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 想象一下
葉應霖

經文:可四1~9,13~20

1 耶穌又在海邊教導人。有一大羣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好上船坐下。船在海里,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 2 耶穌就用許多比喻教導他們。在教導的時候,他對他們說: 3 「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4 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喫掉了。5 有的落在土淺的石頭地上,因為土不深,很快就長出苗來,6 太陽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7 有的落在荊棘裏,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結不出果實。8 又有的落在好土裏,就發芽長大,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9 耶穌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3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14 撒種的人所撒的就是道。15 那撒在路旁的種子,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道奪了去。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17 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受患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19 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20 那撒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領受了,並且結了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相比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馬可記載的比喻數目其實不多。其中一個馬可有記錄的,就是撒種的比喻。撒種的比喻雖見於三卷符類福音書,但只有馬可為它添上註釋,並將這比喻升格至「比喻中的比喻」。馬可引述耶穌這樣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由此可見,撒種的比喻對我們理解馬可福音絕對是十分重要的。

可一14至可八21這個大段落,我們見證耶穌不斷在加利利及附近一帶,藉教導、醫病及趕鬼,見證上國的國的臨近。然而,這個「上帝的國」,卻沒有呈現羅馬帝國那種威榮權能的壯麗大場面。讀者看見的「上帝的國」,只是一個又一個耶穌個別呼喚人跟隨祂的小故事。換句話說,初期教會的信徒,必須處理這種弔詭甚或矛盾。值得留意的是,初期教會的信徒是沒有廿一世紀信徒的視野的。他們不像我們,可以回望教會過去二千年的發展;他們不像我們,可以在各處欣賞又高又尖的哥德式教堂,藉肉眼能見的去瞻望上帝國的榮耀;他們更加不像我們,可以在新聞報導裏看見人說出:"God Bless America"。

面對着這種種的限制,初期教會信徒卻可以藉着比喻,發揮神所賜的想象力,看見及經驗那肉眼看不完看不清看不透的上帝的國。沒有這種信心,縱使人聽了道,即或歡喜領受,甚至是發芽生長,道最終卻都會被撒但奪去。但那些用心跳入耶穌的比喻世界的人,他們卻可以看見。道在這些人的心田,結了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那能激發人經驗上帝的國的,從來都不只是壯麗大場面、過往的光輝、或高聳的建築物。耶穌用的是比喻。

思想:

  1. 你自覺自己過去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對福音的反應是什麼?是路旁、石頭地上、荊棘裏的、還是好土裏?為什麼?

  2. 若你會結出三十倍,六十倍及一百倍的果實,你認為你將會跟現在有什麼分別?可以花三分鐘的時間,想象一下這個幾十倍的你,代入一下他的故事嗎?

  3. 你希望成為以上那個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