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希伯來書七1~10
1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是至高神的祭司。他在亞伯拉罕打敗諸王回來的時候迎接他,並給他祝福。2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一切,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字翻譯出來是「公義的王」,他又名「撒冷王」,是和平王的意思。3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是與神的兒子相似,他永遠作祭司。4你們想一想,這個人多麼偉大啊!連先祖亞伯拉罕都拿戰利品的十分之一給他。5那得祭司職分的利未子孫,奉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雖是從亞伯拉罕親身生的,還是照例取十分之一。6惟獨麥基洗德那不與他們同族譜的,從亞伯拉罕收取了十分之一,並且給蒙應許的亞伯拉罕祝福。7向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無可爭議的。8在這事上,一方面,收取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另一方面,收取十分之一的卻是那位被證實是活着的。9我們可以說,那接受十分之一的利未也是藉着亞伯拉罕納了十分之一,10因為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利未還在他先祖的身體裏面。
預告了多次,作者終於述說麥基洗德的故事了。
麥基洗德在創世記亞伯拉罕的故事裏出現了一次,只有簡單三節經文:「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着餅和酒出來;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至高的上帝、天地的主賜福給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裏,他是應當稱頌的!』」(創十四18~20)然後,便是希伯來書作者非常喜歡的詩一一〇4:「耶和華起了誓,絕不改變:『你是照着麥基洗德的體系永遠為祭司。』」
作者利用這兩段有關麥基洗德的經文,做了非常鋪張的演繹。當然,我們相信這是聖靈引導的結果。
第一,從兩處舊約得知,麥基洗德是撒冷王,又是至高上帝的祭司。既是王,又是祭司,這個部族肯定是神權統治。撒冷是平安的意思,所以撒冷王即平安王,撒冷或許便在耶路撒冷。
舊約沒有提到麥基洗德的背景和其他資料,作者便認為:「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與上帝的兒子相似,他永遠作祭司。」(3)
「是與上帝的兒子相似」一語,學者有兩個解釋:第一,麥基洗德就是基督的化身。在道成肉身以前,基督曾以麥基洗德的面貌向亞伯拉罕顯現。第二,麥基洗德是基督的預表。他與基督相似,卻不是基督。第一個解釋的麻煩處,是要相信上帝的兒子曾兩次道成肉身(我們不會以為在亞伯拉罕眼前的麥基洗德只是一個幻影吧?)。第二個解釋的麻煩處,是要解說在上帝以外,怎麼還有一位是無始無終、自有永有的呢?
筆者比較接受第二個解釋,因為拒絕相信道成肉身曾發生兩次。至於七3的描述,我會簡單地認為,希伯來書的作者爲了以麥基洗德來預表基督,便把原來只屬基督的許多屬性都放在麥基洗德身上,這個作為基督預表的麥基洗德,已不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了。
再說,麥基洗德的「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僅是針對他的祭司身分而言。因為他作為祭司,沒有以色列人的祭司所必須具備的父母和族譜,既無承先也無啟後(他不是繼承自誰的衣鉢,也沒傳給誰)而言。也僅僅是就這一點,我們才能說他跟基督相似。基督作為大祭司,也沒有所必須具備的父母和族譜,祂爸爸不是祭司,祂不是利未人。但是,作為人子的耶穌,怎麼會是無父無母、無族譜呢?福音書清楚記載了耶穌的家譜啊。
第二,從舊約的記述得知,麥基洗德主動給亞伯拉罕祝福,而亞伯拉罕則以這次擄獲的戰利品的十分之一給他。作者讚歎:「你們想一想,先祖亞伯拉罕將自己所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這人是何等尊貴呢?」(4)
作者據上述資料推理,舊約律法規定,只有利未子孫能按例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一;「惟獨麥基洗德那不與他們同族譜的,從亞伯拉罕收取了十分之一。」(6)這說明麥基洗德乃是獨立於利未人的祭司傳統之外,擁有超然地位。
並且,亞伯拉罕是以色列的祖先,利未支派也是從他出來;當亞伯拉罕向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時,利未支派便附在亞伯拉罕身上(原文作「腰」),而一同參與在這奉獻中。「我們可以說,那接受十分之一的利未也是藉着亞伯拉罕納了十分之一,因為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利未還在他先祖的身體裏面。」(9~10)換言之,亞伯拉罕乃代表了包括利未支派在內的所有以色列人向麥基洗德呈獻禮物。這樣,顯見麥基洗德的屬靈地位比整個利未支派為高。
還有,「向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無可爭議的。」(7)麥基洗德既然向亞伯拉罕祝福,便說明他比亞伯拉罕的位分更大,同時也比所有利未支派的人為大,因為利未人怎樣加起來,也大不過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哩!
單就舊約兩段經文作推論,作者指出了麥基洗德許多優越的特質,結論是,麥基洗德比所有亞倫譜系的祭司都要偉大。
論證麥基洗德偉大,目的是要說明耶穌基督最偉大。
反省:
耶穌基督是最偉大的大祭司,我們思想一下其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