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要从来都是人的写照。人的相爱是彼此相需,爱和被爱都是一种需求,爱是需要和被需要。然而,上帝的爱,是基于自身即爱的位格:上帝就是爱,祂的爱不是基于需要与被需要。
人敢爱,就要敢对自己说不
有时候,需要和被需都带着强烈的利益色彩。这种爱的实质,还是为了本身着想:爱的是自己,并非所爱的对象。
“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这好像是一句情话,人都很爱听。其实这是绝对的自私,重点并不在对方,而是在我的身上,在于失去了你对我造成的影响。
真爱都是从负向开始的:重在虚己与舍己。爱的艺术重在无我,爱的创作是自我的逃避,爱的过程是对自己说不,爱的原则是“攻克己身”。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林前》13:4-6)。谈到爱的真谛,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一口气说了8个“不”字,这是“真爱八不”,人敢爱就要敢对自己说不。
爱上帝的起头是从“不可”开始: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创》2:17)。爱的真谛是对自己说不,上帝的诫命也是从不做开始的,爱上帝就是不违背上帝的诫命,数了一下,十诫当中也有这八不。
**真爱是拒绝占据**
真爱是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绝对必须。爱的舍己是放弃自己在人身上的占据,把爱的对象领到基督那里去;让自己成为别人的不可或缺并非爱人,而是害人。
爱的寻求,在本质上是对完美的渴望。这个完美在人身上找不着,因此,儿女私情都是始于期盼,终于失望。想在人身上找到完美,是缘木求鱼,是望梅止渴。主耶稣问:“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太》7:16)?
真爱是拒绝自己被需要、被依赖、被作为救赎。从某些层面来看,爱的残缺,像是律法主要的目的: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人的相爱也是一种盼望,一个等待:等那完全的来到。
爱情失败的主因大都是人的神化——把人当上帝来爱肯,定会成为人生最大的捆绑: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上帝(《出》20:3)。爱的目的是“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腓》1:20)。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