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耶穌:一、耶穌—我們的恩賜
提摩太·凱勒

聽眾朋友,歡迎你收聽「生命福音」節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羅馬書第八章32節。

請聽神的話語。羅馬書第八章32節說: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這是神的話語。

親愛的朋友,弟兄姐妹,在這個節目我們只讀羅馬書第八章32節。我們很少在耶誕節期間讀這節經文,但這是一個很棒的聖誕經文。

讓我再把羅馬書第八章32節再讀一遍。

羅馬書第八章32節,保羅這樣寫道:「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聖誕季節,是西方社會的基督徒互相贈送禮物的一個節日。事實上,這是唯一我們互相贈送禮物的假日。

這就是爲什麼零售商是如此快樂地迎接聖誕。他們不會對國慶節或其他節日感到無比高興。因爲在那些假期裏,人們不會互相饋贈禮物!不過,他們倒是習慣在生日、結婚的大日子和周年紀念等等,贈送禮物給某個相關的人。但在耶誕節,他們會送禮物給所有人。爲什麼他們有這個習慣呢?這是一個很棒的習俗。可以這麼說,因爲送禮物的和收禮物的這個行動恰恰體現了耶誕節的核心意義。聖誕的核心意義不僅在於耶穌基督的降生,耶穌基督不僅生而成爲一個偉大的人物,而根據聖經的教導,當然,祂在誕生之前,便已經存在。因此耶穌不僅是降生,乃是神把祂賜給了我們。耶誕節這份禮物的內涵就是耶穌。

保羅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保羅的意思是說,這是一份恩賜。你有了這份禮物,就等於有了所有的禮物。保羅的意思也是說,倘若你拒絕這一份恩賜,你就會失去所有的禮物。這就是聖經的主題。聖經中還有其他篇章論到這個主題。例如,以賽亞書第九章,當然啦,那是預言彌賽亞的根據之一。那裏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接著他說什麼?接著他說:「賜給我們。」所以這是一份恩賜!

約翰福音三章16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我們……。」

而在這裏保羅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九章15節說:耶穌基督是「說不盡的恩賜」!保羅說:「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今天,讓我們一同來思想這句話的意義。

耶穌有多個的名字。聖經中用了多個比喻來描繪耶穌是誰,因爲耶穌基督如同一顆鑽石。在光線的照射下,你拿起一顆價值連城的鑽石,細細鑒賞它,它每一個琢面都光耀奪目。你不斷欣賞它,看著、看著,卻不能一次過看到它的全貌。但若果是透過它的琢面仔細的看出去,你就可以看到全貌。透過每一個琢面,可以讓你欣賞到其他的每一個琢面。然後,你把它轉一轉,欣賞另一個琢面,同樣看到其他的每一個琢面。每一個琢面都給你顯示了這顆鑽石的整體。要欣賞一顆貴重的寶石,就得以不同的方式,從各個角度,去細心地鑒賞它。

今天,我希望我們一同通過耶穌作爲一份恩賜的這個觀念,來探索祂。思想一下,到底一份恩賜具備怎樣的性質呢?到底什麼是一份恩賜呢?一份恩賜必須是怎樣的?

既然我們知道耶穌是一份恩賜,那麼我要在這裏指出關於這份恩賜的三個方面。我們要來進一步瞭解耶穌是誰,以及我們跟祂的關係。

首先,我要說,並不是所有的恩賜都具備三個性質。但,最好的恩賜都與這三個方面密切相關,或者說與這三個性質或特點密切相關。

第一, 禮物是讓人驚喜的。

一份好的禮物,或者說,最好的禮物往往出乎人意料之外的。禮物總是讓人驚喜的。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禮物都必須令人驚喜。有時候,有些很好的禮物並不會令人驚喜。但是,當一份禮物令你驚喜,那麼這份禮物所帶來驚喜心情會讓你有非常強烈、滿足且喜出望外的感覺。所謂的驚喜,當然指的就是,你絲毫沒有預期的。因此,收到禮物的人,當他剛剛接到一份意義重大的禮物時,那份意外的驚喜會使他沖口而出,說出這類典型的話,他會說:「啊,太意外了!我會收到這份禮物。我根本沒想到要去找這個東西,但這的確是我想要的!」這就對了!「我完全料想不到,會收到它。這東西不在我的清單裏,但現在就在我手上!太好了!爲什麼我以前不想要它?爲什麼我沒有向別人要它?這東西太完美啦!真的謝謝你!」收到這樣一份禮物實在叫人萬分驚喜!但是送禮物本身也使送禮的人感覺太美妙了!看見對方收禮物的那個表情,那個反應,聽到他說:「我完全沒有意料到會收到這份禮物。我並沒有去找它,也沒寫下來。但現在就在我手上!這就是我確實需要的,是我想要的!」這樣的送禮經驗無以倫比啊!

