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 終末與盼望:永生盼望所產生的生命力
廖炳堂

經文:彼得前書1:3-468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你們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耶穌基督],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小時候當我知道有機會去外地遊埠旅行,出發前一星期已經興奮得難以入睡,滿腦子都是美景美食的想像,有時候比實際抵埗更加令人興奮。不錯,人如果可以對前景的想像有把握,肯定會對他當下的生活很有激勵。

相反來說,很多癌病的化療電療過程都非常辛苦,但最困難之處是某些療程的成效根本沒有把握,患得患失之下還要去面對玉石俱焚的療程,實在叫人容易消極和沮喪。

聖經將人類歷史終末發生的幾件事稱為「活潑的盼望」: 肉身的死亡和復活、行為和信心的大審判、地獄和天堂,旨在強調這是十架代贖換來的福氣,主耶穌已經在歷史上完成,信實的主應許必保守每一個信徒安抵天家(彼前1:5),這是盼望必定實現的客觀基礎,因此盼望不是人沒有把握的主觀願景而已;相反,確定的盼望應該是信徒當下面對客旅人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因此彼得稱之為「活潑的盼望」!

殉道歷史中,敘利亞的安提阿主教伊格拿丟(死於約主後110)的見證至為感人。伊格拿丟因為信仰而受迫害,從安提阿被一隊士兵押送到羅馬,以便將他處以投擲給野獸的酷刑,他沿途經過各地,基督徒領袖紛紛來探望、慰問和支援,但他在旅途中所寫的七封書信卻是充滿著他為各地方會眾的代禱、勸勉和鼓勵!

以下是其中一封【伊格拿丟致羅馬人書】的一些片段,他甚至要求眾教會不要用不合宜的方法去拯救他,並表明他看自己可以為主殉道是一種榮耀!

3:2 請你們禱告祈求我內外都有力量,讓我不只是能說,而是願意行出來,讓我不僅被稱為「基督徒」,而是實在證明自己是基督徒。…然後當世人再也看不見我的時候,我能被人說:那[受迫害]時你還是忠實可靠的。

4:1我寫信給眾教會,向眾人強調我是自願為上帝而死的,除非你們阻擋我。我懇求你們不要「不合時宜地恩待」我。請讓我成為野獸的食物,通過他們,我可以到達上帝那裏。我是上帝的麥子,要被「野獸」的牙齒壓碎,好證明我是純正的糧。 2 …這樣,世人再也看不見我的身體的時候,我就真的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了。請替我祈求主,使我藉着這些工具證明自己是獻給上帝的祭。

當我們緬懷這位愛主的教父時,我們便開始明白,活潑的盼望所產生的生命動力原來可以如此巨大!

我們也可以重溫過去一週的見證:

馬丁路德(1483-1546):為良知為真理髮聲,寧願一生面對被教廷判為異端的惡名和死亡的威脅;

加爾文(1509-1564):一生在瘟疫和腐敗權貴的威脅下奮進事奉、講道和寫作;

勞倫斯弟兄(1614-1691) :就算只是為主在地上撿拾一根雜草來也覺快樂,因為主都知道、也必記念;

巴克斯特(1615-1691):以默想天堂榮耀為喜樂的泉源、每天以「一個步向死亡中的人,向一羣同樣步向死亡中的人」的熱忱去傳道,為英國帶來信仰的復興;

戴德生(1832-1905):從安逸富庶的倫敦,自願選擇走進落後貧困、骯髒危險的清朝國度去生活和宣教;

杏林子(1942-2003):從長期痛症、自怨自艾的人生,蛻變為用文字、用福利事工祝福他人的「甜蜜受苦者」。

從歷代的先賢先聖如雲彩般的見證,我們大抵已經瞥見了天堂的一線榮耀之光,也看見不動搖的永生盼望可以如何大能地運行在他們生命中,成為他們一生為主事奉打拼的動力。

默想和禱告:

你閱讀完之後有何感想呢?請將你的感想化為祈禱,按所領受的自由迴應上帝!

今天是本週「終末和盼望」和今年將臨期「救恩歷史」靈修材料的最後一天,請儘量在週末安排一次長一點時間的靈修,重溫本月各樣的領受和祈禱,讓聖靈可以自由運行在你心裏作工。

主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