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浪子的比喻
G.英沃森夫人(Mrs. G. Ingwersen)

《圣经故事 带领者手册》请在本次故事文字后查阅
【简介】【带领者须知】请在故事1或2 中查阅

路加福音15:11-结尾)

主总是谈到罪得赦免和上帝的恩典,对罪人来说,那真是大好的信息。

主仍然继续召唤法利赛人来到他面前,他们也是以色列的后代。所以,他讲了下面这个比喻。

从前,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一天,小儿子来到他面前,说:“父亲,我再也不想留在这里了,我要离开。我已经长大了,完全能够照顾自己。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然后我就要离开家,走自己的路。”

那位父亲听了小儿子的话,就把他应该继承的那部分家产分给他。他得到父亲全部家产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归给他的大儿子。

几天之后,那个少年就离开了。他变卖了父亲给他的一切家产,得到一大笔钱。他可以到他喜欢的地方去了。他告别父亲和哥哥,就离开了。他的父亲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离开。

离开父亲到别的地方去生活,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父亲很忧伤,因为儿子一点也不在意离开他,儿子爱世界和其中的欢乐胜过爱他。

年轻人必须走自己的路,没有必要一直留在家里跟父母在一起,但他必须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有父母,自己是他们的孩子。然而,这个少年并没有这样做,所以他的父亲很为他担心。

这个少年想要过自由的生活,不想受父亲的管束,不想听父亲的教诲。他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觉得现在自己既富有又快乐。他的口袋里有一大笔钱,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召唤他。像这样,谁还能不高兴呢?

再也没有人能对他发号施令了,为了不让父亲找到他,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没有人会到那里找他。到那里之后,他开始肆意挥霍自己的钱财,过着奢华的生活。

他很快结交了一些朋友,这一点也不奇怪。他很富有,付得起钱,他的朋友可以带他去各种各样好玩的地方。他寻欢作乐,每天晚上都出去吃吃喝喝,然后白天睡觉,根本不去工作和挣钱。父亲再也不能干涉他,跟他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了。他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是自由!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哦,这个愚蠢的少年不明白,他不再是自由的了。在家里,他是父亲的孩子,父亲爱他。现在,他是朋友、金钱和自己的欲望的奴隶。他的朋友带他去罪恶的地方,去让那里的人赚他的钱。但那个少年尽情地享受着这样的生活,享受着他所谓的自由。

他一点也不想念父亲,父亲却每天在家里盼望着小儿子的消息。寻欢作乐,就是那个少年生活的全部内容。

但是,他只花钱,不挣钱,他的钱终究会用完的。

一天,那个少年看见他的钱袋见底了,明白自己必须找工作,但那时已经太迟了。他住的那地方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生意不景气,没有人愿意雇用新的工人。

这个少年的前途看起来非常黯淡。他必须要吃饭,而他的钱已经快花光了。当然,他还有一些朋友,不是吗?

是的,当他有钱的时候,朋友们很愿意与他为伴。但是,现在他一无所有,友谊也荡然无存了。他们任凭他艰难度日,谁也不帮助他。

与此同时,那地方的情况越来越糟。所有的食物都变得很昂贵,他都快买不起了。不久,那里就发生了饥荒。

那个少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无论到哪里去找工作,都遭到拒绝。现在他花每一分钱都要在手心里掂量掂量。他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夜里常常饿得睡不着觉。

他乞求人们给他一份工作,让他可以有钱买东西吃,但没有人给他工作,他绝望了!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但现在他怎么能回家呢?不,那会让家里人看到他的软弱和失败。他要靠自己度过难关。

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离开那座城市。也许他能在农场里找到工作,可惜,就连农场主也不愿意雇用他。后来,终于有一个人肯用他了,对他说:“你去田里放猪吧。”

他去了,心里很感激,因为他终于有事可做了。但是他感到很自卑。作为一个以色列人,却去照管不洁的猪,这是多大的羞辱啊!

