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希伯來書十26~39
26如果我們領受真理的知識以後仍故意犯罪,就不再有贖罪的祭物,27惟有戰戰兢兢等候審判和那將吞滅眾敵人的烈火了。28任何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個或三個證人,尚且必須處死,不得寬赦,29更何況踐踏神兒子的人,他們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不潔淨,又褻慢施恩的聖靈的人,你們想,他不該受更嚴厲的懲罰嗎?30因為我們知道誰說:
「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又說:
「主要審判他的百姓。」
31落在永生神的手裏真是可怕呀!32你們要追念往日;你們蒙了光照以後,忍受了許多痛苦的掙扎:33一面在眾人面前公然被毀謗,遭患難;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34你們同情那些遭監禁的人,也欣然忍受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因為你們知道自己有更美好更長存的家業。35所以,不可丟棄你們無懼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可以獲得所應許的。37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必不遲延。38只是我的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縮,我心就不喜歡他。」
39我們卻不是退縮以致沉淪的那等人,而是有信心以致得生命的人。
本段屬於第四個警告的一部分,正面的鼓勵以後,如今是鄭重提醒,作者的措辭是非常嚴厲的。本段再分兩部分:26至31節是對背道的警告,32至39節是忍耐的呼籲。
我們先讀警告部分。一開始,作者便斬釘截鐵地說:背道者沒有另外的救贖機會。如果我們領受真理的知識以後仍故意犯罪,就不再有贖罪的祭物,惟有戰戰兢兢等候審判和那將吞滅眾敵人的烈火了。」(26~27)這裏說的「犯罪」,應該不是一般性的倫理犯錯,而是前面一直提及的從懶散到背道,失去熱心、沒有信心、盼望動搖,與信徒羣體疏離,最終離開信仰。這不是偶然一次的跌倒,而是經過一個過程,其間當事人肯定是有所自覺的,所以才說他們「故意」。由於他們確實已經「得知真道」,所以不存在因無知而犯罪的情況。事實上,作者在本書中也三番四次給這樣的人提出警告了。要是他們最後仍決定放棄信仰,作者明確告訴他們,沒有再回頭的機會,等待他們的只有最後的審判和地獄的永火。
由於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是最後且最完全的祭,此後再沒有獻祭了,而利未祭司的獻祭也不管用,所以,如果離棄基督,拒絕了基督拯救的效用,便再沒有任何贖罪祭可以幫忙除掉他們的罪孽了。「就不再有贖罪的祭物。」
對一些認定上帝是有恩典和憐憫、總是會給人悔改機會的人,作者的回答很清楚。從舊約到新約,上帝都明確表明祂的寬容是有限度的,祂所預告的刑罰是真會執行的。作者引用申命記十七章2至7節為例,指出「干犯摩西的律法」,就是否定律法的權威,特別是離棄上帝轉拜偶像的人,上帝必然治死他們。對於犯了次等權威的人,上帝尚且毫不心慈手軟;那對於背棄基督,輕賤祂為立約而流出的血,同時褻慢了施恩典的聖靈的人,上帝又豈會放過他們?
作者徵引申卅二35和36兩句摩西之歌的經文,說明上帝必要對不忠者施以刑罰。第二句「主要審判他的百姓」更表明上帝不會因為背道者曾是祂的百姓,曾經是基督徒,便放他們一馬。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彼前四17)。
最後作者以一個感嘆作結:「落在永生上帝的手裏真是可怕呀!」如果上帝不是我們的施恩主和拯救者,如果上帝不是因基督而成為我們的天父,如果我們站在上帝的敵對面,那我們的下場肯定是最悲慘的。
接着作者的語氣一轉,改為對信徒的鼓勵和勸勉。
他描述了信徒在不久前曾遭遇的一場迫害。那是他們在信主後發生的故事,有人被抹黑毀謗,當中肯定有許多誣告陷害;有人遭受各樣的逼迫,家產被沒收,人遭逮捕,公開審判和施刑,受盡折磨羞辱。也有部分信徒僥倖未被打擊,但他們沒有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卻是勇敢地站在受難信徒的身邊,照顧他們,支持他們(32~33)。「陪伴」便是團體相交的意思。
在那場迫害裏,被牽連的信徒大多殉難;如今受信信徒都是倖存者,也便是「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的一羣(33)。作者這樣解說他們的信念和行動:「你們同情那些遭監禁的人,也欣然忍受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因為你們知道自己有更美好更長存的家業。」(34)他們與坐牢的人感同身受,也不介意自己的財產被政府充公或給暴民搶走,因為知道在天上有更美的家業為他們存留,上帝對忠信者的獎賞是豐厚的。
作者重述這個經歷,目的是鼓勵信徒在今天繼續堅持下去,常存勇敢和忍耐。勇敢是迎向各種磨難和壓迫,忍耐是在不利的環境中堅持。信仰不是一時間的決定和成就,卻是一個歷程、一條要走的道路;我們必須完成整個旅程,纔算成就一個信仰。惟有完成旅程的人,才能得着上帝所應許的安息和各樣的賞賜。作者鼓勵信徒,他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走得好好的,所以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功敗垂成。他引述賽廿六20和哈二3~4,指出如今離終點已經不遠了,上帝的應許必會兌現,不會耽誤。惟有因信而活的人,纔是上帝喜悅的義人。
作者最後重申他對信徒的信任:「我們卻不是退縮以致沉淪的那等人,而是有信心以致得生命的人。」(39)即或前面說了聲色俱厲的話,他仍是對信徒有信心的,他們能夠忍耐堅持,他們將會忍耐堅持,他們都將成為得救的一羣。
反省:
整理一下我們信耶穌的歷史,我們曾為主擺上過任何東西嗎?我們曾在何事上表達過對祂的忠貞嗎?若是有的話,將這些經歷變成我們屬靈生命的路標,告訴自己:我曾經「好樣子」,今天我得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