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
上帝啊,求你不要耽延!
在生活所有的苦痛之中,《詩篇》40篇的作者說:“主仍顧念我。”他知道,雖然他是困苦窮乏的,但如果主仍在恩典中顧念他,那麼一切仍是好的。作者期望見到的天堂中的上帝,對他懷着永遠賜平安的意念。當我們知道上帝查看我們的悲慘境遇,垂聽我們的哭泣呼求,並且瞭解我們的掙扎痛苦時,我們就是蒙福的,即使我們在患難中。甚至我們生命中最糟糕的部分也是好的,因爲這些都在上帝無所不見的眼目之下。
詩人沒有說:“我仍想着主。”當然他也會如此做,但是更美好的事是主仍顧念他。這是最關鍵的,因爲每件事在上帝那裏都是堅固而確定的。詩人也沒有說:“主顧念我,然而我是困苦窮乏的。”那就變成了對上帝的抱怨,好像上帝沒有比他的苦難更強大。不,我們找到的是一個蒙福的對比,因爲詩人不管呼嘯的風浪,仍然堅信上帝的看顧。詩人因爲知道上帝顧念他而帶來的喜樂,勝過了他所有的傷痛。沒有任何疾病、任何患難、任何艱辛,甚至任何死亡的方式,能拿去這份蒙福的對比,只要上帝仍顧念你。所以,詩人緊接着懇求說:“上帝啊,求你不要耽延。”因着這樣的懇求,他同時變成了一個依賴上帝供應的人。他不是在自己的口袋中擁有這份蒙福的對比,就像那些隨身攜帶着錢包的人一樣。他對上帝的需要纔是他生命中最緊急的事。
你是否屬於痛苦不幸的人?你是否患了病,或感到孤獨,或承受重壓,或疲倦灰心,或者你是否無人安慰?你難道不渴望在你的生活中擁有這樣一份蒙福的對比嗎?試着想像一種對比的生活。在這蒙福的對比中,在我們因自己的罪而導致的悲慘生活中,有一線光明照亮了幽暗。
記得詩人是如何說到自己的。他沒有說:“我有困苦窮乏。”他說:“我是困苦窮乏的。”那是我們所有人的情形。朋友,你是困苦窮乏的。你爲什麼要嘗試丟棄你的困苦窮乏呢?最好能認識到,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情形,是因爲我們的罪的緣故。我們自己已經將困苦窮乏編織進了我們的生命中。當你認識到這點時,你將會在上帝面前屈膝、彎腰、嘆息和俯伏。正是在這樣的姿態中,才能找到蒙福的對比。然後你可以說:“主仍顧念我。”主從來不會忘記可憐的罪人。祂顧念他們,就如同祂在整個世界就只有這一個孩子一樣。因此,你說:“上帝啊,求你不要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