他不得不照看那些畜牲。连猪都比他生活得好,因为它们至少还有足够的食物吃。他挣的钱太少了,还是常常忍饥挨饿。

他想把舀到猪槽里的猪食留起来一些,但又不敢。那样他们会说他偷猪的食物,然后把他赶走。

哦,他觉得多么饥饿,多么愁苦啊!他回想起往日的时光。他浪费了那么多钱,真是愚蠢啊。要是他当初留心一些,现在就不至于落到饿着肚子放猪的地步。这是他咎由自取。

他也想到自己的父亲。他非常想家,心里难过。家曾经是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在诉说着家族的兴旺和父亲的关爱。就连仆人也过得很好。父亲爱他们所有人。

他想回家,但他不敢。父亲让他带着很多钱离开,他现在怎么能像个穷乞丐一样回去呢?

有时,他做梦回家。那时,他只有一个愿望:重新回到父亲身边。他在饥饿和渴望中受尽煎熬。

最后,他再也忍受不住。假如他继续留在那里,一定会伤心而死。无论会发生什么事,他必须回家。

他已经给父亲带来了很多忧愁,他犯罪违背上帝。他要诚实地承认这一切,然后请求饶恕。如果他不能以儿子的身份留在家里,他就请求父亲让他作一个仆人,只要能够留在父亲身边就行。

下定决心之后,他觉得平静多了。有时,他甚至觉得很高兴。他要回家了,要回到父亲身边了。虽然对他来说,很难向父亲讲述离家后的一切经历,但他现在除了回家,再也没有别的愿望。他给父亲带来了那么多忧愁,他要对此负责。

与此同时,他的父亲一直在期盼着儿子的消息,但却一直是音信全无。他感到非常伤心。他每天都盼望能够得到一点小儿子的消息,但每天都失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难道他的孩子死了吗?

他的孩子把他忘了吗?难道他不知道父亲在想念他吗?难道他不知道父亲多么爱他吗?

几年过去了,父亲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小儿子。一天,他顺着大路向远方望去,看小儿子回来没有。果然,他看见有人从远处走来。他以前曾经看见过很多人从远处走来,但每次都让他失望。但这一次,是的,那是他的孩子,是他的小儿子!不,这次不会错了,他的心告诉他这次不会错。

但他看起来多么可怜啊!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父亲等不及儿子来到自己身边,就迫不及待地朝他跑过去,抱着他的脖子,连连跟他亲嘴。

那个少年一直都知道父亲爱他,但他从来没有想到父亲会这样欢迎他。现在他觉得更加难过。他曾经让父亲那么伤心,那是多么不好啊!“父亲,”他哭着说,“父亲……?”

“我的孩子,我的儿子,”父亲高兴地说,“你可回来了!”

“父亲,”那个少年又开始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我……”

“我知道,我知道,但我原谅你,孩子!”

“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那个少年哭着说。

“你怎么不再是我的儿子了?你一直都是我的儿子。来,跟我回家。”

此时,那个少年留下了幸福的眼泪。他曾经是那么糟糕,但父亲原谅了他的一切过错。仆人们走过来迎接他;他们看见主人很高兴,就也跟主人一起高兴。

“我的小儿子回来了,”父亲兴奋地说,“快去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来给他穿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戒指戴在他手指上。一定再让他穿戴得像我的儿子。然后我们要大摆筵席。把肥牛犊牵来宰了,预备丰盛的筵席。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

仆人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家摆设这么丰盛的筵席!

小儿子回家时,大儿子正在田里劳作。当他干完活儿回到家里时,注意到家里有些异常。他侧耳倾听。有音乐!家里有人跳舞。在摆筵席吗?

他把一个仆人叫过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那个仆人高兴地告诉他:“你弟弟回家了,你父亲非常高兴。你父亲让人宰了肥牛犊,因为你弟弟活着回来了。你弟弟回来了,你也一定非常高兴吧。”但大儿子一点也不高兴。

他没有去问候他的弟弟,而是愤怒地转身走开。弟弟?那个曾经迫不及待地离开父亲的弟弟回来了?现在他的钱花完了,对吧?这几年来,他一直杳无音信。但现在父亲竟然为他宰杀肥牛犊!父亲倒是应该把他打发走,而不是大摆筵席庆贺他回来。大儿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做,他自己永远也不会那样做。他不肯去参加宴会,不肯进屋去。

父亲在等着他。他们三个是一家人呀!有一个不在,怎么能吃团圆饭呢。大儿子一直没有进来,父亲就出来看是怎么回事。一个仆人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

大儿子为什么生气呢?

父亲到处找大儿子,最后终于找到了他。

“到这儿来,孩子,”父亲催促说,“快进来,你弟弟回来了,你不高兴吗?”

