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不情愿的呼召:跟着约拿学牧养、工作与召命》书评
Ian Sun

在约拿的身上看到自己

——《不情愿的呼召:跟着约拿学牧养、工作与召命》书评

最初翻开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所写的《不情愿的呼召:跟着约拿学牧养、工作与召命》(Under the Unpredictable Plant:An Exploration in Vocational Holiness)这本书,看到他透过约拿的故事来反思自己在教会中的牧养经历,稍感有点诧异。这位被人称为“牧师中的牧师”在教会中的服侍经历若是可以用约拿的故事来描述,那么我们这些在教会中服侍的人岂不更当借此来反省自己?再看下去,发现作者的意图确实是想借着对约拿书的思考,来反省普遍存在于教会牧者中可能遇到的试探与挑战。

在作者看来,包括他自己在内,整个牧师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我们这些从事基督教事工的人来说,包括了传道人、教师、宣教士、牧师,以及教会领袖,更是身处在极度的危险当中,因为事工的本身,就一直带着罪的试探。”(三章)服侍中充满了各种灵性层面的试探与挑战,要比其所牧养的人群能够遇到的更多、更难识别。或许每位牧师当初都确实听到了上帝的呼召,从约帕起行,但不久就被发现他们行进的方向是向着他施,而非向着上帝呼召他们要去的尼尼微。

为什么那么多的牧师虽然是受召,却选择了去往他施来逃避上帝的面?作者在书中反省自己所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我逃离上帝的脸和荣光,选择一个可以让我尽情操控、神化自己的虚幻宗教。”(一章)教会的牧养变成了宗教的事业。牧师自己变成了“弥赛亚或经理人”,即在拯救者与经理人之间自由转换。既然牧师自己变成了弥赛亚,“真正的弥赛亚就被我给推到了一边。”(五章)这个意义上,宗教的事业离开上帝越远越好,免得这个虚假的弥赛亚被上帝揭穿。

阅读这本书,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作者是一位读书的人,特别是教会外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按照作者在书中的描述,“紧接着七个月的时间,我把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全集整个看过一遍,有些甚至看了两遍。” (二章)这些书让作者更真实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现状,以致他所描述的福音与教会牧养能够与现实中人的生活有紧密关系。或许就是因为作者透过阅读而对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有所认识,让他能够意识到通往他施与通往尼尼微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通往他施的方向是被社会文化的影响所推动的。正是这种影响力,让作者时常面对想要去往他施的冲动,“环境刺激我要当个弥赛亚或经理人型的牧师。”(五章)。那里充满了各种新的可能,可以让人自己占据舞台的中心,才能得以尽情发挥。这种牧师更容易被这个时代的文化接受为是成功的牧师。确实,如作者所感叹的,教会被这个时代的文化所形塑却不自知。毕德生引用切斯特顿的话来断言,这种宗教事业让人们成为这时代卑贱的奴隶,永远都无法长大。(二章)

或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其所列出来的与灵性有关的十四项操练方法中,竟然把“属灵阅读”列在第一位。在作者看来,灵性操练不是在教会中流行的那些技巧,而是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清醒认识,目标是看到上帝自己在其中的作为,“灵性的操练是要让我们进入到一个环境当中,在那里,我们将放下自己所曾拥有的各种能力,单单仰赖上帝的恩典,容让祂在我们里面形塑祂的旨意。”(三章)简言之,属灵操练首先应当让人知道自己是在去往他施的路上,还是去往尼尼微的路上。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约拿在大鱼肚中的祷告,发现多数句子都是从诗篇而来。由此带出作者给我们的一个灵修建议:即常年反复地用诗篇来灵修,以此来让自己进入到回应上帝(话语)的祷告当中:“我们是带着觉醒,来到一个上帝言说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如何回应,真正的回应,而非只是说‘是的,先生’、‘不是的,先生’;我们要用整个存在来回应。”(三章)

在今天流行的消费主义文化中,大多数的祷告方式是自我的表达与倾诉,这样的祷告或许对于年幼时期的生命成长是必要的,但其中主要还是由人自己的意识所主导。什么时候,如作者在书中所期待的,祷告可以将我们从自我迷恋的意识中拯救出来,让对上帝的意识来主导我们的祷告。确实,祂总是先开口的那一位,借着我们所默想的上帝话语来向我们说话,人们当学习的就是,好好地学习用上帝向我们说话的那些话语来回应祂。

从去往他施的船上回到尼尼微的路,是从约拿在绝境中的祷告所开始的。“祷告默观,便是那条路。踏上这条路,而且是坚定地、持之以恒地一步接着一步。”(三章)把牧师们从极度危险的处境中带领出来,不再是自己充当拯救者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成为默观祷告的牧者。”(三章)如约拿一样,用诗篇中的话语来回应上帝的呼召。

作者在这本书中让我们认识到,上帝的呼召总是与一个具体的地点相关。如果他召人去尼尼微,人就不应当奔往他施。“牧师的工作,是有地方性的:必须要在尼尼微。一直以来,福音都非常强调地理性。”(四章)具体说,对牧师的呼召通常都是与某个地方的某间教会相关联。在这个方面,作者在书中见证说,他有数次都想要到约帕购买去往他施的船票,离开他正在牧养的教会;然而主的恩典保守了他,让他胜过这些试探,在他所牧养的“基督我王长老教会”委身服侍近三十年,直到快六十岁的时候退休才离开。

作者在书中用土壤来代替地点,“土壤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组成成分:实际的教会生活、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人格特质、当地的气候、地方的政治、大众文化。”(四章)在一个具体的地方教会服侍就如在这个土壤中培养植物,需要了解这个地方的气候及土壤特点,即社区的文化特点,特别是每个会众的生活情况。这与那种把宗教当作事业的作法——只注重会众数量与报表数据——是完全不同的。或许在宗教事业的眼光来看,某个具体地方教会的牧养工作只能用枯燥来描述,但从一个被召在这里服侍的牧师来说,“生命越是有地方性,就充满越多的热情、色彩,以及丰富,原因无他,即在于地方代表的是限制。”(四章)

约拿在尼尼微所传讲信息的核心就是:“再等四十天,尼尼微必倾覆了!”(拿3:4)作者感叹说,今天有多少教会的牧者愿意把这种终末论的信息当作是自己讲道的基本信息?如果是追求宗教的事业,终末论的信息最多不过是一些点缀,“偶尔洒洒圣水。”(四章)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作者认为,圣经中最后这卷书——启示录,应当“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关键性的圣经书卷。”(四章)原因就在于这个时代两个普遍存在的状况,“苦难和庸俗化”。(四章)这里作者帮助我们看到地方性与普世性所存在的张力:“没有了终末的视野,地理的发展就只会沦为宗教上的景观设计,种种几朵花、修剪草坪、清除杂草,让生活环境尽可能地舒适。 ……反之,没有地理性的终末论会退化成宗教的科幻小说。”(四章)

总之,这本书的引人之处就在于,作者通过约拿的故事,很形象地与今天教会的牧养服侍关联起来,给这个时代的教会牧者带来很多有洞见的反省,让人从约拿的身上看到自己在服侍中的试探与挣扎;盼望这种看见能够带来我们灵性的复兴,从去往他施的路上转回到上帝召我们去的尼尼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