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裏成長(一)」系列之八、積極的操練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在基督裏成長」系列的另一個題目,就是「積極的操練」。我們會研讀約翰福音8章31至38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31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

32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33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

34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

35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裏;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裏。

36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37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爲你們心裏容不下我的道。

38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裏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裏聽見的。」

經文讀到這裏。這是神的話語。

「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我們探討基督徒的成長已有一段時間了。當我們談論基督徒的成長時,我們談到一件重要的事情。讓我再說一遍,耶穌可以使我們最污穢和最軟弱的人,變爲光明的、不朽壞的人。那份光輝、美善和偉大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耶穌可以使我們每一個人成爲一面光亮、沒有玷污的鏡子,把祂自己無限的美善、智慧、愛和喜悅,稍微反映出來。基督徒是爲此而活的。就是這樣。

當你想到這一點,並且不斷反思,你感到苦樂參半,因爲你一方面說:「那正是我所渴望的。」但另一方面,你又說:「那是何等遙遠。」我們好像毛蟲,渴望成爲蝴蝶。不管你認爲你已經用你的生命成就了什麼,不管你已經走了多遠,你說:「我就是這樣,但現在看看我的生命處於什麼境況。看看我現在擁有什麼地位。」

可是,當你注視耶穌基督,你既看到能力又看到溫柔;你既看到威嚴又看到謙卑;你既看到堅定不移的信念又看到開明、可親的心懷;你既看到敏銳和同情又看到無窮無盡的喜樂。當你看見耶穌,並且知道正如聖經所說,我們可以像祂一樣,你感到自己像一條毛蟲。你說:「啊,那正是我所渴望的。我就是我的人生意義。這似乎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聖經告訴我們,我們透過基督徒成長的過程達到那個階段。第一個步驟是,當我們接受基督爲救主,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正如彼得後書1章4節所說。神的性情進入我們裏面。我們接受祂的聖靈進入我們的生命裏,就如種子一般,雖然種子是那麼細小,後來卻長成一棵樹,之後是整個森林。因此,我們所談到的那一切重要的特性,那一切重要的素質,都在那粒聖潔的種子裏,當我們屬於神,當我們越過那條線,當我們歸信神,當我們得到更新,當我們重生的時候,那種子就在我們裏面栽種。

可是,當聖靈進入我們心裏的時候,就像一顆種子,必須獲得施肥和澆灌,並給予適當的土壤和處理,讓它所有潛力都爆發出來。在過去幾個節目中,我們已談過這個過程。如果你屬於神,那種巨大的潛力怎樣釋放出來?首先,我們談到研讀神的話語。然後我們談到禱告和與神的相交。我們也談到基督信仰羣體的成員彼此之間的團契相交。

今天,我們必須談一談所有操練中最簡單的一種:你必須順服神。你必須順服神。你要聽從神的話。在所有讓我們成長的方式以及所有成長的工具中,順服既是最簡單又是最困難的……我們必須順服神。當我們順服神,我們就改變了。我們得到更新。腓立比書2章12節說:「……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這並不意味着,若要得救,並且上天堂,你必須做個好人,並且做某些事情。經文不是說:「爲你的救恩努力。」經文說的是:「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它的意思是獲得。獲得那已經進入你生命中的力量,並透過你的生活運用它。這有點像造餅乾或蛋糕,你要攪拌麪糊,然後把一大塊巧克力或一大片奶油放進去。跟着你必須把所有材料混合起來,你需要用手大力攪拌。在本質上,沒有快捷的方法去完成這個過程。當然,你會想到利用電動攪拌器。

要順服神。在基督徒生命中沒有電動攪拌器,只有你和那把塗油刀。你必須順服神。一切忙碌的活動:參加基督徒聚會,參加信仰講座,每天早上讀一點聖經;但若不順服神,基督徒忙於參與的這一切活動都是徒勞無功的。那是手力,正如你要運用手力去做蛋糕一樣。你藉着聖靈和神的能力在你生命中把你塑造成爲你想要成爲的模樣。你渴望效法耶穌,那就是能夠使你效法耶穌的唯一方法。沒有任何捷徑。根本沒有捷徑。