是的,他不高兴,也不愿意进去。

“但是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这么生气?”父亲问道。

于是,大儿子的怨气爆发了,他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服侍你,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但你从来没有给过我一只小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现在,你小儿子回来了,他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花光了你给他的钱财,你却为他宰肥牛犊,为他庆祝!谢谢你的仁慈,但我不愿参加!”

父亲吃惊地站在那里。那是他的大儿子吗?他怎么这么不了解他呢?

“孩子,”他伤心地说,“你怎么能说这些话呢?你是我的孩子。我非常爱你。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如果你站在父亲的角度想,你就会明白我很高兴你弟弟回来了,那你也会高兴的。”

“跟我一起进来,和我们一起庆贺吧,因为你弟弟是死而复活的,失而复得的。”

假如法利赛人明白这个比喻,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羞愧,因为他们就像是那个大儿子一样。

他们以为自己能够像仆人一样靠自己的劳作赢得救恩,所以他们不能忍受有罪的人白白得救。他们不明白,上帝白白地把救恩赐给有罪的人,因为他们都是上帝的儿女。假如他们明白这个比喻,就会来到上帝面前悔改,承认自己根本不认识他。

《圣经故事 带领者手册》

敬请尊重版权

319 浪子的比喻

(路加福音15:11-32)

备课:请读经文听故事,理解手册粗体字,按以下规范彩排。讲授:请按以下规范用心带领,约60分钟。
规范:请按学员情况,如青少年或成人,用合宜的语气语调,逐字逐句说出【带领者引导说】后面的文字。

一 开始祷告、聆听故事(10分钟)
1.带领者开始祷告,引导学员带着敬虔的心开始学习,且带着问题听故事,更有效地明白故事的启示
【带领者引导说】
圣经里的故事是来自天父的启示。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仔细聆听故事:
(1)神是怎样的神?(2)人是怎样的状况?(3)神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2.播放《圣经里的故事》音频:可以建议学员闭上眼睛听,专心进入圣经故事的时空

二 理解故事、认识福音(15分钟)
1.带领者简要回顾之前的故事,然后简述当天的故事:请根据以下文字生动地讲述,并按照括号里的要点提问,让学员参与回答,形成积极的互动,熟悉故事情节
【带领者引导说】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今天的故事,并积极地回答问题:

主为法利赛人讲了一个比喻: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一天,(小儿子)要父亲把他应得的家业分给他,然后离家去远方。他将钱财挥霍一空,又遇上那地发生饥荒,不得不去田里(放猪),甚至恨不得拿猪食充饥。他想到父亲,他决心回家承认自己的罪,并请求饶恕。哪怕作一个雇工,只要能(留在父亲身边)就行。一天,父亲远远看见小儿子走来,就立刻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小儿子从没想到父亲会这样欢迎他,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给他上好的服饰,把肥牛犊牵来宰了,吃喝快乐。大儿子却(生气),不肯参加筵席。他觉得自己服侍父亲许多年,从没违背过父亲的命令,却没有得到一只山羊羔。而小儿子花光父亲的钱财,父亲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告诉大儿子,自己的一切都是他的。只是他的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法利赛人就像大儿子,以为自己能像仆人一样靠(自己的劳作)赢得救恩,他们不明白天父拯救罪人的心意。

2.带领者引导学员分享以下问题:一个问题分享一轮,可先不纠正学员的回答,等待下面一起揭晓答案
【带领者引导说】
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
(1)神是怎样的神?(2)人当时的状况是怎样的?(3)你从中有看到或联想到基督的样式或预表吗?

