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 嘆息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主啊,我的心願都在你面前, 我的嘆息不向你隱瞞。 ——《詩篇》38:9

在一些特定的禱告時間所獻上的禱告,通常是被我們的頭腦所驅動,而不是從我們的心中激發出來的。在上帝寶座前的祈求,可以被措辭優美地表達出來,但這些話語的真正意思,並不會一直在我們心中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在說出來的話語和這些話語的意思之間,總是存在巨大的差異。一個上帝的孩子也無法讓話語在他的心中佔據重要位置。他不是總能夠像他應該做到的那樣火熱禱告。然而,設定一個固定的禱告時間來尋求主是一個好習慣,即使我們並不總會那麼強烈地感受到禱告的緊迫性。整個世界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習慣了。上帝的聖靈也願意並能夠在這樣的方式中供應我們。 但我們在這裏的經文中讀到關於嘆息的描述。嘆息也是禱告的一種形態,是不必使用言語的禱告。在嘆息中,需要如此巨大,以致禱告者找不到適合的言語來釋放他靈魂的負擔。在嘆息中,我們沒有使用空洞言語的危險,因爲這裏沒有言語。實際上,言語不能傳達內心的激烈。言語太乏力了。頭腦不能把內心的實時經歷用言語描述出來。 嘆息指向靈魂的呼求。嘆息來自心靈的深處,在那裏,人不能表達出他們的感受。 嘆息意味着人在上帝面前結束了說話。嘆息意味着他們的需要比許多言語更深沉。嘆息沒有設定禱告的時間,嘆息也沒有某種禱告的姿勢。沒有交叉緊握的雙手,沒有彎曲跪下的膝蓋,嘆息只是繼續着。嘆息是你隨身攜帶的,無論你去哪裏,無論你做什麼事,因爲嘆息是放在你心上的事,而你的心,是你無論往何處去總會隨身攜帶之物。 在清晰表達出的禱告中,通常會說很多事。但也有很多事是保持沉默的。在禱告中,也不應當鼓勵將某人隱藏的個人需要公佈出來。因爲那是太私人和太敏感的事,不適合給他人分享。而在這樣的嘆息中,一個人是單獨面對上帝的。當詩人說他的嘆息不向上帝隱瞞時,並沒有第三者在場。在這樣的嘆息中,只關乎到兩者。 在這樣的嘆息中,內心的密室是敞開的。每件不能對人的耳朵述說的事,都可以對主述說。在嘆息中,一個孤獨的人可以將自己的重擔卸給主。在嘆息中,我們不能找到適合的言語,卻知道主知道我們所有的需要。這已經讓我們得安慰了。祂知道我必須要走的路。祂明白我的嘆息。祂是我的避難所。我的禱告是上帝所知道的,但同時,我的嘆息也不向祂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