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
亞甲以爲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他不知道自己馬上就會面臨死亡。一個上帝的孩子也可能以爲自己還有許多日子可以活在世上,卻出乎意料地被接回天家。但是,即使死亡突然臨到一個上帝的孩子,死亡也是一個與榮耀相連的入口。
意外的死亡提醒我們,要隨時爲永恆做好預備。但悲哀的是,人們認爲自己已經預備好了。他可以唱詩:“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裏。”(譯註:出自詩篇73:24)他可以呼喊:“死亡不會使我驚恐。”他可以想象,死亡的痛苦滋味已經被拿走了。但是,當死亡急切迫近的現實靠近他時,他便不再如此自信了。這是一個肉體終必朽壞的人能犯下的最糟糕的錯誤。
我們可以慶祝基督的復活,那會實在地告訴我們:“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復活讓我們記得:死亡已經被得勝吞滅。(譯註:參哥林多前書15:54;以賽亞書25:8)使徒也嘲笑死亡,他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裏?”(譯註:出自哥林多前書15:55)然而,慶祝復活節也會讓我們過早地以爲,死亡的苦難已成爲過去。讓我們不要犯這個錯誤。請你確信,你是靠着一種真實的信心,跟生命的主個別地緊密相連在一起。我們必須在祂復活的大能中,親自地認識祂。
死亡是罪的後果,是我們的罪導致了死。我們的罪也使我們有罪惡感。我們覺得自己不配站在一位聖潔的上帝面前。如果我們從來沒有感受到這種罪惡感,復活節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僅僅呼喊死亡的苦難已經過去了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首先學習簽下我們自己的死亡判決書。被判了死刑的罪人必須來到又真又活的基督面前,跟祂建立一種聖潔的連結關係,惟有在那樣的時刻,死亡的苦難纔會離我們而去。這種連結關係,是在罪人認爲自己犯罪理當受死時產生的。
亞甲慶祝得太早了。他只是曾經被一個人,一個不公義的人免去了死刑,但是上帝說:“你必定要死。”(譯註:參創世記2:17,20:7)讓我們不要高興得太早,讓我們不要鬆懈,直到主自己讓我們確信,我們的生命是在祂裏面。
死亡的苦難已經離開你了嗎?你已經跟生命的主——基督建立起個人的關係了嗎?你已經以一種屬靈的死亡狀態被驅趕着走向空虛的墳墓了嗎?如果還沒有,請記得亞甲的故事,不要犯下最糟糕的錯誤。讓亞瑪力王的故事成爲對你的一種威懾,因爲最可怕的事就是不得不進入永久的死亡。你不需要像亞甲一樣毫無準備地死。復活節的福音仍然在宣告死亡的苦難已經過去了,但是如果我們在聽到這福音時麻木不仁,死亡便沒有過去,甚至變得更可怕了。
“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其實,一個上帝的孩子也可以說這些話。他這樣說,是因爲他的心靈曾被死亡的繩索緊緊纏繞,感到深深的絕望,但是現在,他已經在中保基督的痛苦死亡中找到了安慰。這樣一個人不會犯亞甲那樣的錯誤,即使他懷着痛苦的恐懼感受到死亡在他身上的作用。對他來說,亞甲的話將成爲朝聖之歌。祂,那位將他帶出死亡權勢的主,也將帶他一同進入祂的天國。讓亞甲的話成爲你的離別之歌吧,因爲當死亡最後來臨時,它將成爲一個通向永恆生命的入口。那時,亞甲說的這句話,將不再成爲一個人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而是一個罪人可以大聲宣告的最榮耀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