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 見死不救的原因
葉鬆茂

經文:約翰一書 3:16-18

基督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爲弟兄捨命。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缺乏,卻關閉了惻隱的心,神的愛怎能住在他裏面呢? 孩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或舌頭上,總要以行為和真誠表現出來。

每次讀到這一段經文,都感到大惑不解,怎麼會有人見死不救,看到赤貧有缺乏的弟兄,居然會掩面不顧呢?原來他們「關閉了惻隱的心」,進入了自我保護的心理狀態。這也難怪他們,當時的教會有大量的弟兄姊妹活在赤貧中,略微有些家財的信徒很容易覺得自己沒辦法幫助那麼多人,於是他們建構了心理上的自衛機制,自動過濾這些景象,視而不見,心靈也不會自責。

其實我們現在天天都在用這種自衛機制。一家人在喫晚飯,開着電視機看時事新聞,個個景象都滿目瘡痍,戰亂中醫院遇襲、饑荒中千萬災民、意外中無數死亡。我們可以對這些高談闊論,但仍安然享受桌上美食,心情一點都不激動、亦不難過。每日在社交媒體上,更不時看到各種慘絕人寰的影片,我們若不啟動心理上的自衛機制,慣性地「關閉了惻隱之心」,根本沒辦法正常地生活、好好地喫一頓飯。 凡此種種,本是正常人性,但是久而久之,我們對別人一切的需要都變得麻木,都覺得事不關己,都可以見死不救了。

另一個見死不救的原因,是幫助別人總需要自己作出改變。「為弟兄捨命」是一個比喻,意思是要放棄一些自己的習慣。妨礙我們幫助人的不一定是什麼大事,只是我們不願意放下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關心社區內的弱勢社羣,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家訪,最好每月家訪一次。其實每月花兩小時去探望人家,沒有什麼大不了,絕不算什麼捨命,那為什麼大部分教會都無法組織家訪隊呢?因為信徒不願意改變生活習慣,工作中的信徒日理萬機,但連退休後的信徒也十分忙碌啊!平日上午要去行山,下午要接孫兒放學,然後要回家煮飯,晚上又感覺不安全。週六約了老友打球,週日是家庭日,一家人崇拜後要去飲茶啊!去探訪弱勢社羣?不少人的回覆是「每年去一兩次,應該可以安排的!」

思想:

你有沒有「關閉了惻隱的心」呢?你願意改變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騰出空間去關心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