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的時候,妻子曾對我說,“手是用來愛撫的,不要用來打孩子”。
在兒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我負責懲罰,記憶中,我從來沒有用手打過他們,木勺子或皮帶倒是用過,但這些都不是爸爸的手,是手的延伸。
孩子出生之後,這隻手是用來拍背的。每次媽媽餵飽奶之後就交給我,我把他們抱在胸前用手輕輕地拍背,把擠在胃裏面的氣給拍出來。孩子的背只有爸爸的手掌大,我把兒子的頭擱在肩上,一轉首就貼上他們小小的臉頰;拍了一陣子之後,就會聽到孩子打飽嗝的聲音,這時心裏充滿了成就感,有大功告成的舒暢。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用手拍背不僅幫助消化,也可以幫助他們入眠;有時候孩子夜半驚醒,拍背可以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曉得爸媽還在身旁。如今兒子都已經成人,也早已成為別人的父親,每次相聚,我還會不經意地拍拍他們的背,稱他們為寶貝,在父母的心裏,他們一直都還沒有長大。
除了友情之外,其他愛的關係也都始於牽手:愛的追求先是輕輕地碰碰指頭,如果對方沒有縮手就可以牽手,如果一直沒有分手,牽了一陣子之後就成了一生的牽手,牽手是一輩子的牽掛,總是那麼地牽腸掛肚,“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哦,“這是我的良人;這是我的朋友”(《歌》5:16)。
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就要一直牽着他們的小手,爸媽的手成為他們的牽引和保護。行走的時候,兩隻大手牽着兩隻小手,孩子就可以飛起來如同盪鞦韆,爸媽手拉手把孩子圈在裏頭,這就是一個家的圓滿。
在學習獨立的過程當中,孩子都急着要放手,翅膀硬了要飛,忍不住地想在廣闊的世界闖蕩。但是親情不像愛情,沒有分手的時候,一生一世,爸媽一直都放不了手也放不下心。現在孩子大了,見面的時候只能握手,不能牽手,曾幾何時,兒女都已經成為朋友了。
上帝其實也有一隻手,這隻手首先在那遙遠的西奈山在摩西的石板上面寫字;這隻手也親手烘焙了40年的嗎哪,餵養在曠野流浪的兒女;這隻手曾使五千人喫飽,藉由這件神奇的事,對我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喫什麼,喝什麼”(參《太》6:25)。
大衛曾說:“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杖和竿都是上帝安慰的手;這隻手更是醫治的手,“耶穌伸手摸他”,摸了之後,“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參《太》8:3);更重要的是,這隻手也是釘痕的手,是主耶穌在世上最終的伸手,“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賽》53:7)。
如今我們摸着祂手上的釘痕,像使徒多馬一樣,我們俯伏在地,不禁地說喊道:“我的主!我的上帝!”
因此,這首感人的詩歌成為我們一生的禱告:“親愛主,牽我手,建立我,領我走; 我疲倦,我軟弱,我苦愁; 經風暴,過黑夜,求領我,進光明。”
是的,手是用來愛的,我們有手,因為主也有手,“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一》4:19)。“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直到祂憐憫我們。”(《詩》123:2)
在一生中,從執手到牽手、從牽手到放手、從撫手到握手,手心向上是祈禱,手心向下是撫摸,上上下下都是愛的表達,這隻手握住我們的一生:我們是兒女,也是父親、要人愛,也要愛人;再怎麼長也長不大,再怎麼愛也愛不完。
我們牽手,因為上帝先牽了我們的手。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