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讀禱詩篇之五:詩篇第六篇
張雲開

大衛的詩。交給聖詠團長,用絲弦的樂器,曲調用「第八」。

1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

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

2耶和華啊,求你憐憫我,因為我軟弱。

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戰抖。

3我的心也大大驚惶。

耶和華啊,你要等到幾時呢?

4耶和華啊,求你轉回搭救我,

因你的慈愛拯救我。

5因為死了的人不會記念你,

在陰間有誰稱謝你?

6我因呻吟而困乏;

我每夜流淚,使床鋪漂起,

把褥子濕透。

7我的眼睛因憂愁而昏花,

因敵人的緣故,我的眼目模糊不清。

8你們所有作惡的人,離開我吧!

因為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

9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

耶和華必接納我的禱告。

10我所有的仇敵都必羞愧,大大驚惶;

轉眼之間,他們要羞愧撤退。

詩篇第六篇是一篇懺悔詩;在早期的教會,詩篇第六篇會聯同詩篇三十二篇、三十八篇、五十一篇、一零二篇、一三零篇和一四三篇在「聖灰日」(基督受難前第46日,傳統天主教四旬封齋期的首日)誦讀。

嚴格來說,這篇詩篇主要的思想並非懺悔。從內容看,它仍然可以被視為是一首個人哀歌(individual lament)。詩歌的內容分段如下:第1節為大衛向耶和華的呼喊(幾與詩三十八1相同),2至5節為大衛向耶和華的請求,6至7節描繪大衛的困境,8至10節語氣改變,因為上帝已聽見大衛的呼喊。

這篇詩篇的場景好像是大衛被仇敵攻擊(7,8,10節),唯有向耶和華祈求。但如果我們讀第六篇的首尾兩節,又會發覺事情並非這樣簡單:大衛面對仇敵,也面對耶和華的責備。事實上,對大衛來說,耶和華的責備和懲罰比仇敵的包圍為他帶來更大的恐懼和困擾。但二者之間有沒有關係呢?

我們可以問,大衛如何得知耶和華聽他的禱告呢?大衛有表示最終耶和華聽他禱告,是因為他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嗎?在全篇詩篇裏頭,沒有提出大衛干犯何罪,也沒有看見大衛認罪的話。而且在第8和第9節,大衛明顯表達上帝已經聽見他的哀求和禱告,即使他的處境還未即時發生改變,大衛卻肯定他的敵人都必「蒙羞」、「驚惶」、「退後」(第10節)。由此可見,起碼在這篇詩篇的場景裏頭,大衛雖然視敵人和惡人的圍困為耶和華的責備和懲罰,但耶和華對大衛的態度不一定是由大衛本身在上帝面前的過犯或錯誤所引發,所以他可以求耶和華「不要在怒中」和「不要在烈怒中」處置他,因為他大概沒有得罪耶和華。不然的話,大衛在第5節的說法:「因為死了的人不會記念你,在陰間有誰稱謝你?」就跡近無賴了。

所以教會傳統以這篇詩篇為懺悔詩,大概是基於耶和華的「怒氣」而言,是一個間接引申出來的結論。這種情況,在詩篇一零二、一零三和一四三篇都可以看見。我們假設耶和華既然不會無故發怒,詩人自然一定是犯了罪,但詩人對生命與耶和華的體會卻還有其他3個重要的層次。

(1)詩篇一零二篇指出人生中的困厄,包括一個人的窮乏之困和仇敵之厄,都是有限人生的後果。有限的人的盼望,在於無限上帝的憐憫(一零二24-28);(2)詩篇一零三指出耶和華並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一零三10),所以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向上帝呼求;而(3)詩篇一四三篇承認活人在耶和華面前根本「沒有一個是義的」(一四三2),我們唯一的盼望在於上帝不審問我們。

大衛在詩篇第六篇的禱告固然讓我們看見沒有一件事能把上帝的愛和我們隔絕,但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們這些活在基督之後的信徒來說,(1)基督代表著上帝對罪人莫大的憐憫,是人唯一的盼望;(2)他在十架上承擔了世人的罪,讓上帝可以不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而最後,(3)我們根本沒有義,只是披戴基督,讓基督的義,成為我們的義,逃避上帝的審判的後果。 所以基督徒必須「活在基督裏」,也只能「奉基督的名求告上帝」,因為離開了基督,我們連過詩人那樣的信仰生活都不可能。

我的禱告:

慈悲的天父,我為祢曾經在我生命中解脫我各種的困厄感謝祢,但我更為祢兩千年前按照應許賜下基督獻上感恩。如保羅所說,我今天是何等樣的人,都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在基督裏,祢體現了對以色列祖宗的應許,讓我們經歷以色列祖宗們當時只能夠遠處看見,卻未得到的福分。奉基督名感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