親愛的朋友,我要你自己去分辨,一個基督徒,一個真正經歷基督,生命被改變的人,與一個信奉正統宗教,一個有美好道德操守,卻沒有得到基督重生的人的差別,就在這裏。真正的基督徒,就是那些實際經歷過基督大能得以重生的人,總是有相同的感覺。在他們的生命中有一道分水嶺,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回顧,也許是在上個星期、也許是上個月、去年、或十年前,總之在某個時刻,你想你完全認識耶穌了。你真的認爲這是事實!但是當你遇見祂,你在理智上起了大轉變。或許你一向在教會裏長大,一直上主日學等等。你以爲你完全認識這個信仰,但是一個基督徒必定要在對耶穌的認知上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因爲當耶穌真正在你生命中顯現的時候,當你真正遇見祂的時候,你會說,這根本不是我所預料的,這根本不是我要的,然而現在我卻得著了。這就是我確實需要的。太好了!

耶穌是一份恩賜,所以祂總是令人驚喜的!你可以去辨別你遇見祂的方式,就是,你已經被祂嚇了一跳,大大驚喜!你一直以來的期望完全被祂震碎了!有沒有在你身上發生過這樣的事呢?如果還沒有的話,如果這樣的事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的話,那麼你還沒有遇見祂。甚至你還沒有抗拒過祂,因爲你還沒有抗拒那位真正的耶穌。

讓我告訴你爲什麼是這樣的。聖經說:「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很多人接待耶穌,但還不夠多!你記得,當祂在世界上的時候,接受祂的人並不多。祂呼召祂所有的使徒、門徒和跟隨者,將他們聚集在一個樓房上,那時僅有120人。因此,基本上祂是遭到人們拒絕的。只有少數人接待祂。爲什麼呢?答案就是祂不符合人們的期望,人們期盼的哪一個彌賽亞是某一類的人物。耶穌來,對他們說:「我就是彌賽亞。」可是他們有他們的期望,而耶穌不能滿足他們的期望。他們錯過了耶穌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不想得到這份驚喜。他們拒絕了,拒絕把耶穌視爲一份恩賜。彌賽亞是一份恩賜,而這份禮物會叫你驚喜,會粉碎你一直以來的期望!

那麼他們期望什麼呢?他們期盼一個彌賽亞,但是那個彌賽亞必須是個政治領袖,必須是一個有權力的、威震四方的人,一個真正能完成大業的人。因爲當時猶太人,就是耶穌的同胞,說:「我們正在羅馬帝國的轄制之下,受別人的控制,我們需要一個能推翻羅馬政府的人。」而耶穌來了。他們期望彌賽亞說:「那些羅馬人轄制我們,使我們受苦,我們要反抗他們。」然而,彌賽亞來到,卻說:「你們要悔改。」耶穌說:「悔改吧!」祂不願意參與政治,我的意思是說,祂生來就是一個無助的嬰孩,在一個偏僻的窮苦家庭中長大。祂從來沒有跟什麼關係沾上邊。祂從來不想成爲有影響力的人,祂只是到處遊歷。祂說了什麼呢?

你讀新約聖經的福音書,就可以看到祂在地上的教訓可以濃縮成兩個字--「悔改」。每個人都說:「祂就是彌賽亞?算了吧!祂怎麼會是彌賽亞。彌賽亞是一位能夠拯救我們,爲我們解決問題的人物。祂行嗎?」因此,接待祂的只有那些願意讓自己的期望被粉碎的人,那些願意聽從祂,並且說:「噢!這還不是我期望的一切呢!但祂正是我需要的。」

