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葉應霖

經文:馬可福音十二13~17

13後來,他們打發幾個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到耶穌那裏,要用他自己的話陷害他。14他們來了,就對他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無論誰你都一視同仁;因為你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15我們該不該納?」耶穌知道他們的虛僞,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試探我?拿一個銀幣來給我看。」16他們就拿了來。耶穌問他們:「這像和這名號是誰的?」他們對他說:「是凱撒的。」17耶穌對他們說:「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他們對他非常驚訝。

法利賽人和希律黨要用耶穌自己的話去陷害耶穌,因為一直以來,耶穌的話,特別是祂的教導,都是帶着權柄 (ἐξουσία, 可一22, 一27, 二10 ),對人甚至污靈都極具影響力,不像文士。耶穌的權柄既是從神而來,亦是顯出祂待⼈接物的表裏一致。故此,文士及法利賽人若能揭開耶穌徇人情面的一面,祂的權柄以及對耶路撒冷宗教領袖的威脅力,就會大大減低。故此,他們的問題雖然表面看來十分有神學性, 但內裏其實更多是權力的關懷及自保。

耶穌當然看透這種以權力自保為本的虛僞。在一個四分五裂的社會,人很容易被這種思想去試探,因為這種權力鬥爭,能夠解釋到好多社會現象。當時,法利賽人是不情願向帝國納稅的,但就選擇了妥協;希律黨以及撒都該人作為「建制派」,就傾向於甘心納稅;至於奮銳黨,就視納稅為猶太人甘願屈服外邦霸權、使自己成為奴隸的第一步。就在這充滿割裂的世代,耶穌可以怎樣面對?當耶穌望着那「羅馬銀子」(Roman Denarius),望着那刻上被封為神之羅馬皇帝奧古士督及其妻子的像和名號,就在羅馬人普遍參與膜拜羅馬帝王為神的氛圍下,耶穌你還能獨善其身?還能自保?還能繼續戴上擁有虛僞權柄的面具嗎?

耶穌的回答是十分精妙的。當文士問:「我們該不該納?」的時候, 納的原文是 δίδωµι,意思是「給」,粵語讀音「比」。但耶穌回答「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時候,歸的原文卻是 ἀπο-δίδωµι,意思是「歸回」(或較口語化的粵語:「比番」)。似乎,可見的「羅馬銀子」,就明顯是應該歸給羅馬吧!然而,我們又應該將什麼「歸回」給上帝呢?這個問答,已經從一個相對人盡皆知的層次,去到一個人須親自迴應神的引導去回答的層次。

一方面,這雙重回答將「屬凱撒」的與「屬上帝」的分開,兩者不屬一樣,可以分開處理。這樣,向凱撒納稅就可以跟尊崇獨一上帝沒有必然衝突!另一方面,對於等候上帝的人,判斷什麼是「屬上帝」明顯比判斷什麼是「屬凱撒的」來得更開放、更與處境相關,也更有生命性。兩者之間的張力,其實是不斷在變幻中的。主必引導我們,感謝主。

思想:

你曾經或正在面對這張力嗎?你過去是否在尋找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去解決這問題?

若將這張力化為一個禱告,你會怎樣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