我們將會討論順服這個題目,但在我們開始研讀之前,讓我們記住這一點:聖經所說的自由,跟社會所說的自由,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社會把個人的自由與政治的自由混淆了。我很欣賞約翰.蓋斯特 (John Guest),他是英國聖公會牧師,二十多歲的時候從英國去到美國。有一次,他沿着費城的一些街道走,那裏有很多古老的建築物,周圍還有許多有關南北內戰的紀念品和大事記。他看到一間小旅館掛上的告示,被深深吸引。

顯然,在美國內戰時期,這樣的告示經常在美國的旅館裏掛上。這很有趣。他走了進去,那裏掛上這塊大大的告示,寫着:「我們這裏不侍候元首。」「我們是美國人。我們沒有王。我們沒有君主。我們不會向任何人下跪。」他開始察覺到,自由的概念完全與自治的概念結合起來。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嚴重;今天在西方社會也十分普遍。

當約翰.蓋斯特看見那個告示時,他開始察覺,並思考和默想那個實況,這與基督信仰的觀點是何等不同。

事實上,聖經說,在你成爲基督徒那天,你終於得到自由。那是完全相反的觀點。

聖經和社會都同意自由的感覺是怎樣的。事實上,如果你只是簡單地按着自由的感覺去界定自由,在某些方面,你甚至可以同意社會對自由的定義。自由就是當你正在做你最深刻地渴望去做的事情的時候,所帶來的滿足感。自由就是當你正在做你從心底裏最深刻地渴望去做的事情的時候,所帶來的滿足感。

聖經的觀點與社會的觀點有很大分別。聖經說,如果你意識到人沒有活出他應有的模樣,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扭曲的、自私的、自我中心的,只專注自己的事,而且是有罪的;因此人的慾望互相交戰、彼此仇對,你便知道自由不一定是指能夠做你想做的事情。

可是,當我們順從我們最深切的渴望,我們便得自由了。神一開始便把最深切的渴望放在我們心裏,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察覺不到的,因爲我們最渴望的事情,是藉着服從我們的創造者而得以成就的。我們被造就是爲了達成這個目的。問題在於罪使我難以有意識地察覺到這些渴望;除非聖靈打開我們的眼睛,否則我們無法看見。因此,雖然每個人都同意自由是源於你最深切的渴望得以成就,聖經卻說,只有當你願意完全倚靠神時纔有自由。

成爲基督徒就像是這樣:在你成爲基督徒的那一天,你看着神,說:「主啊,你知道我一直都倚靠你,我凡事都倚靠你。是你使我每一刻都有生命氣息,是你使我活着。我呼吸的每一口氣都依賴你。我仰賴你保持我身體裏的每部分連在一起。如果不是你使我身體的每部分連在一起,它們便會從無數不同的方向分散開,那麼,我在哪裏呢?

我悖逆你,渴望過自己的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我好像不斷掌摑你的臉,就像一個小女孩掌摑她父親的臉一樣。但小女孩只能打父親的臉,因爲父親正抱着​​她。我看到我一直以來所倚靠的,但我今天要宣告我倚靠你。今天,我以你爲我的主人。我放棄爲自己的人生作出安排的權利。我要順服你和你的話語,而不是隨從自己心裏那些互相矛盾、互相抵觸的衝動。我會遵行你的話語,我知道我這樣便會找回自己,因爲我被造就是爲了順服你。」

那就是「獨立日」。那就是你開始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的一天,而這段經文正列出了三個原則。我會講解那三個關於順服的基本原則。在我們準確而扼要地把這三個原則列出來之前,我要指出,你聽了這番話之後,可能會拒絕認同順服是通往自由之路這個概念,也會拒絕認同完全忠於基督,放下自主權,並把自己獻給基督,是通往自由之路。你可能會說:「我拒絕這個觀點。」

但我要告訴你,你最好不要拒絕聖經真理,因爲這樣做是愚蠢和不智的。拒絕聖經真理的唯一合理的理由,是因爲聖經真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你可能會說:「它太好了,但恐怕不是真的。」如果你明白聖經有關這方面的教導,如果你清楚地明白,你可能會拒絕它,因爲它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你會說:「我簡直不能相信那麼偉大的事。」這種想法是相當合理的。我會留心聽那樣說的人。有人會說:「在神那雙又溼又冷的手之下,是何等可怕。我會何等受限制、受束縛,感到窒息和沉滯。」你是不明白的。你完全不明白。讓我嘗試說清楚。

