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列王紀上十六15~20
15猶大王亞撒第二十七年,心利在得撒作王七日。那時軍兵正安營圍攻非利士人的基比頓。16軍兵在營中聽說心利已經背叛,殺了王,以色列眾人當日就在營中立暗利元帥作以色列王。17暗利率領以色列眾人,從基比頓上去,圍困得撒。18心利見城被攻陷,就進了王宮的堡壘,放火焚燒宮殿,自焚而死。19這是因為他犯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陷入罪裏的那罪。20心利其餘的事和他背叛的事,不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嗎?
列王紀上十六15~28節記載了以色列北國有史以來最混亂的日子,也是內戰的日子。當心利滅絕巴沙家並篡位之後,暗利也得到以色列民擁戴而作王,他們之間有爭戰,最後心利只作王七天便死去。這內戰之後,提比尼與暗利之間也發生內戰,最後暗利再次勝利,建立比較穩定的暗利王朝。這樣,十六章15~28節便是記載由心利到暗利的過程與兩次內戰,我們分別用兩天默想。
15節說明當心利作王之時,便是眾民攻打非利士的基比頓之時,這讓我們想起上文提到,巴沙正趁著拿答攻打基比頓時背叛拿答,殺了他而篡位(王上十五27)。經文曾描述心利是率領半數戰車的將軍時(王上十六9),暗示心利沒有跟隨他的主人去基比頓進行軍事行動,反而留在得撒為自己的背叛與篡位作籌備,而得撒與基比頓之間有一段距離,這讓心利有更多的自由去處理篡位的事而不受攻打基比頓的軍隊影響。
16節告訴我們在攻打基比頓的營中得知心利作王並殺了以拉,他們便立軍隊的元師暗利作王。17節提到暗利隨即上得撒圍攻心利,18節提到心利在戰事中失利,得撒城已被攻取,他便做了一系列的事。首先,「他進入去王家的城堡中」(ויבא אל־ארמון בית־המלך),我們如何理解經文提到得撒中「王家的城堡」?有可能「王家的城堡」的描述是一個統稱來稱呼王家的宮殿,並不代表這宮殿就是一個城堡,有可能是得撒城中一個讓君王居住的地方。之後,心利放火焚燒這宮殿,有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後來的暗利把首都遷移到撒瑪利亞(王上十六24)。而心利燒宮殿時,自己也被燒死,在律法中被火燒滅的人都是被耶和華審判與咒詛的人(利十2,民十一1~3,十六35,二十六10),律法也說明人若娶妻並同時娶其母是大惡,三人都要用火燒(利二十4),祭司的女兒若行淫是要用火燒(利二十一9),可見被火燒是從律法而來的咒詛,而心利自焚而死有可能傳承了這種受咒詛而死的傳統,這是因為他殺害以拉而招來的報應。
思想:
19~20節記載了心利作王的總結,這兩節的總結都一如既往地形容心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耶羅波安的罪(金牛犢、邱壇與立凡民作祭司等等),使百姓陷在罪裏。20節沒有記載心利的安葬,說明他的死並不是安息的死,他擁有一個極度負面的一生。這樣看來,背叛與謀殺的人不得好死,這對你來說,有何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