷史中的君王。在人性上,祂或許還沒有摧毀一切抗拒祂的事情,但是歷史並不抗拒祂。祂完全掌管歷史中的每件事。你要知道歷史的整個意思,就是聖經上說:「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在《現代中文修訂版聖經》保羅又說:「宇宙萬物都要按照上帝的計劃和決定來完成。上帝根據他原始定下的旨意…。」

《和合本聖經》說:「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關於基督君王的這兩方面必須結合起來,不然你不會瞭解你的生命。保羅在以弗所書第1章尾段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說:「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雖然你還沒見到耶穌基督被立爲君王,你沒看到祂按著祂作王的旨意除滅一切的敵對勢力,因此你看到的都是破碎、身體的殘缺、到處都是痛苦和苦難,但是,現在歷史是由這個君王掌舵的。你可以說,耶穌基督就是歷史中的駕駛員。祂正在朝著那個終點(俄梅戛),實際上是起點(阿拉法)一路前進,到了那裏,祂將要充滿萬有。因此,目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每一個單一的事件,每一件事都在祂的掌控之下,而且用希臘話來說這就是祂的“boulon”,祂的計劃,祂的目的。這是祂的計劃,祂有一幅藍圖,而且正按著藍圖作工,正在領導歷史,以致祂那完全的王權會産生效力,對宇宙施行祂完全的醫治。

你必須將這兩件事情結合起來,否則你的人生就好像是瘋狂的。再舉個例子,有人說:「啊!等一等,如果現在耶穌基督是掌管萬事萬物的君王,萬事都是照著祂的計劃發生,那麼這意味著祂策劃了地震嗎?難道是祂使天花倒塌,使那些可憐的人在睡夢中死去嗎?如果耶穌是君王,爲什麼有這些苦難?」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忽略了答案是多麼錯綜複雜。

耶穌的王權不僅只有一方面而是兩方面。現在,祂已爲我們預備了一個計劃,把我們帶到一個完全沒有地震的地方。祂爲我們預備了一個計劃,把我們帶到一個完全沒有兇殺、沒有謀財害命、沒有死亡、沒有任何其他敗壞的事發生的地方。而祂正帶領我們前往那裏,因爲在我們到達之前,還有許多事情會發生。或者說,如果我們生於二千五百年前,我們一定不會知道耶穌被釘十字架,我們不會明白那事,也不知道耶穌基督必須到世上來爲世人捨命。假如耶穌沒有死去,假如祂沒有爲那些相信祂的人的罪付上贖價,那麼當時會發生什麼事呢?那當然是神並沒有以一個恰當的方法來對待我們。我們並不會知道那一切。可是現在我們知道了,然而這當中還有許多其他的事要發生!

換句話說,神將要帶領我們到沒有痛苦的地方,但我們在途中要經歷痛苦;在前往得著冠冕的路上,必須經歷十字架的苦楚。這發生在耶穌身上,也照樣要發生在我們身上。某個程度上我們明白這一點。當我們漸漸老去,自然領會到沒有難處的人生是膚淺的人生。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是沒有內涵的人生;你會本能地察覺到,如果我們沒有遭遇過難處,我們不會對自己認識得更多!更且許多時候,若不是我們遇到難處,我們不會認識神。

有各樣的提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不完全明白,但聖經告訴我們耶穌作爲君王有兩方面。祂正引導我們前往一個不再有地震的地方。然而在這途中,祂會一直拖帶我們經過地震,直到目的地。祂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地方,那裏除了冠冕以外,沒有其他了,但是在這途中,祂自己已先經過十字架的苦楚。

親愛的朋友,神憎恨地震!但聖經說這些事全都交織在神的計劃中。有人會問:「如果祂真是君王,爲什麼祂不儘快進行祂的計劃?你在告訴我什麼?爲什麼祂還慢慢來?」我不完全知道爲什麼,但是,我知道這個問題讓神聽到的話,大概可以這樣解釋。

大多數爲人父親的,都有這個經驗。假如你有個三、四歲的小孩,你對他說:「我們去探望爺爺奶奶。上車吧!」那個小傢伙說:「好!」大家都上了車,開始上路了。過了五分鐘,孩子問:「爸爸,我們到了嗎?」