現在我要針對個人的問題來談談。一般人,大多數基督徒,都知道我們是這樣開始走這條信仰道路的。你爲什麼開始回到教會來?我遇見很多在城市的基督徒,他們要麼從不上教會,要麼大多數時間遠離教會。爲什麼你會上教會?爲什麼你會開始尋求神?爲什麼你會開始閱讀聖經,思想聖經?因爲你在尋求另一類的彌賽亞。你或許會說:「我的事業停滯不前,我需要有人幫我疏導一下!」或者你會說:「我感到孤獨,需要與人建立關係。」又或者,你說:「我遇到問題,需要有人幫助我解決。」或者:「我的生命出現問題,有人惡待我;有人壓制我;有人從中作梗,使我沒機會升職。我有一些需要,需要一位神進入我的生命中,處理這些事。」那麼你正像當年抗拒耶穌的猶太百姓一樣。他們尋求的就是一位有權有勢的人物。

而人們萬萬料想不到彌賽亞竟然是這樣的;祂是如此的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祂的一切帶給我們何等的震撼!我們全都以爲我們的問題就是因爲外面那些人造成的,他們是罪魁禍首。那些「有」的,說那些「沒有」的是問題的根源,因爲他們毫無生産力;他們是不法的;他們拖累我們。而那些「沒有」的,說那些「有」的是問題的癥結。他們彼此搞關係,互相推介到地位相同的會所或董事局,但他們並不分享權力或財富。他們會想:「遲早我們總會從他們手中奪過來。」

因此,每個人總是歸咎其他人:我們的問題是以爲有人會處理敵對我們的團體,或一些外在的勢力便可以解决一切了,然後一切就解決了。但是,真正的彌賽亞總會來,對你說:

「悔改吧!」這意思是說,問題不是在外面,而是在這裏!你主要的問題就是你,真正的彌賽亞說問題的核心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猶太人第一次拒絕耶穌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期盼彌賽亞會對他們說:「他們不是問題的根源」,但真正的彌賽亞卻說:「悔改,你們才是問題的癥結」。

在上個世紀初,偉大的英國作家--傑斯達頓(G. K. Chesterton),在英國一份頗爲著名的報紙上投稿。事實上,該報紙刊載的是一系列的短文和社論。他們邀約一些名人回答「今天世界怎麼了?」這個問題。作者這樣寫道:「世界的問題是由於怎樣怎樣等等。」每個星期,他們會寫一篇短文轉述某個名人的意見,說:「世界的問題是由於怎樣怎樣。」或寫道:「世界的問題是由於這樣這樣。」採用系列性的文章去探討這個題目,是很好的主意。因此,很多名人受邀請寫文章談論「世界的問題是由於這樣這樣……」。

傑斯達頓沒法抗拒,他替那份報紙寫了一篇文章。他是個基督徒,在那封簡短的信中,寫道:「親愛的時報,今天世界的問題就是因我而起的!」底下簽了他的名字傑斯達頓啟。凡是真正遇見過彌賽亞的人都有同感!而每一個遇見真正彌賽亞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你生命的真正問題;世界的真正問題,是由你內心的自私引起的。是你心中的自我中心導致的;是你心中的過失,是你心中的自欺,是你的罪所促成的。

如果有人說:「我不想聽這樣的言論,真是太古老、太沒見識,根本是危言聳聽!」那好!可是,你還沒有遇見耶穌!就是這樣!這並不是我說的!真正的彌賽亞總是要來,讓你感到驚訝萬分!而一個道德的君子和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之差別,就是在於:基督徒是那些已經與真正的耶穌相遇的人,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已經大大的改變了。可是,耶穌並不是他們所期望的。今天,假如你不認爲你的生命最需要悔改;假如你不知道悔改這回事,那麼你還沒有接受這份恩賜。因爲一個基督徒就是說「我願意悔改」的人!過一段年日,我們會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那份恩賜,我從來沒有想要得到它。那不是我想要的禮物,但現在我完全清楚我需要它!」

親愛的朋友,這樣的事有沒有發生在你身上?在你的認識中是否領會過彌賽亞所帶來的改變?你是否察覺呢?假如沒有,那麼你就沒有遇見過祂。這就是我的意思!此外,這也意味著你甚至沒有拒絕過那位真正的彌賽亞,就是那位真正的耶穌基督,因爲,如果你與耶穌僅僅有一種隨意的、無意義的關係,你會說:「啊,我喜歡他說的許多道理,但是想要明白他說的一切是有困難的。」如果你與耶穌的關係是膚淺的;如果你閱讀聖經你會發現,與真正的耶穌相遇的人,從來沒有一個人,也將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只會有膚淺的反應的。要麼他們愛祂,將自己的生命全然撇下,跟隨祂,爲祂而活;要麼他們憎恨祂,設法殺害祂,或者他們被嚇得半死,想要逃避祂。如果你不害怕耶穌,也不憎恨祂,或反過來打從心裏愛祂,那麼你還沒有遇見那位真正的耶穌。你還沒有真正領會到祂所宣告的救恩,也從來沒有真正看見過祂的作爲。耶穌是一個驚喜!因爲祂是一份恩賜。祂是「那說不盡的恩賜」。祂有沒有把你嚇了一跳?