3.带领者一面朗读一面解释【故事中的福音】
【带领者引导说】
现在我们来揭晓答案,从四个方面:【神】【人】【基督】【回应】来总结故事中的福音。

请听“319 浪子的比喻”【故事中的福音】:
【神】天父是慈爱的、乐意饶恕的神,他饶恕、接纳悔改归向他的罪人,为此欢喜快乐,他也归正并引导自以为义的人。就如:这里父亲象征天父,他在悖逆的小儿子悔改回来时,立刻跑去欢迎,依然接纳他为儿子,并大摆筵席庆祝。父亲也主动找到不肯参加筵席的大儿子,归正他的想法,引导他明白父亲的心意。
【人】人若悖逆神,偏行己路,必陷入罪的愁苦中,但若谦卑认罪,悔改归向神,就必蒙神饶恕和接纳;人若在心里远离神,想靠自己的行为赚得救恩,就不能明白罪人白白得救的恩典,自己也会错失恩典。就如:小儿子悖逆父亲,去远方挥霍产业,就落入愁苦中。他承认自己的罪,悔改回到父亲家里,就得着父亲的饶恕和款待。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赴宴,因为他觉得自己服侍父亲多年,不明白父亲为何那样接纳弟弟。
【基督】感谢主耶稣,他没有任何悖逆或自以为义的心思,他完全明白天父的心意,顺从天父的命令而行,甚至甘心替罪人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的生命,使悔改归向他的人罪得赦免,并得着儿子的名分。
【回应】所以,我们当感恩主的救恩,不再妄图靠自己的行为赚得救恩,而是谦卑承认自己自以为义的真相,悔改归向主,凭信心领受主的恩典,以儿女的心亲近天父,明白他的心意,并为他人得着恩典而欢喜。

三 应用故事、福音中的回应(20分钟)
1.带领大家回应故事中的福音信息,分享真实的生命故事:
【带领者引导说】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故事中的福音】,如何将其落实到我们个人的生命中呢?

我们看到故事里:当悖逆的小儿子悔改,回到父亲那里,就蒙饶恕,父亲大摆筵席庆祝;大儿子却生气,不肯参加筵席,因为他觉得自己服侍父亲多年,却没有得到像小儿子一样的待遇。当一些看似不如你好的人得到主特别的恩典,你是如何面对的呢?如:你一直积极参与服侍和活动,但没有得着太多人关注和称赞,而某个一直颓废软弱的肢体突然悔改振作起来,就有很多人关注和鼓励;你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传福音,果效却不如某个投入很少的肢体等。

请结合今天【故事中的福音】给到你的启示和帮助,坦诚具体地分享你真实的生命故事。

2.大家分享结束后,带领者回应大家的分享 总结如下:
【带领者引导说】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知道了:我们若想靠自己的行为赚取主的恩典,那么得到时就会自夸,得不到时就会抱怨主不公平,嫉妒蒙恩之人,即使表面看起来有属灵的样式,但内心却是自以为义的,是主所不喜悦的。感恩主耶稣,他正是为我们这些自以为义、悖逆主的罪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并且,他没有任何悖逆或自以为义的心思,他完全明白天父的心意,顺从天父的命令而行,甚至甘心替罪人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的生命,使悔改归向他的人罪得赦免,并得着儿子的名分。所以,我们当感恩主的救恩,不再妄图靠自己的行为赚得救恩,而是谦卑承认自己自以为义的真相,悔改归向主,凭信心领受主的恩典,以儿女的心亲近天父,明白他的心意,并为他人得着恩典而欢喜。

四 相关经文、重申信息(5分钟)
1.带领者朗读,或学员一起朗读圣经中的相关经文,且稍作解释,以重申并支持本次的信息
【带领者引导说】
今天所分享的福音,神在圣经的其他地方也启示了相关的重要信息。 让我们一起带着敬畏的心朗读或背诵以下经文。愿神的话向你的心说话!

【弗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五 结束祷告、操练信靠(10分钟)
1.带领学员轮流祷告:为使每一位学员学习操练合宜的祷告,建议从学员中理解力比较成熟的开始,或按年龄由大到小为次序来祷告,这样后面的可以学习效法前面的祷告;请重读祷告范例中括号中的内容
【带领者引导说】
最后,我们当来祷告,鼓励大家能将今天所学到的【故事中的福音】,包括对主对带领老师的感恩,对自己的属灵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自己具体的罪的悔改,放在祷告中,使我们的心转向主!

这里给大家一个祷告范例,请注意听: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借着(某某)老师使我更明白主耶稣的救恩,感恩主担当、赦免我(嫉妒某个悔改了的肢体被很多人关注)的罪,愿主圣灵带领我凭信心领受主的恩典,感恩主的慈爱,并为他人得着恩典而欢喜。”

好,现在我们来轮流祷告,从……开始,请大家专心聆听
愿天父喜悦你们每一位真诚具体的祷告!

2.带领者作结束祷告:总结信息,祝福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