你卻說:「孩子,我們還沒到!」

「爲什麼還沒到?我累了,我現在就想到達。你說過你要帶我去的!爲什麼那麼久還沒到?」

你說:「好吧!寶貝!到爺爺奶奶家要走三百五十哩路。我們剛剛走了五分鐘,還要很久才能到達。」

孩子說:「爸爸,你開快一點不就行了嗎?你很強嘛!你可以開快一點!」

於是你設法向一個四歲孩子解釋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他聽不進去,他說:「你很差勁」。在某些特點上,你怎樣對一個孩子說呢?你說:「寶貝!你不過四歲而已,你不明白物理學。很抱歉,但我只能告訴你,繫好安全帶,保持安靜。」

人們爲了否定神的存在,進行很多非常有學識的對話,他們的對話是基於如果耶穌真的是君王,如果祂正帶領我們前往一個沒有地震的地方,爲什麼我們還沒有到達那裏呢?非常博學、非常美好的、非常非常精密的問題,然而重點就是:「爸爸,我們還沒有到達嗎?爲什麼還沒?爲什麼你不走快一點?」因爲我無法明白某些事情,而那些事對神來說大概簡單得就好像我們學習基本物理學那樣。因爲我不明白,所以根本就沒有神!這是正常的反應。但你知道嗎?如果我們跟耶穌維持關係,就像我四歲的孩子跟我維持關係一樣,那麼,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具有意義這一點是成立的。如果耶穌基督是君王,那不是所有事情都具有意義的說法是有意義的。如果這一點是成立的,那麼上面說的事情就無法被人們理解。耶穌基督在掌權的這個偉大的教義是何等富有內涵的奧秘!我們不能明白所有事情,但是神說:「我正帶領你到那個地方去,耶穌在那裏要充滿萬有,而且萬有要合而爲一。與此同時,每一件發生的事情,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爲著帶領你到那裏去。每一件事的發生,萬事都是神設計的,為要領我們到耶穌基督作萬有之王的那個地方去。」

這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實際地分解一下!我們剛剛談到爲什麼神控制歷史。祂正設法帶領我們前往耶穌作萬有之王的地方去,但祂是怎樣控制歷史的呢?聖經以弗所書第1章11節說:「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我們來默想這句經文。

在歷史中,這個教義被稱爲:神的眷顧。神的眷顧。「眷顧」的英文'providence'這個字是出自'provide',就是「供應」,意思是萬事的發生,都是在神的管理之下。所以這個教義是獨特的。這個教義與人文主義有所區別,與世俗主義有所區別,也與伊斯蘭教、佛教和東方各個宗教有所區別。神的眷顧這個教義,是獨特的,它與「萬事」息息相關。我要告訴你,如果你明白「萬事」,你的生命將會被改變,你的態度也要被改變。你對待明天人生的方法也要被改變。如果你明白耶穌如何透過「眷顧、管理」來執行祂的王權;如果你明白萬事如何照著祂旨意所預定的運作,照著祂的目的運作,那麼,這個知識會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要解釋一下,「萬事」的意思是什麼呢?「萬事」有三方面的含義:

第一:「萬事」的意思是:神的計劃包括微小的事情。

神的計劃包括微小的事情,這是必須的。我們大多不會這麼想。箴言16章33節說:「籤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意思是說,就算你擲一個硬幣,無論是像一面還是字一面,這也是神計劃的一部分。沒有一件事不在祂的計劃中。這是我要強調的第一點。讓我再進一步說明。人們會說:「怎麼會沒有一件事不是在祂的計劃中?你說謊吧,難道凱勒牧師今天穿的衣服也在神的永恆計劃中嗎?難道你說我今天所穿的鞋子也是在神的計劃中嗎?像這麼小的事情也在神的計劃中?」嗯,在你和我看來這些都是很小的事,因爲我們都如此無知。其實,根本沒有微不足道的事情。

1912年,有人試圖槍殺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eddy Roosevelt)。他們射中了他的胸部。你知道他爲什麼還能活著嗎?那是因爲他恰好把眼睛盒子放在這一邊,而不是另一邊。聽眾朋友,你的婚姻、你的事業,你上什麼學校,許多時候都是由一些所謂的小事情所決定。

聽眾朋友,你人生的每一件事就是如此糾葛在一塊。美國科幻小說大師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寫過這類事情的小說。雷·布萊伯利寫了一部很好的小說,談到未來,談到時間旅行。故事說到當人們回到過去,他們必須小心翼翼地走在一個磁場上,並且不可以觸摸任何東西,不然,一切都會改變。在其中一個故事中,說到有一個時間旅行者意外地滑倒,在磁場上摔了下來,踩死了一隻蝴蝶,結果一切都改變了。宇宙的一切,歷史的一切從此永遠改變。因此,萬事都互相結連。