好,親愛的朋友,第二點,我要講的就是:禮物會侮辱人。

我會簡單地談這一點。我想,假如說所有的禮物都是令人驚喜的,這是不公道的。但是我想我們要稍稍談一下。在某個情況下,禮物會侮辱人的。我們說到,禮物多是令人驚喜的,但有時候,禮物卻會侮辱人。當然,這要看是什麼禮物。讓我舉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事會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比方說,你拿到工資,是一張支票,你的雇主用支票付工資給你。假設他這樣對你說:「呐!這是你的工資。我們通常是每個月或每兩周付你工資,但我希望你知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裏,這是一份禮物。拿去吧,『聖誕快樂!』」這就構成了一個侮辱。這絕對是一個侮辱,因爲你在想你付出了勞力,而如果你的雇主說:「聖誕快樂!這是一份禮物!」老闆到底在說什麼呀?我告訴你他的意思,你的老闆想要說:「你不配得這份工資,所以這是一份禮物!」

禮物可能會侮辱人。我要這樣說,耶穌基督這份禮物不僅是一個驚喜,也經常是一種侮辱!經常是一種侮辱!因爲大多數人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如果你屬於虔誠的那種人,如果你問他們:「你相信天堂嗎?」

有很多人會說:「相信!」

你再問:「你怎麼會認爲你可以到天堂去?」

「啊,我在努力啊!」

「你怎麼努力?」

「啊,我儘量行善,循規蹈矩。我努力就有天堂的資格。我想我跟很多人都一樣的好,也許比大多數人表現得更好。」

即使你不虔誠,你也有相同的基本態度。你會說:「我知道屬靈的東西是真有其事。我在盡力尊敬它。我竭盡所能地獲得屬靈的實際東西。我儘量做一個好人,仁慈且有修養的人。我盡一切努力去做。」但是,福音的核心卻指出你誤解了,你在欺騙自己。唯一可以讓人接觸神的途徑;唯一可以讓人獲得永恒生命的途徑;唯一可以讓人與神連結的途徑就是:如果唯一可以讓人接觸神、讓人得到永生、及與神交通是一分完全、浩大及終極的恩賜的話,真的沒有人是配得或靠己力賺回來的了。

我不知道爲什麼,因爲我不是一個好爭辯的人,但我曾經花了相當的時間,在我服侍的第一間教會裏,探訪過許多垂死的病人。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經常說,而且也願意說,他們害怕。我問他們:「你擔憂什麼?」通常他們會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很努力。我努力當一個稱職的母親。」;「我努力當一個稱職的父親。」;「我已經盡力而爲。」他們表示:「我不知道我預備好面對死亡沒有。我很擔心,我想我已經盡了力。我盡力做個好人。」我不想去挑戰人。但我總會這樣回答他們:「難怪你感到焦慮!因爲從來沒有人可以說自己盡了最大努力的,你也從來沒有。」

這樣,就開啟了信仰的主題。基督信息的核心就是救恩。你可以把救恩稱之爲永生,怎麼稱呼救恩都可以:屬靈的實際、與神連結、與屬神的事連結。但這必須是從神而來的,是賜給你的一份禮物。這不是靠你去努力而獲得的。不可能的!這就是基督信仰的精髓。這也正是基督信仰與其他每一個宗教的差別。基督信仰說的是:「你從來沒有盡最大的努力!難怪你焦慮不安。除非你明白到耶穌基督實際上是一分給我們的恩賜,不然,你還是經常擔憂。」耶穌就是一分恩賜。

很多人對於基督信仰的獨一論感到不滿。他們很不高興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因此人們覺得:「啊!」這聽起來太過極端了吧!所以有些人會這樣回應:「哦,這是你們基督徒相信的東西。我知道!但是我認爲善人君子、勤勞的人、有愛心的人,都可以接觸到神。」聽起來,說這話的人思想很開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說法是極端的,也是非常霸道。

聽眾朋友,我們這樣來想一想!