約翰福音8章31至36節說:「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啊,是嗎?你若不是我的僕人,就是奴隸。「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裏;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裏。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我認爲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三個原則:

第一,基督徒順服的本質並不在於遵守各樣規條,而是忠於耶穌。

第二,基督徒的順服是藉着遵從真理而操練自己。當你清楚知道耶穌是你的主,操練就是鍛練自己服從神所說的話。換句話說,順服不只是仔細地遵從神的話語。順服超乎單單遵從神的話語,但不僅此而已。

第三,順服是通往自由之路。

就是這三個原則:順服的人、順服的方法,以及順服的結果。現在,讓我們思考這三個原則。第一,我剛纔說了,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我們要記着。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耶穌不想人們只是像機器人般,機械式地遵守所有條例和規則。耶穌希望那些以祂爲主的人親自向祂效忠。

基督徒談論順服神,因爲我們希望你對待耶穌像對待一個人一樣。你如何對待物件?你如何對待椅子、收音機或電視機?你如何對待物件?物件沒有自己的意志,它們只是被人使用的。你使用一件物件。你有目標。但物件沒有目標,所以你爲着你的目標去使用它。你就是這樣對待物件,對嗎?

你怎樣對待人?有些人可能沒有查明那些人有什麼渴望,因爲很多人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你有你的目標,你看到你可以怎樣利用他們去達到你的目標。那些人最終會遠離你,因爲他們不喜歡被當作物件。當你與某人建立個人的關係時,你會查明那人的意願是什麼。你會查明那人渴望的是什麼,而且你會適應他。

你對某人的愛越多,你越樂意爲那人去作出適應,查明他渴望的是什麼,並嘗試去取悅他。那人越是重要,關係越是親密,你越需要查明,而且你也想找出那人的意願,使你作出適應和改變,而不是利用那個人。你明白嗎?

當你來到神面前的時候,你面對一位有位格的神,祂遠高於你,超乎你之上;與祂建立個人關係和對待祂的唯一方法,就是順服祂。有很多人這樣來到神那裏,說:「我的生活遇到困難。好吧,我會變得虔誠。我會開始讀聖經。我會開始努力去做。如果我開始看見有好事在我的生命中發生,我會順服禰。」你帶着討價還價的心態去到神面前。你把神當作一臺電視機。你帶着你的意願來到神面前,你看見神,便說:「我需要一些東西去達成我的目標。」

有很多人抱着這種心態。你可以找到許多不同種類的自助勵志課程,尤其是在大城市裏。人們花多少錢去參加那些自助課程,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你需要有人加以推你一把。你需要額外地充實一下。你需要清晰的頭腦。如果你想成功,你需要內心平靜。所以,基督信仰的概念就像其中一個自助的課程般吸引你。

你看着某人,你說:「我記得她,她在過去一塌糊塗,現在有幾分虔誠了。我想我應該思考這事。我對此有點緊張不安。我真的不想放棄自己的自由,但如果它可以使我的生命有所不同,也許……」你想有一位神,但你不想順服祂。你想有一位神去愛你,給你那份愛,給你那份平安,進入你的生命中,使你的生命豐盛,但你不想順服祂。你正在利用神。你把神當作一件物件。

難道你不明白聖經爲什麼說:「如果你要待神像對待一個人那樣,你必須完全順服祂,並且順服祂的旨意」?如果你要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如果你的宗教信仰是個人的,你必須完全順服神。你有沒有看見那是怎樣運作的?那就是爲什麼耶穌說:「認識真理的目的,就是要成爲我的門徒。我是你的主,也是你的主人。你是我的門徒。」

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牢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加入基督教並非全心全意,他們東張西望,說:「我只希望神不會要我做任何令我感到受傷害的事情。我也希望祂不會要我做任何不切實際的事情。」你在說:「主啊,我會帶着我所列出的條件來到禰面前。」你正在利用神。你還沒有與祂建立個人的關係。

順便一提,有一個很好的測試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是否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就是看看自己是否一個和謁可親的人。我認識很多非常虔誠的人,他們是那麼拒人千里。他們與人疏遠。他們表現得高人一等。他們的生活是道德典範。他們都很美麗,像雪花一樣細緻、對稱,卻是冰冷的。那樣的人不知道與神建立真正的個人關係是什麼意思。