人們會說:「你的意思是神已經把萬事都鋪排好了?」如果你細想,你會知道沒有別的方法。你能想像如果一個人每天起床的時候,知道這一天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知道有所謂機率這回事,你想他將感到多麼可怕嗎?知道最微小的事情能夠全然改變你人生的一切事,單憑這一點便能夠完全改變文明。神的計劃包括萬事。而這一個教義使你安然穩妥。

第二:神的計劃包括我們的抉擇。

有些人在這方面會有困難的,對嗎?第一點我指出,神的計劃包括微小的事物。每一件微小的事情,萬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聖經說:「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你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很可怕啊!這意味著我們都被命定要聽從指令做事,毫無自由可言,完全沒有自由!不對!由於是「萬事」,所以這個想法是錯的!

我要講的第二點就是:神的計劃包括我們的抉擇。宿命論!請仔細聽著!希臘人教導宿命論;羅馬人教導宿命論;穆斯林教導某個形式的宿命論—叫做安拉的意志(Kismet)。但是,宿命論不包括我們的抉擇。在思想的宿命論上,除了我們的選擇之外,每一件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讓我舉個例子,在希臘神話中,如果有個預言說:「這個女人或男人注定要當罪犯。」如果那個可憐的人設法做一個好人,過善良的生活,避免犯罪,那是毫無作用的。爲什麼呢?因爲在希臘的世界觀裏,在一個宿命的世界觀中,如果你注定是個罪犯,那麼,不論你做了什麼,都不能改變這個命運。雖然你可以選擇,但是你命中已經注定了。不論你多麼努力做好,你還是注定要成爲一個罪犯。這就是宿命論的思考方式。換句話說,除了你的選擇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注定的。你可以借著你的選擇做任何事,但是都毫無作用。基督信仰的觀點卻不同。基督信仰認爲,萬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包括你的選擇在內。神的計劃是透過你的選擇,包括你的選擇而制訂!而不是雖然你可選擇但卻起不了作用。意思是說,這個觀點非常簡單,也非常深奧、非常奧秘,卻又是非常有內涵。簡單地說,你的選擇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

譬如說雅各!雅各得罪了父親,奪取了他哥哥的長子名分。因此,他必須離開家,在異鄉生活。他的人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在異鄉遇見了他生命中的至愛,就是拉結。他們結婚生了孩子。彌賽亞耶穌基督是從他們的後代而生。所以很顯然,雅各必須犯罪,必須飄泊到異鄉,以致耶穌能夠降生。很明顯地,耶穌是神所計劃的。不錯!是的!所以,那個罪也是被計劃的。是的!當然是的!然而,那個罪是自由的。那個罪要負上責任的。沒有人強制他,然而,那件事情卻是計劃的一部分。由於那個計劃和選擇,所以雅各要面對可怕的後果。萬事互相效力!雅各是完全自由的,也要完全負上責任。然而,每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

突然間神掌控一切,我們自由了,爲什麼呢?因爲每一件事都是計劃的一部分。雖然我們可以選擇,但是神從來沒有注定我們的命運。英國著名牧師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講過一個偉大的故事。司布真相信所有這些真理。他是浸信會的傳道人。有一次,他去探訪一個生病的朋友,他問那個朋友:「你好嗎?」他的朋友說:「啊,我不知道要不要吃藥?」司布真說:「爲什麼?」他的朋友說:「啊,我不知道神是不是注定要我活下去,還是要我死。」司布真應該可以講一大篇道理給他聽,但他說:「好吧!按照希臘的宿命論,如果你注定要死,那麼你做什麼都毫無關係,但這不是基督信仰的觀點!不是!你的選擇總是與神的計劃相連。」可是,司布真說了什麼呢?他說:「我親愛的朋友,我可以確切地告訴你將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吃藥,你注定可以活下去。如果你不吃藥,你注定要死亡。」萬事,每一件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

