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 “誰是我的鄰人呢?”
王漢川博士

路 10:25~29│《環球聖經譯本》

25 有一個律法師站起來,要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要做什麼纔可以承受永生呢?”

26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是怎麼讀的呢?”

27 他回答:“你要全心、全意、全力、全智愛主你的神,並且要愛鄰人如同自己。”

28 耶穌說:“你答得對,你這樣做,就會得生命。”

29 那人想證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人呢?”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耶穌不但是神聖之愛的化身和典範,而且為我們塑造了“好撒瑪利亞人”這個“愛鄰人如同自己“的典型形象。

對於路加福音特有的這段經文,我們在研讀時要注意以下重點:

一、馬太福音中有律法家試探耶穌,馬可福音中也有經學家相對友善地向耶穌提問,耶穌在回答中都把“愛神”和“愛人如己”作為“最重要的誡命”,因為“全部律法和先知的教導都繫於這兩條誡命”(傳統譯本為“律法的總綱”,太22:34~40;可12:28~34)。在這個段落中,這個源自申命記六章5節和利未記十九章18節兩節經文的總綱,則是由律法師引用的。

二、在馬太福音十九章16節、馬可福音十章17節和路加福音十八章18節中,都有“我要做什麼纔可以承受永生”這個命題,這也是舊約時代和當時的猶太人經常探討的神學問題。在馬太和馬可的福音書中,耶穌提供的答案也都是“遵守誡命”和積攢“財寶在天上”;路加的記載則通過耶穌對律法師回答的肯定,並通過一個故事,提供了更加發人深省的答案,即“你要全心、全意、全力、全智愛主你的神,並且要愛鄰人如同自己”;只要“這樣做,就會得生命”。

三、耶穌看出那個提問者自恃博學,還“想證明自己有理“,所以用著名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對他解釋“誰是我的鄰人”這個問題。這個比喻的內涵,就是表明在神創造的世界上,眾人都是“鄰人”、應當互為“同伴”。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路加筆下的那個律法師“站起來,要試探耶穌”,活生生展現出自以為是的傲慢態度。你在查經或傳福音時,若遇到“試探”式提問,應當如何效法基督,有理有力地解釋神的話語?

二、“全心、全意、全力、全智愛主你的神”和“愛鄰人如同自己”都是主的誡命。二者的內在聯繫是什麼?為什麼說“你這樣做,就會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