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 四十六4-7
46:4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 神的城歡喜,
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5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
到天一亮, 神必幫助這城。
6萬邦喧嚷,國度動搖;
神出聲,地就熔化。
7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
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46篇有三次的「細拉」(46:3、7、11)。「細拉」是原文的音譯,其意思不確定。我們可將「細拉」看為一個停頓或分段的位置,也用作分段。相對於上一段(1-3節)的山和海搖動的患難景象圍繞神子民,這一段(4-7節)聚焦在神的聖城和聖所,因此經歷搖動的,反而是圍繞城的萬邦。
第4節是一幅有水的圖畫,這裏提到「神的城」有河流。而聖殿所在的城,就是耶路撒冷。可是耶路撒冷沒有天然的河,只有從地下水源而來的泉水。那麼這段提到使神的城歡喜的河是什麼意思?正如上一段提及海水,不一定是指天然的災害,而是表達侵襲神子民的危難;這一段提及河水,也不是談論耶路撒冷實際有河流。相較於海水所代表的混亂和毀滅,這道河水代表生命與供應,是一幅歡欣的圖畫。加上詩人形容河有「分汊」,讓人想起伊甸園有河水,其支流滋潤生命的典故。
到了第5節,詩人就指出因着神在城中,這城「必不動搖」。詩人表達出,神在這地方與人同在,因此,這城和其中的人若受到侵襲,神會拯救與幫助。面對劣勢,人就像身處黑夜之中等待黎明,但神全然的幫助必會來臨,就如天一亮,幽暗就盡被驅散。
第6節將詩人身處的困境稍為刻劃出來:在眾災禍中,戰爭是最無情和殘酷的,而始作俑者,是萬邦和列國。這一節中的「喧嚷」和「搖動」,分別與上一段的「澎湃」(3節)和「搖動」(2節)在原文是同一字詞。這說明本篇指涉的困境,不是天災,而是戰亂。
當迦南宗教刻劃偶像以風雨雷電作為爭戰的武器,神卻只需要用話語,就能戰勝一切。神既能用話語創天造地、分開大水,將混沌變為井然有序,神在詩人的處境中,也只需要用話語,就能使列國軍事強權無法站立得住(6節下)。
可拉後裔的詩篇普遍只使用「神」這稱呼,不多使用「耶和華/上主」的稱謂,但第7節對神有兩個不同的稱呼:「萬軍之耶和華」和「雅各的神」。當稱神為「萬軍之耶和華」,凸顯神統領天上軍隊,也能調度萬事萬物。這稱呼,表明神擁有普天下絕對的軍事力量。
另一方面,「雅各的神」表達祂也是與個人有着立約關係的神,他是每一個屬祂之人的「避難所」。第1節和第7節的「避難所」是兩個不同的原文。參考英文的翻譯,第1節是refuge,第7節是 stronghold,那麼中文譯作保障/堅壘較合適,表達出這是城堡最堅固的地方。雖然仍作逃難之處,但比起臨時庇護所或防空洞之類的地方,「堅壘」更令人安心。如此強大又與子民有約的神,成為被戰火包圍的子民的「堅壘」。
默想:
你最常怎樣稱呼上帝?「神」?「天父」?「萬軍之耶和華」?「雅各的神」?每一個稱呼背後都可能顯示着一段你和上帝的經歷,今日默默回想你最常怎樣稱呼上帝?也回想這些稱呼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