那些不美善的人怎麼辦呢?那些沒有能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些不能循規蹈矩的人又怎麼辦呢?那些不靈巧可愛的人又怎麼辦呢?我們很多人都像這些!像我們這些一團糟的人又如何呢?如果說:「啊,是的,你們基督徒只要接受基督,然後與你們的神溝通就可以了。我相信所有的好人都可以與我的神溝通的。」好吧!那麼那些非基督徒又如何呢?那些自知不夠好的人又如何呢?這樣的說法具有排斥性。那些失敗者又如何呢?你們很成功!你們知道怎樣在情感上控制自己,你們很仁慈,這是眾所周知的。你們又是稱職的父母,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很好啊!但其他的人又如何呢?你們把他們撇除了,因爲你們不相信神和永生是一分恩賜,你就把他們排除了。每一個宗教和哲學都說:「這樣做就可以接觸到神了,去做吧!」但基督信仰卻持著完全不同的立場,說:「不對!這一定是一份恩賜。」

聖經中有些經文,比如,哥林多前書一章30節說:「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啊,這些全都是重要的話。你知道誰說的嗎?就是保羅說的!「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你有智慧嗎?你看到當基督徒意味著什麼嗎?你得到了救贖嗎?你是公義的嗎?到底當基督徒是什麼意思?這意思是說,當你與基督聯合,你就在祂的裏面,成爲公義的。祂就是你的義。你的表現和你的紀錄完全在於耶穌基督。

感謝神,我們終於得到一個並非只爲善良的人預備的宗教!感謝神,我們得到了一個以禮物爲基礎的宗教!又因爲這是以禮物爲基礎,所以這是爲每一個人預備的,是給每一個人的。你明白嗎?耶穌是恩賜。但你明白嗎?你要讓自己受到侮辱的感覺,不然你就無法接受這份禮物。

假如你的雇主站在那裏,說:「是啊,這是你的工資。讓我告訴你,因爲考慮到你最近這個月的工作表現,所以這不是別的,而是一份禮物。聖誕快樂!」你聽了,會怎麼做?我知道大多數人會怎樣反應。你會說:「如果你這樣認爲,那麼我不接受你的假慈悲!」人們總是這樣掉頭就走,不接受基督教。人們總是這樣掉頭就走!不接受基督!

除非你願意承認你需要耶穌,否則你不會接受祂。除非你願意承認你無法接觸到神,你付出的愛心不足夠;你的道德和良善不足夠;你自己無法找到神,否則,你不會領受祂的救恩。你明白這意思嗎?你要讓自己受到侮辱的感覺,然後才可以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必須是這樣。要這樣才對!如果你說:「那太容易了!那真的容易極了,你說的是真實的嗎?」

我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在一個小鎮上牧會,初當傳道人。在鎮上最窮困的角落,有一間很簡陋、搖搖欲墜的小棚屋,裏面住著一個婦人。有一天我去探訪她,想跟她解釋福音這份禮物。她聽了之後,說:「我要把這個道理弄清楚。如果我過一個非常良善的生活,盡我一切的努力做個好人,行善等等……」我設法跟她解釋,說:「等一等。沒有人可以盡他最大的努力的!」她說:「那麼,如果我盡一切的努力,而完全不覺得我真的需要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那麼我將會滅亡嗎?但是你卻告訴我,假如一個多次殺人的兇手,他接受死刑之前,如果他從心中真正的承認他無法自己接觸到神,而他願意憑著信心,接待耶穌基督,領受了耶穌,他就得以進入神的家中,與神合一嗎?」我說:「沒錯!」她說:「這是我聽到的最荒謬的宗教。你以爲我是那種人嗎? 」阿哈!你看見嗎?你就是這樣掉頭離開你的雇主!

神在那裏說:「這是你的工資。這一份禮物。」聖經說:「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基督耶穌裏才是永生。」如果你拒絕拿那張支票,因爲你的「雇主」,在這裏說就是神,他說:「這是一份恩賜。」而如果你說:「你是假慈悲,收回你的支票吧!」你就會永遠滅亡!爲什麼呢?因爲,萬一你的雇主是對的話,那怎辦?你爲什麼會認爲你的雇主是錯的呢?是你裏面的驕傲使你這樣想嗎?事實上,假如你發現你就是這樣的,而每一個雇主都是這樣看你,那怎辦呢?萬一雇主是對的,又如何呢?萬一神是對的,又如何呢?萬一我們盡量做到最好仍未達到最好的水平,那又如何呢?萬一我們當中最好的人仍是自私的,又如何呢?萬一我們當中最好的人,只爲自己而行善,又如何呢?萬一我們所有人只爲自己而活,自己當家作主,做自己命運的掌舵者和靈魂的主宰,那又如何呢?這麼一來,除非我們接受這份白白的恩賜,否則我們都要滅亡,是嗎?

