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義與義人

義與義人

我們曾在東馬來西亞舉辦了一次啓發大會,與會代表來自亞洲各國。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因基督信仰遭受過迫害。有一位越南弟兄告訴我,他的父親坐了六年牢,只因爲他是名牧師。他爲父喊冤,結果被囚禁達一年之久,那時他才19歲。

無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被關進監牢,這完全沒有公正可言 —— 但更可怕的是,他們甚至會被處決。

在今天的新約經文中,我們將讀到人類歷史上最不公正的一次審判。耶穌完全清白,他“真是個義人”(路加福音23:47),但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徒彼得這樣評價道:“因基督也曾一次爲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爲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得前書3:18)。

一提到“義人”,人們就會想到“自以爲義”;“義”字被濫用,甚至帶有些許貶義。在聖經中,“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詞。明白“義”的含義,對理解整本聖經都至關重要。“義”的根本意義在於一種“正確的關係”,即人與神、人與人建立正確的關係。新約指出,只有通過耶穌基督,人們纔可能擁有這種正確關係。(參看羅馬書3:21-4:25)。

給義人的祝福

箴言10:21-30

《箴言》不但對比了“愚昧人”和“智慧人”的生活,也表明 “義人”和“惡人”具有天壤之別。以下是神承諾賜給“義人”的祝福:

1.影響他人

“義人的口教養多人”(21節第一段)。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孤立的環境中成爲“義人”。因爲“義”代表正確關係,意味着將祝福帶給他人。今天,你要用言語“滋養”(餵養、指引、鼓勵)誰呢?

2.以智慧爲樂

“明哲人卻以智慧爲樂”(23節第二段)。和神具有正確關係的外在表現之一就是渴望智慧和知識。今天就祈求智慧吧。神承諾,只要你祈求,他就把智慧賜給你。(雅各書1:5)

3.所願的必蒙應允

“義人所願的必蒙應允”(24節第二段)。神的靈會帶領我們的心思意念,使它漸漸與神的心意相通(腓利比書2:13),當你開始按照神的心意禱告時,他就將你心裏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4)

4.必得喜樂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箴言10:28第一段)。“義人的根基卻是永存”(25節第二段);“敬畏耶和華使人日子加多”(27節第一段),“義人永遠不挪移”(30節第一段)。擁有正確的關係是獲得真喜樂的泉源。在與耶穌的美好關係中,你的喜樂終將“完全”(約翰福音15:11)。你將得到永恆的喜樂。

主啊,我今日祈求你的智慧,願你護衛我的嘴脣,讓其所出之語可以滋養、引領他人。

義的代替了不義的

路加福音23:26-56

本段經文給我們所有人都帶來了希望。從這個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罪犯身上,我們明白一個真理:就在你認識到自己的罪,轉向耶穌的那一刻,你就得到了完全的赦免,並被帶到了與神的“正確關係”之中。這個罪犯根本不配得到如此恩典,他甚至沒有機會受洗。但耶穌承諾,他當天便可和耶穌同在樂園裏(43節)。這一切是如何成就的呢?

1.耶穌的義

有沒有人曾經傷害過你,而你需要此刻就原諒他(她)?

耶穌對我們提出了一個極高的要求,即愛仇敵 —— 就是那些批評、嘲笑和鄙視我們的人。對人格的真正檢驗,是看我們如何面對痛苦、患難和折磨。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倍受煎熬時,還不忘爲仇敵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34節)

耶穌與神擁有最完美的關係。據《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46節)

連羅馬百夫長“看見所成的事,就歸榮耀與神,說,‘這真是個義人’”(47節)。

2.我們都是“無義之人”

耶穌的義和周圍人的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官長們嗤笑耶穌(35節),兵丁們戲弄他(36節);同釘十字架的罪犯自己也說,“我們是應該,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41節)

在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兩個罪犯中,有一個人譏誚耶穌,而另一個便責備他。第二個罪犯不但承認自己是罪人(“我們是應該,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41節第一段),並且認識到了耶穌的義(“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41節第二段)。在即將嚥氣的一刻,他轉向耶穌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42節)耶穌回答:“我實在告訴你:你今日要同我在樂園裏了。”(43節)

3.義人爲罪人而死

本段經文充滿了極具諷刺意味的對比。官府嗤笑耶穌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路加福音23:35)。兵丁嘲笑耶穌:“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37節)。

有一個罪犯向他大喊道,“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我們和自己吧!(39節)”而實際上,耶穌正是爲了救他們、救我們才走上十字架的。因爲若要救世人,耶穌就必須犧牲自己。耶穌的死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爲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得前書3:18)

聖殿的幔子從中間裂成兩半(路加福音23:45),這代表通過耶穌的死,罪人可以直接來到神面前。因爲耶穌,你和我可以和神建立正確的關係。

4.“義”還是“不義”?

通過對比這兩個罪犯對耶穌的不同反應,路加將一個人人都需要做的決定擺在我們面前:你可以像第一個罪犯,拒絕耶穌;也可以像另一個,相信耶穌是救主,並對他說:“請記念我。”(42節)

雖然很多人曾拒絕耶穌,但他們最終還是悔改,信靠了他。比如,亞利馬太城的約瑟“爲人善良公義”(50節),他最終相信了耶穌。他沒有屈服於公會的決議(51節),他一直盼望神的國(51)。約瑟將耶穌體面地安葬了。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也信靠了耶穌。“她們跟在後面,看見了墳墓,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她們就回去,預備了香料香膏。她們在安息日,便遵着誡命安息了。”(55-56節)

我們都要做出抉擇。如果你信靠耶穌,他對那個罪犯的承諾也適用於你:“你我要同在樂園裏了”。

如果你總以爲必須盡力做到最好才能贏得神的愛,那這段經文會讓你大得安慰。你不能做任何事可以讓神多愛你一點,或少愛你一點。

主啊,我感謝你。通過我的信,你將義作爲禮物賜予我,並且使我和神有正確的關係。

義人因信而生

約書亞記9:16~10:43

約書亞感到害怕是情有可原的。但神對約書亞說 —— 他今天也對你、我說:“你們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應當剛強壯膽”(10:25)。

當時,耶路撒冷的王名叫亞多尼洗德(10:1)。“洗德”的意思是“義”。但實際上,亞多尼洗德離“義”差得太遠。當時的迦南人很可能信奉邪惡宗教,並用孩童獻祭。

但是,約書亞活在與神的親密關係中。新約明確指出,約書亞、亞伯拉罕以及舊約的眾先知,他們的義不是來自“好行爲”,而是“信心”(羅馬書3:21-4:25)。希伯來書表明,約書亞是信心的偉人(希伯來書11:30)。

耶穌的死不僅影響到後人,在他之前的人也能得到恩惠。耶穌是爲亞伯拉罕、摩西和約書亞而死,爲十字架上的罪犯而死,爲我而死,也爲你而死。我們都是因爲信靠耶穌,才被稱爲義人。“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馬書3:22)

主啊,感謝你死了,是義的代替了不義的。今天,請幫助我活在與你的正確關係中,也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佩泊的補充

路加福音23:55-56

這幾位婦女是如此忠誠、勇敢、務實。當她們得知耶穌的埋葬地點後,就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在耶穌生前,這些女人曾經在經濟、生活上支持過他;此時,她們仍不忘照顧他的身後事。

今日金句:

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加福音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