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公义的上帝
庞雅各

阅读: 诗篇13篇

我倚靠祢的慈爱。—诗篇13篇5节

它或许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叫黛西、玛德琳或格温朵琳(这些名字都有人提过),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无家可归的芝加哥大火,欧立瑞太太饲养的一头母牛被指为罪魁祸首。当时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强风助燃,使火势延烧了3天,夺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火灾的起因是这头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内的油灯。但经过深入调查,在126年之后,芝加哥市警察与消防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免除了这头母牛和它主人的罪责,并建议仔细审查当时附近一个邻居的活动。

彰显公义往往需要时间,圣经也认同这并非易事。在诗篇13篇,“要到几时呢?”这句话就重复了4次。1-2节说:“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但大卫在哀叹中,找到信心和盼望的理由:“但我倚靠祢的慈爱,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乐。”(5节)

然而,即使公义未能及时彰显,上帝的爱也不会叫我们失望。我们可以全然信靠并安歇在祂里面,不单是此刻,更是直到永远。


上帝以什么方式向你显明祂不止息的慈爱?

你今天如何表现出对祂的信靠?


慈爱的上帝,求祢帮助我信靠祢,

即便看不到祢在动工,也能全然相信祢。

感谢祢让我今天就可以放心地仰赖祢的良善和信实。

灵粮透视

在希伯来人的诗歌集中,哀诗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在这类诗篇中,诗人坦然向上帝倾诉自己心底的痛苦,有时,直率得令人心惊。诗篇第13篇是哀诗的典型范例,充分具备旧约学者大卫·兰姆(David Lamb)博士所说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呼求上帝的名,诗人直接求告上帝(1节,“耶和华啊”);抱怨(1-2节,“要到几时呢?”);祈求帮助(3-4节,“求祢看顾我,应允我”)。哀诗都会包含这些要素,但内容更完整的哀诗还有两个更重要的部分:信靠的宣告(5节,“我倚靠祢的慈爱”),以及引发敬拜的呼吁(6节,“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哀诗驱策我们信靠上帝,并期待以赞美代替痛苦的时刻必然来临。

柯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