聽眾朋友,我要告訴你,耶穌基督已經替我們活出一個完全的生活,以致於滿足了神公義、公平的要求,因此我們能夠把耶穌的救恩當作一份禮物來接受。

如果有人說:「你知道嗎?這些全都是非常教義性的東西。我完全不相信。」

但實際上你是相信的!你自己正在努力想得到某些東西。你有你自己的公義,我們有些人有自己的公義;我們都通過我們的成就、事業、關係、體型的操練、甚至樣貌等等各種的方式,獲得自己的自尊感、自我形象。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在沒有自己的公義的情況下活著的。然而,先知以賽亞說:在神面前,你的義就像污穢的衣服。你只能夠在基督裏成爲神的公義、智慧、聖潔和救贖。你明白嗎?耶穌就是恩賜。祂是一份在人受辱抹下而接受的禮物。

聽眾朋友,我們說,耶穌是恩賜,意思是說,祂是一份驚喜。祂有沒有令你驚喜呢?耶穌是恩賜的實際意思是,祂是令人感到侮辱的,因爲你必須體會到祂的賜下是一份禮物,這並不是你能夠賺取的。

好,最後,第三點就是:耶穌基督是極其寶貴的。

當你看到一份真正的禮物、真正貴重的禮物、最好的禮物的時候,你會說:「我絕不會爲自己買這樣的禮物!」事實上,你所知道的最好禮物就是那些會讓你說:「我絕不會爲自己買這個禮物。我買不起這樣的禮物,這實在太好了!」那是最好的禮物;它帶給人無限的驚喜,但卻是極爲貴重的。你看著這個禮物,越是欣賞它,看到它是那麼寶貴,心中越發湧出無窮的喜樂。

親愛的朋友,請問:你在耶穌裏得到的是什麼呢?你得到的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你得到了「以馬內利」!

請這樣來思想吧!聖經記載第一個請求神與他同在的人,與他真正同在的人,就是摩西。第一個請求得著「以馬內利」的人,就是摩西。「以馬內利」是個希伯來詞語,意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耶穌基督就是神來到我們當中,與我們同在。祂來親近我們。第一個發出這請求的人,就是摩西。他說:「我不想帶領以色列百姓進入應許之地,除非你與我們同行,除非你與我們同在。」摩西對神說:「我要你的同在。」那麼當時神怎麼做呢?現代人完全不清楚神的同在是何等難能可貴啊!因爲我們已經把神同在這件事庸俗化了。因此,你無法明白神的同在是多麼寶貴的一份禮物。因爲摩西說:「我要你與我同在,我要看到你的臉。我要跟你在一起。」神對摩西說了什麼呢?神是否說:「好啊,當然!我經常與人親近的。」神是否給人暖綿綿的感覺?還是,神像個外星人?神有沒有到摩西那裏,擁抱他,或者用指頭點著他的額頭說:「我將會在你這裏,我將經常與你同在」?沒有!神對摩西說了什麼?祂說:「我不能與你同行,你會因此喪命的。」可見,摩西明白今天的耶誕節帶給我們的意義是何等重大!摩西請求神的同在。

現代人不理解神爲什麼會說這樣的話。他們不明白,因爲他們不認識神的威嚴,完全沒有這個概念。那些已經親近神的人們,明白這個概念,他們開始意識到神的同在是何等讓人難以忘懷!神的廣大使我們覺得自己是何等渺小!祂的純潔使我們深感自己污穢不堪!神的永恒使我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短暫。神的深邃使我們察覺自己的膚淺。我們愈親近祂,愈看到神無限的純潔與至高的權能,我們愈是感到相形見拙,卑劣不堪!