雖然你不是總能夠完全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但這是完全合理的。在使徒行傳中有一段偉大的事迹,第27章那裏記載保羅在船上。船遇到大風暴,保羅起來對船上的人說:「神已經指示我,船上的人都不會喪命的,但我們這艘船卻保不住。這艘船會被風浪打沈,但沒有人會喪命。神已經說了。」那是個預言。可是到了半夜,有個水手試圖放下救生船逃命。保羅恰好看見了,就對他說:「如果你登上那隻救生船,我們全都會沒命。不要登上救生船去。」這是在他剛剛說了神說過沒有人會滅亡之後的第三節經文。那些水手怎麼做呢?他們說:「好吧!」保羅說:「不要登上救生船,不然我們會沒命!」當然,沒有人喪命。爲什麼?因爲雖然我們可以選擇,但是神從來不會注定我們的命運。只是神要藉著我們的選擇行事,因爲基督信仰不像宿命論,在基督信仰的觀念中,萬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

親愛的朋友,這意味著當你作選擇的時候,當你面對一個選擇的時候,你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聳肩說沒什麼關係。因爲如果你做出好的選擇,你會有好的處境。如果你做了不好的選擇,那麼各種可怕的後果會接踵而來。但同時,這個偉大的教義奇妙之處,就是你必須知道你不能把生活搞垮。你要接受神爲你預備的一切。聖經說,神爲你預備的旨意,都是出於祂的愛。你不能做些事來使到神苦惱。神從來不會俯視著你,說:「噢,天啊,她做那事幹嘛?現在我要怎樣做?我大概要讓她嫁這個男生吧!但是我不知道!」神不會這樣做工的。你做了不好的選擇,就是做了不好的選擇。你做了壞的選擇,你做了蠢事、鹵莽的事、邪惡的事,你就要面對後果。然而,萬事都是神計劃的一部分。你不能搞砸你的人生。神正在你生命中做工。

最後,神的計劃包括萬事,所以必然包括微小的事。神的計劃包括萬事,所以也包括選擇。祂作爲君王所掌管的歷史,包括萬事,包括那些壞事。我知道,這是最難接受的一點,但是讓我用一個故事來跟你解釋。神憎恨壞事,然而祂把壞事也包括在內。祂把所有的事都交織在祂的計劃中。有人會問:「爲什麼?」我告訴過你,部分原因是因爲這是個奧秘,部分原因是因爲在這裏我得說,我像那個小孩,你像那個父親。我不明白我們爲什麼不能那麼快到達奶奶家裏,但在另一方面我明白你是父親。所以我會繫好安全帶,保持安靜。聖經告訴我們更多的解釋。聖經並沒有把我們當嬰孩看待,卻告訴我們一些奇妙的故事。讓我跟你舉例說明:「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或者羅馬書第8章28節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雅各和約瑟的故事之精髓也可以說明這個真理。雅各是個族長,有十二個兒子,可是他做了為人父所能做的最愚蠢的事。他單單寵愛一個兒子,就是約瑟。他溺愛這個小孩,對他寵愛有加,而且他對這個孩子的愛太過明顯。約瑟顯然成了父親的寵兒。在一個家庭中沒有比單單溺愛一個孩子更讓其他家人傷心的事了。而確實這令他的家人受苦。約瑟長大了,因爲他從小被寵壞了,因爲百般寵愛在一身,他變得很傲慢、很膚淺而且毫無修養。在那種從小被溺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總是在行爲上顯得膚淺,缺乏內涵。與此同時,其他哥哥們因爲被父親疏遠,而心中懷恨。他們長大後,與父親關係疏遠,而且懷著憤怒。最後,他們的怒氣積蓄到一個地步,以致他們做了很可怕的事情。

他們把約瑟擄了去,把他丟在一個坑裏,賣給人當奴隸。他們對父親撒謊,說他死了,被野獸吞吃了。約瑟成了他父親雅各的神,約瑟是他的偶像。所以這個壞消息使雅各頓時失去所有的希望,多年以來一直悶悶不樂!這些兒子們作了這件傷天害理的事,也一直活在罪咎之中。內心的煎熬讓他們實在難以忍受。隨著日子過去,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他們以及他們父親的人生都很悲慘!但是,約瑟並沒有死。他被賣給人做奴隸。奴隸的生活充滿辛酸、艱難,可是在埃及的遭遇帶給他的,卻不是他父親所能給予他的。雅各絕不可能給他品格、勇氣、聰明、智慧,而且他學習到緊緊依靠神。逐漸地,這個環境把約瑟的內在潛質孕育出來了。假如他一直呆在家裏,這一切永遠不會發生。他所面對的環境使他的潛能發揮出來了,然後,他逐漸地被提升,成爲埃及的宰相。

