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的性命存活,得以讚美你。
我們在這裏看見一個祈求生命的禱告。請注意詩人所求的是什麼。他沒有爲得到神蹟奇事禱告,因爲如果沒有生命,一切對他便無意義。在這首長詩中,他洋洋灑灑地陳訴、解釋永恆的寶貴屬靈真理。但在這首詩的最後,他卻祈求生命。如果沒有靈性的生命,所有這些寶貴的真理對他就毫無價值,它們是缺乏生機的,並且軟弱無力。就如同他在詩的最後所說:“所有這一切都不能幫助我,除非我的靈魂已經有了生命。”
上帝的兒女經常忘記這個禱告。他們愚蠢地在自己心中尋找生命的印記,想要靠着內心儲藏的這些痕跡來生活。但真正的印記只有一個,就是生命本身。詩人幾乎以懇求的方式向我們指出:“要大大地祈求生命。”因爲如果我們的靈魂沒有生命,那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沒有益處。就像不能爲沒有生命的身體餵食,即使是最營養的食物對屍體也無用一樣,沒有生命的靈魂也不能進食,即使是最寶貴的真理對他也沒有絲毫作用。
這就是爲什麼詩人只祈求一件事的原因,這件事就是生命本身。他的禱告已經是有生命的證據,顯示出他不能依靠寶貴的屬靈福祉生活,它們已經離開,成爲過去。他感覺到自己心裏的死亡。他不能復興自己。他不能勸說生命進入自己。在陳訴了《詩篇》119篇中所有蒙福的真理之後,他仍然需要擁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救恩。沒有生命,所有一切都是乏味的。你不能創造生命,要麼有生命的存在,要麼就是沒有生命。我們最好停止談論那些自我製造的所謂生命,我們對自我製造的生命說得太多,就好像它是真實的一樣,支撐着我們在人前虛僞地講論。上帝的教會常在病態的靈魂狀況中掙扎。除非是上面賜下的,否則只有生命的殘骸,這纔是真理。
當生命的同在充滿人的靈魂時,將是怎樣的情形?那時,上帝將被高舉。詩人說:“願我的性命存活,得以讚美你。”當然,人也會因自己所得的救恩而讚美上帝,但根本上,靈性的生命以上帝自己爲終點。生命從上帝而來,也歸於上帝。這發生在生命成爲真實的時候。生活與讚美總是相伴而來,後者從前者流淌而出。不管這生命可能多麼微小,也會因上帝的憐憫而讚美祂。只要認識到我們自己的罪,就會引發我們讚美上帝的公義和聖潔。
在真實的生命中,人將再次定睛於他的創造主。靈性的死亡,意味着在上帝面前是死的。但當生命進入靈魂時,人就會尋求上帝。他需要跟上帝有相交的關係。他需要生活在祂的服侍(service)之中,他渴望按照祂的旨意來生活。上帝就在這樣的方式中被人高舉 。一個人看見自己的救恩,就會在主裏喜樂。生命出現在榮耀上帝之時。上帝呼召祂的子民榮耀祂。哪裏沒有對上帝的讚美,哪裏就沒有生命。讓我們跟詩人一樣明白,對我們最重要的,是必須尋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