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梁家麟

經文:歌羅西書一9~11

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就不住地為你們禱告和祈求,願你們滿有一切屬靈的智慧和悟性,真正知道神的旨意,好使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對神的認識更有長進。願你們從他榮耀的權能中,得以在一切事上力上加力,好使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

認識上帝的旨意,目的是要達成以下兩件事:第一是我們的行為「對得起主」。「對得起」即「配得上」。「對得起主」有兩個可能的解釋:其一, 不要辜負主對我們的期望、浪費祂給我們的恩情(參帖前二12);其二,我們的行為配得上我們的基督徒身分,配得起領受了上帝的召命的事實。

第二是我們的行為產生讓上帝喜悅的效果:「凡事蒙祂喜悅」。保羅不喜歡用律法主義的角度解說基督徒的行為,卻常用關係性的角度來言說。我們的行事為人,不是要恪遵某套律法,符合某個客觀的標準或樣式;卻是要討上帝喜悅,最終榮耀上帝。「討上帝喜悅」是基督徒的行為的目標,保羅多次提到。

弟兄姊妹,「對得起主」和「討上帝喜悅」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兩個基本尺度;持定這兩個準繩,我們便不會犯嚴重錯誤。

保羅接着再詳述對上帝旨意的完全認識,在基督徒身上有怎樣的特徵。下面四個分詞子句,說明四個特徵:「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對神的認識更有長進。願你們從他榮耀的權能中,得以在一切事上力上加力,好使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10b~11)

第一是行善。「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結果子」是趨向成熟的意思。保羅沒有具體說明是何種「善事」。有說這或是呼應前面說的「向眾聖徒的愛心」(4),這個解說是可能的,但也毋須作此規限;或許保羅心裏根本沒有想到任何特定的「善事」,才籠統地說「一切善事」。

第二是知識。「對神的認識更有長進」:這又回到認識上帝的說法。我們藉認識上帝的行動來認識上帝。上帝是超越的,超過人的認知範圍,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認識上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人之所以能有效言說上帝,乃是因為上帝主動向人啟示祂自己,而上帝永遠是藉着祂對人的行動而讓人認識祂的。我們藉着上帝的創造和救贖認識上帝。保羅說的「上帝的旨意」,正是有關上帝在基督裏所要完成的通盤計劃,從創造到救贖到世界的終局。

第三是得力。「從祂榮耀的權能中,得以在一切事上力上加力。」一個滿心知道上帝旨意的人,便是安頓在上帝的佈局裏,成為「基督計劃」的一部分;他要完成的不是自己的計劃,而是「基督計劃」;他在生活裏彰顯的也不會是自己的能力,而是上帝的能力。

所有的認識都是爲了付諸實踐,所有的認識都是爲了幫助我們活出上帝的心意,成就祂的計劃。上帝不僅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祂,也幫助我們有能力踐行我們所認識的。基督徒的生命要彰顯上帝的大能,而前提是有聖靈的大能灌注。「在一切事上力上加力」,就是所有能力的增加和鞏固。

第四是忍耐。沒有證據證明歌羅西教會此時正面臨任何外在的逼迫,忍耐應該不是指在患難逼迫中的堅忍,而是指在努力實現信仰應許時的堅持。「好使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這個要求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凡事忍耐和寬容,二是持歡喜的心。

活在一個與信仰的理想相沖突的現實裏,活在一個對信仰不友善的世界,特別需要忍耐和寬容。保羅不是教導我們咬緊牙關地在逆境中苦苦撐持,面目猙獰地怒睥眼前的敵對者,更不用提我們在內心積累的忿懣、苦毒、咒罵、埋怨等情緒了。他要求我們懷着喜樂的心。惟有喜樂,才顯出忍耐和寬容的真諦:帶喜樂的忍耐纔是真忍耐,帶喜樂的寬容纔是真寬容。

行善、知識、能力和忍耐,這是擁有對上帝的計劃的完備知識的人所活出的四重表現。

我們如今身處逆境中,無論是政治、社會抑或經濟,都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許多人告訴我們,眼前一切再無可為,若非選擇離場逃生,便只能「攬炒」同歸於盡。我們是時代的受害人,既無助又無望,有充分的理由在咒詛、絕望和毀滅中沈淪。但聖經告訴我們,這不是我們給註定了的命運,更不是當前唯一的選擇。我們若明白上帝的旨意,認識自己的身分,便在那怕自覺是最惡劣的環境裏,仍可活出不一樣的基督徒人生。

繼續做心中認定的善行(盡力),確認自己的身分和使命(儘性),透現生命裏的堅毅剛強(盡意),也維持一顆喜樂的心(盡心)。這纔是我們當行的路。

基督徒自有基督徒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