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 真愛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愛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哥林多前書》13:5

愛是不尋求自己的益處,而是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當我們假裝以愛的名義做事時,非常容易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我們需要揭露自己的自我中心。我們的罪,在於我們以尋求自己來代替尋求他人和上帝的益處。這裏的經文說,真愛是不尋求自己的益處。

公平而言,有些信徒靠着恩典,確實很認真地對待使徒保羅的話。有些事我們必須清楚說明,否則可能不會榮耀上帝自己的工作。這些人不會說自己擁有很多這樣的愛,相反,他們看見自己非常缺乏這種無私的愛。他們渴望將這種愛彰顯到自己的生活中。這些人學着向自己的冷漠無愛而死,並開始更多地渴望上帝的旨意,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意願。若上帝不在其中,他們就不能尋求自己,也不能尋求那屬自己的。他們周圍的人注意到,他們關注的是他人的福祉。雖然這是一場向自我發起的爭戰,他們的生活卻有了一個嶄新的方向,因爲即使在公義的行動中,仍有一場跟自我的爭戰。在這場爭戰中,終有一天愛會得勝。你是否屬於這些知道這場爭戰的人?請向全知的上帝呈明你的掙扎,祈求祂的恩典,讓你走在真愛中。

如果沒有首先從基督流出的愛,我們的心裏就會連一滴真愛都找不到。愛心不去尋求自己的益處;愛不會自我尋求。這種愛,在基督受難的方式中被成全了。基督的受難深切地顯明祂對上帝的愛,以及對罪人的愛。這就是爲什麼在愛的學校中,基督是能夠教導我們的唯一的老師。我們將會從祂的工作中學到,要贖回一個沒有真愛的人,需要付出何等偉大的愛。這樣的認識將會讓人看見自己缺少這種愛,並促使他們渴望這種愛。在這種渴望中,他們將會看見,所有的好處都藏在基督耶穌裏面。我們越靠近基督的患難,便越靠近基督的愛。因此,爲了接受這樣的愛,爲了更有基督的形像,我們需要每天在上帝的面前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這一切將會不斷延續,直到最後,愛被成全,永遠不再尋求自己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