憑著他的預見,他知道將會有饑荒臨到埃及地,因此,他制訂一個儲備糧食的計劃,以致當饑荒來到,百姓不至餓死。在豐收之年,他負責派發糧食,讓百姓在荒年來到的時候仍然有糧食。後來饑荒不僅打擊埃及,也一直伸展到雅各居住的地方。約瑟的十一個兄弟們還活著。雅各差了十個兄弟下埃及去買糧食,免得餓死。他們見到約瑟,卻認不出他,倒是約瑟把他們認了出來,可是約瑟沒有向他們表露身份。

約瑟實在無法相信能夠與哥哥們相遇。他想報復,但只是測試他們。他說:「你們是什麼人?」他們解釋說:「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我們有十二兄弟。其中一個死了。還有一個小弟弟和父親在家裏。父親年紀老邁了。」

約瑟說:「你們是探子,你們要來這地方刺探我們,把情報交給侵略我們的國家。」

他們說:「不,不,不是。我們不是探子!我們真的都是兄弟。」

「好吧,我要告訴你們,我要做什麼,我要把你們其中一人留下來。我要西緬留下來,把他關進監牢裏。然後,我只給你們一點糧食,讓你們帶回去。如果你們想要多一些糧食,如果你們不希望餓死,那麼你們要給我證明你們真的是一個家族。把你們最小的弟弟帶來!把你們說的便雅憫帶來見我。那麼我就知道你們說真話了。如果你們不把便雅憫帶來,你們就永遠見不到我的面。你們也別想得到糧食,你們會餓死。」

於是他們憂愁地回去告訴父親雅各,說:「爸爸,我們只得到一點點的糧食,但是,如果我們要再回去的話,我們一定要帶便雅憫去。」這個時候,雅各哭了起來,在創世記第42章36節記載這件事。我認爲他的哭喊就是沒有透過基督作爲君王的眼光去看生命的人所發出的那種典型呐喊。他們說:「我們必須把便雅憫帶去;我們一定要再回去買糧食。」雅各卻說:「不行!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

雅各說這番話的時候,神正在爲他盡最大的努力。如果雅各沒有失去約瑟,那麼約瑟和相關的整件事會被摧毀。如果雅各沒有失去約瑟,那整個地區的百姓會因爲饑荒而死亡。透過痛失約瑟,神醫治約瑟。神使他的哥哥們謙卑下來,祂在經濟上幫助那整個地區,而且把摧毀雅各生命的偶像除滅了。神正在爲雅各盡一切的努力,神正在扭轉乾坤。這是雅各想到的事情嗎?不是!他說什麼?他說:「約瑟沒有了,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其實,約瑟只不過被隱藏起來而已。他正在準備!「西緬也沒有了。」西緬還在嘛!他正在準備。「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如果你不認爲神知道的事情比你多,如果你拒絕相信耶穌基督是君王,如果你不相信祂是美善的,那麼你的人生就像雅各當前的光景一樣。

親愛的朋友,你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在你察看你當前的人生時,你有什麼感覺呢?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呢?你內心發出怎樣的呐喊嗎?你說:「我永遠都找不到愛!我永遠都不會成功!這些事情不復存在了,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都沖著我來!」這是你當前的感受嗎?啊,這是可以理解的。你看看雅各!他就有這種感覺,他就是這樣看事物。他是一個族長,不是愚笨的。你也不要有這種感覺,但是你錯了!你錯了!要小心啊!你要以雅各的哭喊做鏡子,去查看自己。他說:「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你要聽那個哭喊,那是一面鏡子。你要對自己說:「我不要像他這樣,我不要說這樣的話。」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明白神的計劃包括壞事,包括你的選擇,包括微小的事,而且神的計劃在掌控著每一個單一的事件直到最末,而且要促使耶穌基督成爲萬事的君王,成爲一切的一切,醫治宇宙,那麼你便會明白神眷顧萬有的這個教義。假如你明白這個教義,並開始按著它來過活,同時,你也不斷提醒自己這些道理。那麼,這究竟會對你産生怎樣的影響?