人類追求美德,追求相對不完全的美德的時候,我們都會受到威脅。有幾件事要跟大家分享:有一個基督徒警察不再接受賄賂;有一個基督徒商人開始按實際收入呈報所得稅;有一個基督徒女士在政府機關裏開始非常、非常勤勞工作。人們看見這幾個人:這個女士、警察和商人的大轉變,深深受到一種難以置信的威脅!他們會說:「你知道你這樣做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多麼敗壞嗎?」即便是我們追求美德,追求那不完美的美德,也會造成精神的創傷。你想想,你要是真的住在那完全聖潔的三一真神面前,那將是怎樣的感受呢?

聖哉!聖哉!聖哉!摩西明白他所求的是什麼,摩西也明白爲什麼神說:「不行,你會因此喪命!」你明白這個意思嗎?

好,聽眾朋友,現在讓我們回到耶誕節這題目!你知道,在耶誕節,有什麼賜了給我們?就是賜給了我們一個嬰孩!你翻查聖經,找第一個聖誕日,你會看到神以肉身顯現。這就叫做「神的顯現」(theophanies)。無論神在什麼時候顯現,祂總是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讓人畏懼的形式顯現。例如:神以冒煙的火爐向亞伯拉罕顯現。神以燒著的一叢荊棘向摩西顯現。神以旋風向約伯顯現。神以火柱向以色列子民顯現。神以無比的榮光降臨聖殿而顯現,祂的榮耀光輝使人無法站立得住。太令人畏懼了!但是,突然間,祂竟然以嬰孩的樣式顯現。一個嬰孩!你知道誰都可以去親近一個嬰孩!如果你自己有個寶寶,那是多麼美好啊,因爲他是完全可以讓你去親近他。你可以隨時去擁抱他,親吻他。當他長大到兩、三、四歲,他會開始設立一些障礙了。他要自主了。這是很應當的!但這個例子的目的,說明一個嬰孩是絕對可以讓人隨時去親近的。神就是如此容易讓你親近祂、是如此親切、如此向你敞開!這就是耶誕節的意義。

這恩賜就是神,聖潔的神。神以祂無限的榮耀,無比的榮美,無以匹敵的威嚴顯現;然而這位神已經成爲一個嬰孩。這怎麼可能呢?祂變得如此脆弱,以致祂可以爲我們捨命在十字架上,讓我們與祂之間的障礙得以除去,使我們可以直接進到神的跟前。我們能夠讓神進入我們的生命裏,我們可以來到祂面前,有神的同在。

每逢耶誕節期間,我們唱著「以馬內利」,談論「神與我們同在」,也唱著聖誕歌曲。

你知道這份禮物的意義嗎?如果摩西在我們當中,他聽到我們唱著「以馬內利」,聽到或者讀到哥林多後書第三章,保羅在那裏說:「我們不像摩西。我們不像摩西。從前,摩西必須把帕子蒙在臉上,但現在我們在基督裏,這帕子已經廢去了。因爲神已經讓祂的榮光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那麼摩西或許會跳起來說:「你們明白,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神與我們同在;以及神的同在」的意思嗎?

聽眾朋友,你理解這份禮物的價值嗎?你的腦子裏是否灌滿了這份禮物的價值呢?

如果今天你覺得煩悶,而你是個基督徒;如果你無法自我約束,而你是個基督徒;如果今天你感到灰心沮喪,而你是個基督徒,那麼你已經無法意識到住在你裏面的這個榮耀救主的是何等寶貴了!因爲你接受耶穌基督的那一刻,基督進入你的裏面,祂已經爲你除去了障礙,讓祂得以進入你裏面。祂的本性、祂的大能、祂的生命已經進入你裏面,祂的同在也在你裏面,開始慢慢地改變你。難道你不察覺嗎?耶穌基督就是那最寶貴的禮物。這份恩賜是你永遠買不起的。你知道耶穌就是終極的恩賜嗎?感謝神,因爲祂賜我們這一份說不盡的恩賜!

聽眾朋友,弟兄姐妹,讓我們禱告:

天父,我們感謝你,因爲你是我們的神,你讓我們能夠來到你面前,領受你賜的禮物。我們懇求你幫助我們,信靠你。倘若你沒有賜我們你的兒子,我們如何能夠凡事依靠你呢?

主啊,你將我們一切的需用都賜給我們,所以我們求你幫助我們明白在耶穌基督裏可以得著一切的恩賜。我們祈求主的靈幫助我們,將今天所讀到的、聽到的教導和領受的真理,都應用到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得著更深的領悟,並且渴慕更深的認識你,更深地瞭解你這一份說不盡的恩賜。

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