它甚至可能是非常嚴格的、充滿道德的,但仍然在利用神。你利用祂,使你感到自己比其他人都好一點。你必須擁有信仰,使你可以瞧不起別人。真正的順服會說:「我以一個人的身份來到你那裏,我認識你的旨意是什麼,我向你順服。」

坦白說,我相信東方宗教和新紀元運動吸引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即使它們種類繁多,但各種各樣的新紀元運動,以及所有東方宗教都一致認爲神是沒有位格的。基督信仰相信神是有位格的,但東方宗教基本上認爲神沒有位格。神不能跟你談話。你也不能跟祂談話。祂是一股力量。 「願那力量與你同在。」那股力量是沒有位格的,只是死物。你可以利用那股力量去對付妖魔鬼怪。那股力量是你利用的東西。

新紀元運動認爲神是你要利用的一個意識,但你不會坐下來,說:「主啊,我對待妻子的方式是否有什麼問題?主啊,我營商的手法是否有什麼問題?」新紀元運動並不相信一位會說話的神,不相信一位會提出要求、要人遵守誡命的神,也不相信神是有位格的。因此,你可以利用神。神就像你的電視機一樣,任憑你控制。

聖經中的神是有位格的。你渴望一位有位格的神嗎?你渴望有人去愛你嗎?你渴望有人作你的天父嗎?你必須順服神。不要再這樣利用神。那就是真正的問題。你爲什麼而活,就被什麼控制。如果你是爲金錢而活,你就被金錢所控制。如果你是爲名譽而活,你就被名譽所控制。這些東西支配你。你的生命不是由你控制。

我正在重讀英國作家查理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小說《苦海孤雛》(Oliver Twist)。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人物是妓女南茜,她與比爾.賽克斯住在一起。由於她與比爾.賽克斯一起,由於她的人生圍繞着比爾而建立,她做盡了各種各樣她知道是錯的事情,但不管怎樣,她仍照樣做,因爲比爾是她的主人。這部小說曾改編成音樂劇,在音樂劇中,南茜唱道:「只要他需要我。」還記得嗎?南茜這樣想:「那就是我必須做這件事情的理由。我必須這樣做。」比爾是她的主人。

很多人把人際關係,或一段關係,或一份職業,當作他們的主人。或許你是其中一個。你說:「是的,我知道那些軟弱的人圍繞着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人生。我不會讓任何人或職業成爲我生命的中心。我肯定我不會爲我的工作而活。我不會爲這一切事情而活。」你不倚靠任何事物,卻以此當作禰的神,你無法對任何事物委身,也不會對任何事情委身。

親愛的聽眾朋友,我們所有人都被一些東西控制着,只有耶穌這位主人不會奴役我們。讓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其實只有兩個主人:耶穌或你的自我。舉例說,有兩個人蔘加宴會,他們都深受某人侮辱,那個人等候他們出現,然後奚落他們。

第一個人如何迴應呢?他臉紅耳赤,十分生氣。首先,他必須使那個傢伙不致太過分。之後,他回到家裏,整個晚上在牀上輾轉反側。第二天,他起牀後便盡他所能打電話向每個人詆譭那人。接下來,他感到內疚,但他也覺得心煩意亂,因爲「那個傢伙所說的話也許是對的。也許那就是我覺得心煩意亂的原因。」也許他的情況就是這般糟糕。他感到沮喪。他又回到牀上。那一天就是這樣了!爲什麼?因爲他的自我是他的主人,他的自我無法承受那種批評。

現在來看看第二個人。他參加宴會,也發生同樣的事情,但這個人是基督徒,他有一位不同的主人。這個人受到奚落,所以他坐在那裏,回想救恩。他說:「哎呀,有人說要揭穿我的假面具。有人說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不管怎樣,那不是我昨天在禱告中對神說的嗎?當別人說出我曾向神說的話時,我​​爲什麼那樣生氣呢?