在結束之前,我們來談談三方面的影響!第一,這會使到你成爲有尊嚴的人。如果你相信神憎恨罪惡,你也憎恨罪,儘管你把這個教義存記在心裏,你還是會受到傷害的。你將會受到傷害,發現各式各樣的壞事都要臨到你身上,而且圍繞你。但你知道你可以輸掉一場仗,但你不會輸掉一場戰爭。異教對於邪惡的觀念是:邪惡就是這樣,接受它吧!現代人認爲邪惡是偶然發生的,讓我們跟它拼過。但是基督徒明白,我們是滿有盼望的與邪惡對抗。這裏面就包含了尊嚴。有一首歌名叫做「神在掌權」(God is in Control)。雖然這不是一首很偉大的作品,但歌詞以及合唱的部分聽起來莊嚴肅穆。

歌詞說道:

神在掌權,我們相信祂的兒女不會被撇棄。

神在掌權,我們選擇相信。我們選擇紀念且永不動搖。

你聽,歌詞說:「我們選擇紀念且永不動搖。」

「在祂之上或除祂以外,沒有別的能力。我們知道神在掌權。」

歌詞裏充滿尊嚴。

「在你面光中,我們選擇紀念且永不動搖。」

這是你的選擇。這裏面充滿著尊嚴。

第二,這也有一種滿足感,因爲當事情變糟的時候,你知道神要怎樣對待你。有一本兒童書籍,書名叫做【絨毛兔傳奇】(The Velveteen Rabbit)。故事說道,兩隻絨毛動物玩具在育兒園裏交談。其中一隻玩具對另一隻說:「成爲真實的動物意味著什麼呢?」那隻皮製的馬回答說:「啊!那是一件會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吧!當小孩愛你,會花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跟你玩耍。他不單單跟你玩,而是真的愛你,你會變成真正的動物一樣。這要花很長的時間。這就是爲什麼這樣的事不常發生在人身上。人很容易破碎,或者有尖銳的邊角,或者他們要被小心保管。一般來說,等到你表現出真實一面的時候,你大部分的頭髮會掉落了,眼睛也脫落了。你的關節會變得鬆散,而且你很破舊。但是,這些都無關重要,因爲一旦這是你的真實,你就不會醜陋,除非人們都不明白。」

你看!如果你明白基督是君王的教義,那麼你便知道每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神使你表現真實的方法。即使你的頭髮掉落了,眼睛也脫落了,或者你覺得自己有點破舊,而且背面的棉花掉出來了。可是,因爲你知道這是神計劃的一部分,所以你有一種滿足感。神的計劃包括萬事。

最後,聖經經文裏有一個警告。神的眷顧這個教義使我們謙卑,因爲我們明白「萬事互相效力,叫神的人得益處」這個應許。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萬事互相效力,叫神的人得益處」的意思非常重要。這是我要講的最後一點,非常關鍵。所發生的萬事,目的就是爲使基督成爲君王,對嗎?萬事的目的就是爲達到這個目的,那麼,這意味著如果你已經接受基督成爲你生命的君王;如果你已經把祂當作你的救主和君王;如果這是你生活的目的;如果這就是你人生最首要的渴求,那麼世上的萬事,每一粒沙子、每一個原子、每一個分子、每一件事都是爲你而作成!「萬事互相效力,叫神的人得益處。」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你以自己作爲君王的身份生活,如果你抗拒基督作爲君王,那麼你或許是虔誠的,但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當家作主,發號施令。如果你的行爲違背基督作君王的旨意,那表示宇宙中的每一件事都跟你對立。這當中沒有中間立場,不能兩者兼得:要麼宇宙的每一個分子是爲你而存在,要麼宇宙的每一個分子都跟你對立。

你可以說出來。你是否把基督看作君王呢?如果是的話,那麼不論臨到你的是好事或壞事,都是在推動你更靠近基督。靠近基督!當好事臨到的時候,你會更親近神,因爲你覺得很感恩。當壞事臨到,你也會更親近神。爲什麼?因爲這件壞事讓你知道你是何等需要祂。

好,一個抗拒基督作君王的人又如何呢?他同樣要面臨好事和壞事。好事臨到他時,他會覺得:「我不需要神」;壞事臨到他時,他覺得:「我無法信靠神」。因此,對於一個沒有把自己交托給基督,沒有承認基督爲君王的人來說,不論好事或壞事,每一件發生的事,萬事,好的壞的或毫不相關的事,都會使到這個人心裏剛硬、把他推得遠離神、使他背離神。你可以得著宇宙的每一個原子都爲你存在,或者每一個原子都與你對立,但當中沒有中間立場,不能兩者兼得。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除祢以外,沒有別的能力。求祢教導我們,讓我們知道神是掌權的。幫助我們真正把自己完全的交托給祢,無論發生好事或是壞事,都知道萬事是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幫助我們了解祢的計劃,因而作出正確的決定。我們感謝神你為我們的安排。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