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21現在饑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得飽足。現在哭泣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歡笑。22人為人子的緣故憎恨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把你們當惡人除掉你們的名,你們就有福了!23在那日,你們要歡欣雀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很多的;他們的祖宗也是這樣待先知的。24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已經受過安慰。25你們現在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饑餓。你們現在歡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26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也是這樣待假先知的。”
當耶穌為上主的救贖計劃選出其近身的門徒時,這就代表著福音信仰的發展並非僅是根據當時宗教領袖的詮釋,反而新群體的存立就是要修正以往的傳統,並將新的元素放進其中。
從今天的經文開始至路加福音六章末,都是一個新群體的信仰詮釋。以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為例,這山上的教訓,就如摩西在西乃山上為新的群體領受作為神子民的準則,是為耶穌福音信仰的群體定下一個指向。路加的記載是在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在平原聚集的時候,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並為此立下新群體信仰的詮釋。
這一章的教導主要是以《馬利亞頌》的末世逆轉的主題 (eschatological reversal motif) 為核心,所以在這七節中,就是以逆轉的方向去討論:貧窮、饑餓、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得著上主的國、飽足和歡笑;反過來,那些富足的、飽足的、饑餓的人就會得著有禍的結果。當這個逆轉的主題並非單純指向肉體上的福與禍,反而指向神在末世的祝福和恩待時,到底人會否真正準備一顆謙卑的心,等候神親自的臨在,而且進入那國度中,享受神豐富的一切?還是相反地,有些人會在國度之外,哀慟哭泣(πενθήσετε καὶ κλαύσετε) (參路加福音十三章二十八節,二十三章二十八節)?故此這裏的主要訊息就是:一個謙卑、悔改、被赦罪的心(參彼得的呼召,醫治癱子,與稅吏、罪人同席)才是這個新群體的特色。
但是這段經文中,側重點卻放在“人子被拒絕”的事情上,在路加福音六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及二十六節中就正記述了一個悔改、謙卑、破碎的群體是會受到逼迫的,甚至名字也被惡人給除掉。但是當新群體中的成員遭到這等苦難時,不要沮喪也不要氣餒,反而要歡欣雀躍,因為天上的賞賜是很大的。這等的教導又再一次顛覆我們的教會觀,沒錯,我們是要與人和好,對人友善,並寬容他人七十個七次,但是耶穌也明明的指出,當一個群體行在真理中,不容讓高傲居心,也不以自恃為念的時候,就會“自然”的招來別人的攻擊,和許多無理的對待。耶穌連續提醒我們,“他們的祖宗對待先知也是這樣。”(參六章二十三和二十六節)。原來這等事在歷史上從來不是新事,以利亞和以利沙等豈非是明顯的事例嗎?不但如此,在第一世紀,神的愛子耶穌基督豈不是也受到這等的對待嗎?甚至要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
思想:有時候,我們很難想象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真理呀!當人對我們說好的時候,那就是有禍的開始,反之,卻是歡欣快樂,這全顛覆了我們的教會觀。到底我們要如何將這七節的經文放進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真的願意活出這等的生命嗎?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