是的,這些批評使我感到受傷害,在某程度上,也對我不公平,但如果那個人真的知道我的所作所爲是何等糟糕,啊,他大可以盡情嘲笑我。重要的是,神知道這些有關我的事情,而且它們已處理了。那個人所說的十分糟糕,也令人痛苦。當然,那是一件痛苦的事。我不用憎恨他。他只是以歪曲的方式意外地把一些我知道的事實告訴我,並且不管怎樣,神和我已處理那些事情。神接納我,也愛我,我不用憎恨那個人,或被此事所奴役。」

難道你不明白嗎?這個人常常遵守真理,因爲耶穌是他的主人。他得到釋放。他的生命在前進。「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順服的問題是……誰是你的主?

第二個原則是,在作出那個決定之後,你有工作要做。順服不是一次過的事情,你並不只是說:「好吧,我會讓神——耶穌基督——成爲我的主。我會順服。」不,順服不是那樣的。順服其實像結婚一樣。你說:「好吧,我把自己獻給你。」然後你說:「我有一段美好的婚姻。」不是這樣的。結婚那天是喜慶的日子,但你有很多工作要做。當你宣誓的時候,你許下一個承諾,但坦白說,你幾乎還沒有履行任何事情。順服也是這樣。

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關於這方面,還有很多話要說。新漢語譯本聖經把這一句譯作:「如果你們繼續留在我的道里面。」「繼續留在」原文的意思是「停留在」。事實上,這個字在聖經中通常解作「停留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這一點非常有趣,不是嗎?安頓下來,住在某個地方。當耶穌說:「常常遵守我的道」,祂的意思並不是指你早上讀聖經,從經文得到一些祝福和啓發。耶穌所談的根本不是這回事。

相反,耶穌正在說:「你必須安頓在我的道中,並停留在那裏。例如,你不能在週日才談論我的道,在其餘的日子,你的行爲卻像一個無法無天的人。或者你不能說:『在我的私生活裏,我很順服;但在我的公眾生活裏,我可以爲所欲爲。』反過來也是一樣:『在我的公眾生活裏,在人們看得到我的公眾地方,我可以按着神的話語去生活,但在某些私人的空間裏,我的作爲便有所不同。』你不能這樣做,你必須繼續留在神的道里面。你必須停留在其中。你必須活在其中。」

你開始看見,你坐下來研讀聖經時,不只是爲了在早上得到一點點祝福,讓你度過一整天。你面對一場爭戰,你必須吸取神的話語,把它放進你生命的中心,讓它掌管你。你有多少次爲了應付一個測驗,在前一晚通宵苦讀,當你讀到某一段或某一課時,你說「我知道」,因爲你馬上認出它來?當你進行測驗的時候,測驗卷上出現那條問題,你知道你必須回想那一頁,你突然記起:「啊,我的天,我對這個題目有足夠的認識,所以我可以認出它來,但我對它的認識不足以讓我使用那一課去作答。」

這使人感到沮喪。我很抱歉。有些人現在也許有這種沮喪的感覺。但事實上,歌羅西書3章16節說:「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經文的意思就是這樣。你說:「我知道我惟獨靠恩典得救。我知道神在掌管萬事。我知道。我可以參加測驗,而且能得到甲等成績。我知道你正在告訴我的這一切事情。」但說這話是不夠的。

你是否憂慮?當有人批評你的時候,你是否輾轉難眠?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整個星期都在自憐裏進進出出?這樣,你根本並不知道!你說你知道真理,但你對它的認識不足以讓你在測驗中使用它。能認出真理,並且說:「是的,我之前讀過了」是一回事;把真理存在心裏卻是另一回事。那就是「常常遵守我的道」的意思。

我們來看最後一點。經文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我們剛剛已暗示這一點,自由總是從操練而來的。

我看到我的兄弟山姆在敬拜中彈琴,他彈得很好,我有點妒忌,我心裏想,他在敬拜中彈奏教會指定要彈奏的詩歌,但我猜想當週圍沒有人,他坐下來彈奏自己想彈奏的樂曲時,他一定感到其樂無窮。這必定是一種令人驚訝的表達方法。

有些人很有音樂天分,我真的希望能像你一樣彈奏樂器,但你知道我是不行的,對嗎?你有這麼大的自由,是因爲當你四歲時,有人坐在你身旁,對你說:「今天練習三十分鐘。」到你十二歲的時候,每天練習一小時。你要練習所有不同的音階,你的手指在絃線上流着血。有人卻說:「不,繼續彈奏,多練習一會,繼續練習。」你察覺你來到這個自由的地步,是因爲你被鐵鏈鎖着。你獻上自己。你被那樂器所奴役,以致它今天成爲你得自由的工具。

