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经文[提前 6:3-11a]保罗提醒提摩太要远离假教师的骄傲和贪财, 反要敬虔和知足:

3 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4 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纷争、毁谤、妄疑, 5 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6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9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10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11 但你这属 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

A. 释经与反思

  1. 保罗在本书第三次回到假教师的课题上(1:3 ff., 4:1 ff.), 但这次重点在于假教师热衷于传播异端背后的不洁心态。他提醒提摩太要警惕:
    • 自大和好胜争辩, 导致教会混乱纷争而非增长;
    • 贪钱以致利用信仰为工具去获取利益, 而非尊神为生命之主, 让祂使用。
    • 若再执迷不悟, 今生和来生都受神审判: 被愁苦刺透, 并永远灭亡(与4:8对比, 敬虔带来神对今生和来生应许的丰盛!)
  2. 保罗提醒敬虔加上知足才能为人带来最大的好处: “敬虔”指愿意付代价在言语行为上遵行及传扬神的道(6:11; 3:8), 而“知足”则需要学习才成: 保罗能够满足于“有衣有食”的简朴生活(腓4:11-18), 原因是他已找到了真正的满足(1:12-16):
    • 主耶稣没有按公义追讨他信主前的叛逆, 要他下地狱, 反而主动来寻找他, 赐给他十架之重价恩典, 无条件地赦免他, 拯救他!
    • 主耶稣转化了他败坏的生命, 成为一个对神对人有信有爱的人!
    • 主耶稣竟信任及提拔他参与拯救灵魂的福音工作, 这祝福别人生命的事奉很有意义和满足感(提前4:7)!
    • 他将自己生命主权交托给神(提后1:12), 一生中不断在逆境中经历到神的保护和供给。为此, 不论“有余”或“缺乏”, 他都学会知足(腓 4:11-18)。
    • 事实上, 在他宣教的生涯中, 很多时候连基本衣食都没有(“又饥又渴”、“赤身露体”林后11:23-30)。因此, 如果“有衣有食”, 又怎能不知足呢?
    • 换言之, 保罗已经找到物质享用以外, 另一种更大、更深远和更真实的满足感: 只要活在神的旨意和爱中, 他便满足… (你呢?)


B. 应用默想: 两类人的满足感

  • 想像当时一个假教师在群众中滔滔雄辩, 嬴得了很多掌声和金钱, 想像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和满足感。
  • 然后想像保罗在监狱中, 写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时的心情和满足感。
  • 对比两者, 你有何感受? 请参照自己真实的感受, 向主真诚祷告(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