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等候中的上帝得榮耀之時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約翰福音》11:6

主耶穌聽見祂的朋友拉撒路需要祂幫助。祂所愛的拉撒路生病了。他們請求主去醫治拉撒路。但是主沒有立刻去,祂多等了兩天,看起來好像主忘記了祂的朋友們。但是主並沒有忘記祂的子民。他們也許沒有接收到祂的迴應,但是祂卻聽見了他們的呼求。祂看見了他們的眼淚。祂聽見了他們的禱告。祂傾聽他們的嘆息。主認識他們,他們的需要從來不能躲開一位全知上帝的眼睛。

有時候,主不急着回答我們的禱告,就好像沒有聽見祂子民的祈求一樣。有時候祂等候,是因爲他們的需要還沒有達到足夠的地步。他們認爲自己的需要已經非常巨大,他們迅速地呼求:“主啊,我們再也不能承受更多了。”但是,主自己將判定他們的需要是否已經足夠,祂根據屬天的智慧來評估。雖然水不會漲過嘴脣的高度,但它一定要漲到嘴脣那裏。

伯大尼的需要還沒有足夠巨大。疾病必須變成死亡。拉撒路必須死,並且被埋葬。從人的角度看,他們的處境必須完全失去盼望。人說:“主啊,他現在必是臭了。”(約翰福音11:39)耶穌讓他們等候祂,這樣做的原因是要讓祂的名得榮耀(參約翰福音11:4)。比起病人得醫治,死人能復活將讓上帝的名得到更多的榮耀。主耽延的最終原因是爲了上帝的榮耀。

主在地上有一羣子民,祂要在他們中間榮耀祂自己的名。所以,祂的子民必須學會,他們生命中至高的追求就是榮耀上帝的名,即使是以死的方式。在他們的墳墓之上,祂的名將被高舉,因爲沒有什麼比祂子民的死,能讓上帝的恩典得着更多的榮耀。當人已經無能爲力之時,上帝就會賜下完全的拯救。

上帝如此對待祂的子民,不是因爲不在乎他們,而是因爲他們是祂的朋友。祂對最親愛的朋友彰顯出最大的神蹟。或者這樣說更好:藉着最大的神蹟,主引導人變成了祂最親愛的朋友。但他們只能在多等候兩天之後才能看見這一點。當這樣的“兩天”永遠成爲過去時,祂最大的拯救就會被完全地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