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好討厭
葉應霖

經文:馬可福音十三14~23

14「當你們看見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15在屋頂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家裏去拿東西;16在田裏的,不要回去取衣裳。17在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就苦了。18你們要祈求,叫這事不在冬天發生。19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上帝創造萬物直到如今,從沒有這樣的災難,將來也不會有。20若不是主減少那些日子,凡血肉之軀的,就沒有一個能得救;但是爲了他所揀選的選民,他將那些日子減少了。21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裏!看哪,在那裏!』你們不要信。22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如果可能,連選民也迷惑了。23你們要謹慎!凡事我都預先告訴你們了。」

27在一七之期,他必與許多人堅立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獻祭與供獻止息。那施行毀滅的可憎之物必立在聖殿裏,直到所定的結局傾倒在那行毀滅者的身上。」(但九27

20「當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它成為荒蕪的日子近了。(路廿一20

馬可福音十三章或者算不上最典型的天啟文學,但它的論述卻的確充滿大量的象徵性用詞,令人不容易掌握它的意義,以及它的指涉對象。「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這句子,就是屬於這一類用詞。參考路加對馬可福音的援引(路加廿一20~24是引用馬可十三14~19;特別是路廿一20),可見第一世紀的信徒,是理解馬可正以「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這象徵性的表達,去暗指耶路撒冷城於主後七十年的被毀。

然而,根據馬可十三章19節(...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上帝創造萬物直到如今,從沒有這樣的災難,將來也不會有。),這災難的嚴重程度,又似乎比耶路撒冷的更大(這並不是否定耶路撒冷城於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中的災難程度)。換句話說,經文帶出的意思,又似乎不能侷限於第一世紀六十年代尾的那一次災難。這樣,哪一個解釋纔是正確的呢?我們有沒有方法去避免這種模棱兩可的「釋經困境」呢?

其實這可以不是一個困境。因為天啟文學的象徵性論述,本來就是一種多重指涉的體裁,它可以同時指涉一件近期將發生的事,並另一件發生於將來的事。 事實上, 當馬可寫下「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的時候,這詞語本身就不是第一次於聖經中出現。當初,但以理書就是用這詞語去形容希臘王安提阿古四世 (Antiochus IV),於主前167年污穢聖殿、褻瀆耶和華的行徑。從此,這象徵性的詞語亦成爲了後世耶城聖殿被污穢的標記 (trademark) 。

爲了鼓勵信徒離開耶路撒冷,不要加入由奮銳黨帶領的反羅馬武裝行動,馬可便記下了耶穌這段說話,讓信徒得知耶路撒冷快將被褻瀆者施行毀滅。在將來,耶城的聖殿會否再一次被「施行毀滅的褻瀆者」污穢?那將要被污穢的聖殿,究竟是一座建築物,還是指神的子民(教會)?我不知道。我能夠肯定的是,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因為當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時,上主一定感到非常震怒。耶穌說:「你們要謹慎!」

思想:

有什麼罪惡或壞事,你認為可以類比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你厭惡那些罪惡嗎?為什麼?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你認為你需要在什麼地方更謹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