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賽亞書7:1-9
1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2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結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顫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
3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要出去,到上池的水溝盡頭,往漂布地的大路上,迎見亞哈斯,4對他說:『你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因利汛和亞蘭,以及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火把的頭所發的烈怒而心裏膽怯。5因為亞蘭、以法蓮,和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要害你,說:6我們要上去攻擊猶大,擾亂它,攻破它來歸我們,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7主耶和華如此說:
這事必站立不住,也不得成就。8因為亞蘭的首都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領袖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國破族亡,9以法蓮的首都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領袖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必站立不穩。』」
猶大國的危機
以賽亞書第7:1-9節上帝對以賽亞說話:以賽亞書第7章第一次提到猶大國的危機,是亞蘭(即敘利亞)與以法蓮聯合攻打猶大,事件約於主前735年發生,歷史稱為「敘利亞以法蓮戰爭」。在列王紀下16章及歷代志下28:6-8可以找到平行經文。以賽亞書7:1記載:「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為甚麼亞蘭與以色列攻打猶大呢?據聖經學者的推測,亞蘭與以色列有意擺脫亞述的控制,有意邀請猶大一起合作,但是猶大不願意反叛亞述,亞蘭與以色列就攻打猶大作為懲罰。以賽亞書7:2記載:「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結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顫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猶大王亞哈斯與人民都擔心被亞蘭與以色列打敗。以賽亞書7:3記載:「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要出去,到上池的水溝盡頭,往漂布地的大路上,迎見亞哈斯」。上帝吩咐以賽亞帶着兒子見亞哈斯。亞哈斯並非虔誠人,他有獻兒童為人祭。
上帝的提醒
以賽亞書7:4記載:「對他說:『你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因利汛和亞蘭,以及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火把的頭所發的烈怒而心裏膽怯」。上帝吩咐以賽亞用4個命令式動詞告訴亞哈斯:「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心裏膽怯」,意思是要亞哈斯不要輕舉妄動。以賽亞書7:7記載:「主耶和華如此說:這事必站立不住,也不得成就」。上帝說亞蘭與以法蓮的計謀不會成功。以賽亞書7:8記載:「因為亞蘭的首都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領袖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國破族亡」。以賽亞書7:9記載:「以法蓮的首都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領袖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必站立不穩」。「你們若是不信(taʾĕminû),必站立不穩(tēʾāmēnû)」,這節經文強調「信靠上帝」,雖然眼前有嚴重危機,但是君王與人民同心、要對上帝有信心,否則不能站穩。上帝吩咐以賽亞帶着兒子見亞哈斯,以賽亞的兒子名叫施亞‧雅述(šĕʾār yāšûv),意思是「剩餘的子民要歸回」。上帝的拯救比想象中快,以賽亞的預言大約3年後應驗。
默想重點:
面對危機「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心裏膽怯」,你願意學習嗎?
人生有不受控制的局面,會錯判形勢,甚至自亂陣腳,你願意學習以賽亞聆聽上帝的聲音嗎?
「信靠上帝」纔不會輕舉妄動,同時作出信心的迴應,你願意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