當你看見在水面上有一艘帆船,帆船能夠航行,因爲它是符合風和海浪的定律而建造的,因爲無論誰在那裏操控這艘帆船,都是符合風和海浪的定律而使用它的。帆船像風那樣前行,那是因爲它正在順着四周的環境去航行。船長也順着帆船的設計去駕駛,因此他正在經歷自由。

如果船長說:「我已經厭倦了在海灣繞來繞去。我想直往大街去。我的意思是,我想得到自由。」那又怎麼樣?好,前進吧!試一試,看你走得多遠。對船來說,自由是什麼?對船來說,當它服從設計者的意願,它便自由了。船被建造,是要在水上行走。你走到大街上,你會迷路了,說:「我以前從來沒有到過這裏。」但船在那裏破爛不堪,完全動彈不得,它是自由嗎?不。

我們藉着順服而得以自由,因爲我們順服我們的設計者的旨意。此外,請記着我曾說過,人們往往會說:「自由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認識自己,你就會察覺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例如,我想有苗條的身材和健康的身體,也想吃盡全世界的冰淇淋。你覺得這說法合理嗎?

對我來說,自由是什麼呢?做我想做的事情。事實上,那兩個強烈的慾望根本是互相矛盾的。「哪一個會使我得自由?」我知道哪一個會使我得自由。如果我節食,我便得自由。那是難以做到的。那是一個守紀律的方法。我想有健康。我希望能夠四處走動。我想感到自己過着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想滿足自己對冰淇淋的渴望。

哪個慾望會使我得自由?在這種情況下,我知道渴望有健康的身體和飲食得宜使我得自由。因此,我若要得自由,我必須做的,不是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是丟棄那些奴役我的感覺。只有聖經可以告訴你,哪些慾望是奴役你的,哪些慾望是使你得自由的。只有神才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

我記得我讀過一篇文章,講述一個推銷員駕着自己的飛機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這些小型飛機通常飛得很低。這個推銷員習慣了越過蜿蜒曲折的小路。他向下望,看見他所認識的道路。多年來,他都是這樣看這些道路。他也曾駕車在這些道路上行駛。現在,路上有一輛小車跟在一輛大卡車後面。大卡車以時速30公里在一條時速應爲90公里的路上行駛,但由於周圍的風很大,那輛可憐的小車不能越過大卡車。爲什麼?因爲司機看不見前面的情況。

那位飛行員在這些道路上面,他說:「天哪,如果這傢伙知道在很遠處都沒有車子駛來,如果我能與他溝通,如果我能把我從我的角度所看見的情況告訴他,那麼,他就知道該怎樣做。」神就是那位飛行員。神看到這一切。神知道你是怎樣被造的。神知道你的行爲所帶來的後果。祂從你的位置去與你溝通,祂所告訴你的事情,從你的位置來看可能是自取滅亡的。祂說:「要做這事。不要做那事。」祂是那位飛行員。祂是那位設計者。祂知道你是怎樣被造的。所以你要順服祂。

讓我這樣結束今天的分享:詩篇第1篇告訴我們義人與惡人的分別。經文說,義人「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你思考經文,並說:「我希望我就像那樣,總是事事順利,常常結出果子,得着果效。」詩篇第1篇又說:「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你說:「我不想成爲惡人。」你正在讀詩篇第1篇,你說:「啊,我想成爲義人。」義人有什麼特徵?有什麼因素造成兩者的分別?聖經說「義人不是指那些早晚禱告的人」,縱然他可能會這樣做。詩篇第1篇也沒有說義人早晚都在街角作見證,縱然我們都盼望他會這樣做。經文說義人「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

義人喜歡神告訴他該做什麼。義人的特徵是喜歡改變。義人說:「主啊,指示我該在什麼地方作出改變,我會努力做到。指示我該在什麼地方順服,即使困難,我也會努力做到。」那是常青的葉子和糠秕之間的分別。你是常青的葉子還是糠秕呢?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賜下禰的真理,我們要遵從真理,服從禰的話語。我們知道順服不只是機械式地遵從誡命,而是忠於耶穌基督。只有當我們願意完全倚靠主的時候才得着真正的自由。求禰幫助我們在生活各方面都順服,效法基督的樣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