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聖靈到來時
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啓發週末營禱告“聖靈,請你來”時的情景。在我之前的歷任領袖,當他們在週末營這樣祈禱時,聖靈都會大大澆灌在場所有人。但我卻不敢相信聖靈會迴應我的禱告。因爲擔心聖靈“不肯來”,我在祈禱時緊閉雙眼!
當我睜開眼睛,一個令人震驚的場面出現了。聖靈以大能降臨到我們當中——在場的人都被聖靈充滿。聖靈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命 —— 這就是聖靈的工作。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幾乎會在每項活動或事工之前都禱告:“聖靈,請你來”的原因。我們總希望給聖靈留下“服侍我們的機會”。
不論在是政府部門還是教會,人們總會把“事工”和領袖聯繫在一起。實際上,“事工”這個詞的原始意義就是“服務”。“服務”社會是政治家的使命;“服務”病患是醫生的天職;“服務”教會是牧師的呼召。
而聖靈的工作就是“服務”基督徒。聖靈的權柄大過任何政治家,他的安慰勝過所有牧師,他的醫治比任何醫生都有效。通過聖靈,神親自帶領我們,滿足我們最深的需要。
在今天的新約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了“屬靈的職事”(哥林多後書3:8)。約翰.韋伯John Wimber將這類事工定義爲:“借用神的資源來滿足人的需要。”奇妙的是,每位基督徒都可以參與到這“屬靈的職事”當中。
“風和火”的事工
詩篇104:1-18
這首氣勢磅礴的詩歌讚頌了創造之工的偉大。神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我特別喜愛這句話:“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15節)
當然,就像神所賜的所有美好禮物一樣,酒也會被人濫用。聖經常常提醒人們不要醉酒。但就如同油和糧,酒也是神賜給我們,讓我們享受的禮物。
詩人在前一段提到:神“以風爲使者,以火焰爲僕役”(4節)。“使者”一詞可被翻譯爲 “僕役”、“公僕”或“牧者”。
本段經文非常奇妙,因爲它預示了“五旬節事件”的一些細節。五旬節那天,聖靈突然降臨,門徒 “聽到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使徒行傳2:2-4)
風和火是神的僕役。同時,它們也象徵神的大能、熱情和聖潔。當我們禱告“聖靈,請你來”時,就是在期待神能降下屬靈的大風和火焰。聖靈的工作就像風與火一樣,充滿大能、翻轉生命。
主啊,感謝你,當人們經歷你的大能、熱情和聖潔後,他們的生命就被徹底翻轉。聖靈,今天我邀請你來,來充滿我。
傳遞生命的服侍
哥林多後書2:12-3:6
你是否曾將新生命帶給他人?在本段經文中,保羅稱自己是“新約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而是憑着聖靈(或作精義)。因爲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3:6)
1.通過你,人們可以聞到基督的馨香之氣
“藉着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2:14第二段)保羅形容自己的事工“猶如一隻得勝歸來的隊伍”(14節第一段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若王或大將軍得勝歸來,合城的居民都會出來夾道歡迎。隊伍的最後是俘虜。隊伍中還飄來“馨香”的味道 —— 這是人們在燃香以示慶祝。
對於某些人(即俘虜)來說,香的味道代表了死亡(16節第一段),但對另一些人(即得勝者)來說,這卻是“活的香氣”。(16節第二段)同樣,神也“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着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因爲我們在神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的馨香之氣。”(14-15節)
2.通過你,人們可以瞭解耶穌
有些人只讀一本聖經,那就是基督徒的生活。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裏,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着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3:1-3)
並非所有人都識字讀書,但所有人都能閱讀你的生命。
3.通過你,人們可以瞭解與耶穌建立關係意味着什麼
你永遠不應該說:“我真沒用”,或者“我什麼也做不了”。通過聖靈做工,你也能將耶穌基督的好消息傳給他人。這個事實應該讓你充滿信心——不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對神有信心。 “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纔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4-5節)
聖靈不但能夠讓你從頭再來,更會給你一個全新的生命。舊約是神通過摩西設立的,但舊約沒有能力,無法讓人在凡事上達到神的標準。
正因爲人們無法滿足刻在石板上的律法條文,所以舊約最終帶來死亡。這就是“字句讓人死”(6節)的意思;然而,聖靈的工作是改變人心,在人的心裏刻下神的律法,所以聖靈的工作是“讓人活”。(6節)
聖靈能夠讓人的本性發生改變。永遠也不要說:“我不能改變”這類話。在聖靈的幫助下,你一定能改變!
這就是遵守宗教規條與通過耶穌基督和神建立關係的區別。前者是律法,沒人能夠完全遵守,而後者卻帶來生命;並且,這生命要越來越旺盛,直到永生(約翰福音10:10)。
主啊,感謝聖靈的工作。我們一次又一次見證了聖靈的奇妙大能,他讓那些靈性已死的人重生了!
新約的執事
歷代志下33:21-35:19
提姆.凱勒Tim Keller爲“約”作出的定義是:“約代表立約雙方要建立一種嚴肅、永久、完全向彼此委身的關係。約將律法和愛奇妙地結合起來。比起法律合同,約的關係更加私密且充滿愛;比起單純情感來,約又更具長久性和約束力。”
保羅寫道:“神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哥林多後書3:6)。 保羅將新、舊兩約作了對比。本段經文將讓我們對舊約有更多瞭解。
繼亞們這個壞王之後——“他不在耶和華面前像他父瑪拿西自卑。這亞們所犯的罪越犯越大”(歷代志下33:23),約西亞登基,作猶大國的王。約西亞作王時年僅八歲(34:1)。十六歲時,約西亞對神的信心突然覺醒:“到了十二年才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丘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3節)他將耶路撒冷並猶大全地的偶像、祭壇以及一切神不喜悅的東西全部清除掉了。(34:3-7);他還“修理了耶和華的殿”。(10節)
在重修聖殿的過程中,猶太人發現了神交給摩西的律法書(14節)。通過閱讀舊約,他們得知“列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言語,沒有照這書上所記的去行。”(21節)
神通過女先知戶勒大向猶大人說話(22節)。(神也會使用女性在事工中擔當領袖。顯然,這又是一個例證。)
“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殿裏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34:30)“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儘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31節)
舊約是一部好約,然而它是被刻在石板上的。即便人們想努力守住律法,卻無法永遠堅持下去。儘管約西亞努力帶領人民迴歸律法,終究只是表面上的革新。最終,人們還是失敗了(參見耶利米書11-13章)。
律法顯明我們需要一位救主!只有當我們得到耶穌的赦免時,才能守住神的律法;且通過聖靈做工,神自然會將律法規條刻在我們的心版上。
主啊,感謝你,我們現在是“新約的執事”。你的律法不是寫在石板上,而是被聖靈刻在我們的心版上。感謝你,聖靈幫助我們活在他裏面,並靠着他的力量來服侍。
佩泊的補充
歷代志下34:3
“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衛的神。到了十二年才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丘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
約西亞當時才16歲。不管你有多年輕,你都可能蒙神膏立,成爲領袖。
今日金句: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乃是憑着精意;因爲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