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太陽變黑之時
葉應霖

經文:馬可福音十三24~25

24「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太陽要變黑,月亮也不放光,25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上的萬象都要震動。

可十三24~27其實可算是一個新段落。根據希臘原文,於「在那些日子」之前是有一個「對比及轉折連接詞」(Contrastive Conjunction):Ἀλλʼ。英文譯本 NASB95 及 NET 就有留意到(幾個中文譯本都沒有翻譯這個)這原文,並將它翻為 “But”。故此,當前面5~13節的各樣災難及逆境,以及14~23節可憎可惡的褻瀆行為,都已經一一發生之後(請記得天啟文學裏象徵性語言的多重應驗特徵:第一世紀的「應驗」,不代表將來就不會再次「應驗」),24~25節記載的事情,已經是屬於另一個階段。

24~25節,我們看到馬可進一步描繪出一種宇宙性天文秩序瓦解的情景:「太陽要變黑,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 天上的萬象都要震動。」習慣了建基於自然科學法則去思考的我們,或者會即時聯想到天文科學家對太陽壽命的估算。若太陽的壽命真的還有四億五千萬年至五億年 (4.5 billion to 5 billion) ,這段經文描述的將來,就似乎不單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太長遠了吧!),更是不合乎科學的法則吧?難道,耶穌的第二次再來,是在四億五千萬年之後?距離福音傳遍天下的日子,理應不需那麼長。沒錯,彼後三9這樣說:「親愛的,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沒有遲延他的應許,就如有人以為他是遲延,其實他是寬容你們, 不願一人沈淪,而是人人都來悔改。」但四億五千萬年!?有點奇怪了吧!若科學通常是對的,那麼,難道《聖經》是錯的?

我們可以不必這樣思考。以上的邏輯,其實是反映我們某程度已被這世界的科學主義「洗腦」的後果。要明白這段經文,我們再一次要留意古代猶太人擅用象徵性論述 (symbolic discourse) 的特徵。根據《舊約》,每當先知看見一個國家被上帝審判,政權快將崩壞,時代將被改寫之際,他們往往就會藉天體秩序大亂的異象及角度,去解釋以至報導這個事情。例如:

以賽亞先知看見巴比倫將墜落:天上的星宿都不發光,太陽一升起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賽十三10

以西結先知看見埃及將墜落: …我必以密雲遮掩太陽,月亮也不放光…天上發亮的光體在你上面變為昏暗…(結卅二7b~8a )

阿摩司先知看見以色列(北國)將墜落:「到那日,我要使太陽在正午落下,使這地在白晝黑暗。」這是主耶和華說的。(摩八9

故此,可十三24~25裏天體亂象的影像,其實是代表耶穌(以及馬可)看見第一世紀的耶路撒冷城,就如昔日的巴比倫、埃及及以色列(北國),將很快就會墜落。這影像將會怎樣於第一世紀「應驗」?

可十三2: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些宏偉的建築嗎?這裏將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

思想:

對於那些沒有相信耶穌的猶太人,你認為當太陽在第一世紀「變黑」時,他們會有什麼體會?為什麼?

對於那些已經相信耶穌的猶太人,你認為他們又會有什麼體會?跟前面沒有相信耶穌的猶太人,有什麼分別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