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第一章 就近那磐石
約翰·派博

第一部分 掌管冠狀病毒的神

第一章 就近那磐石

我之所以有感動寫這本書,是因爲我們不能寄希望於碰運氣或者概率,這希望太易碎、太脆弱了!比如3%的死亡率對比10%,年輕人的感染率對比老年人的感染率,有基礎病的對比健康人,農村對比城市,自我隔離者對比呼朋喚友的人。碰運氣或者計算概率不能帶給我們盼望,這不是一塊穩固的基石。

有一條更好的道路,一塊更好的立足之地,它是“必然性”的磐石,而非“可能性”的沙土。

癌症來臨時

2005年12月21日,我被確診患了前列腺癌。此後幾周,所有談話都圍繞着概率:保守觀望的治癒率、藥物療法的治癒率、順勢療法的治癒率、根治性手術的治癒率。我和妻子諾埃爾(Noël)認真考慮了這些數字。到了晚上,我們相視一笑,一致認爲:我們的盼望不在這些概率上面,我們的盼望是在神裏面。

我們並不是說:“神百分之百會醫治我,而醫生只能給我一個概率。”我們所說的磐石比這更好。是的,比病得醫治更好。

甚至在醫生打電話告訴我癌症確診之前,神就已經用奇妙的方式提醒我,要記得腳下這塊磐石。例行年度體檢之後,泌尿科醫生看着我說:“我想做個活檢。”

怎麼會?我心想。“什麼時候做?”

“如果你有時間,現在就做。”

“我現在就能騰出時間。”

他去拿儀器時,我換上了難看的藍色病號服,也有時間思考發生了什麼。看來,醫生認爲我可能得了癌症。我在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未來?種種可能性開始在我眼前變幻時,神讓我想起不久前讀過的一些經文。

神說話了

在此澄清一下,我並未聽見神的聲音,至少到今天爲止從未聽見過。我堅信神是說話的神,這信心源自一個事實:聖經是神的話。我會在下一章詳述這一真理。他已在聖經裏一次說完了要說的話,如今仍在藉着聖經說話。若能正確理解,聖經就是神的聲音。

經過活檢,最終證實我患了癌症。在泌尿科醫生的辦公室等待檢查結果時,神對我說:“約翰·派博,這不是受刑。無論是生是死,你都會與我同在。”這句話是我的總結,聖經是這樣說的:

因爲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乃是預定我們藉着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他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着、睡着,都與他同活。(帖前5:9-10)

無論醒着、睡着,也就是說無論是生是死,我都與神同在。這怎麼可能呢?我是個罪人,行事爲人沒有一天不虧缺神對愛和聖潔的標準。因此,這怎麼可能呢?神怎麼能說“約翰·派博,你無論是生是死,都會與我同在”呢?

神甚至不等我發問,就已給出了答案。這是因着耶穌,唯獨因着耶穌。我不再受刑,是因爲耶穌的死,不是因爲我的完全。我的罪孽、過犯、刑罰都歸在我的救主耶穌基督身上。如聖經所說,他已經“替我們死”了。因此,我脫離了罪,也不再受刑罰,在神的憐憫之恩裏安然居住。神說:“你無論是生是死,都會與我同在。”

這完全不同於在癌症或者冠狀病毒中計算概率。這是我腳下的堅固磐石,它並非易碎之物,也非沙土。願這真理也成爲你腳下的磐石,這就是我寫作此書的目的。

那磐石只有在將來才堅固嗎?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原因。讀了上述文字,有人可能會說:“像你這樣的信教之人,只能在將來找到盼望。若能在死後靈魂安息,就心滿意足了。但你們所說的‘神的聲音’對眼下發生的這些事毫無用處。神在創世之初使得萬有開始運轉,我想他也爲萬物預備了永遠幸福的結局。但是,開頭和結局之間怎麼辦呢?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也就是眼下,他在哪裏?”

我想我確實很看重死後延續億萬年、沒有窮盡的與神同在之喜樂;與之相反的是沒有盡頭的受苦。我理當看重這一點。然而我腳下的磐石,就是我願你也有份的磐石,現在真真切切就在我腳下。

冠狀病毒大流行,疫情肆虐我生活的地方,乃至我們所有人生活的地方。即使沒有冠狀病毒,癌症也會伺機復發;或者2014年無端患上的肺栓塞發生血栓脫落,在我的大腦中形成梗阻,使我變得癡呆,再也無法寫作;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災難,隨時可能將你我擊垮。

我所說的磐石現在就在我的腳下。我可以這樣說,是因爲那死後的盼望也正是現在的盼望。我們盼望的對象屬乎將來,盼望的經歷則屬乎現在,而且這屬乎現在的經歷大有能力。

盼望就是力量,現在就可用的力量。盼望現在就能讓人打消自殺的念頭,現在就能讓人起牀上班,現在就能賦予日常生活意義,即便是在關門閉戶、居家隔離時。盼望現在就能讓人脫離被恐懼和貪婪支配的自私心態,使人生髮出愛心、甘願冒險和犧牲。

因此,不要隨意輕看將來的盼望。或許正是因爲你的未來美好而確定,此時此地的生活纔會甘甜充實。

病毒爆發時,神的手在其中

這就是我說的,足以捍衛神在醫生辦公室對我所說的那句甘甜的話語:“無論是生是死,你都會與我同在。”這種盼望藉着耶穌的死與復活,使我現在就甘願爲別人的益處傾盡一生,尤其是爲着他們永恆的益處。這盼望使我心裏火熱,定意不再浪費自己的生命;使我不再猶豫不決;使我大發熱心傳揚耶穌基督的偉大,也使我竭力領更多人進入永恆喜樂,甘願爲此費財費力(林後12:15)。

即使我這樣說,還是會有人反駁:“派博的神只管將來,根本不顧此時此地。”因此我還有別的話要說。

事實上,我接下來要講的話可能會有人反對:“哇!神對此時此地的干預實在太多了!現在,你所談的神,從一位只管未來的神,變成干預病毒的神了!”

不是“我很好”,而是“我感覺很好”

這麼說吧。在癌症確診之前,經常有人問我:“你的身體怎麼樣?”我會回答:“我很好。”現在我不再這樣回答了,我會說:“我感覺很好。”這兩種說法是有區別的。在我去做前列腺檢查的前一天,自我感覺身體很好。但第二天,我被告知得了癌症。換言之,我的身體並好。因此,即便是在寫這些文字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很好。只能說我感覺很好,這已經比我當受的病痛好太多了!現在我知道,我得了癌症,也許還有血栓,或者冠狀病毒。

這是什麼意思呢?關鍵就在於:我們不應該說“我現在很好”,因爲只有神知道和決定你現在是否很好。你並不清楚自己是否很好,也不能掌控自己的健康,說“我很好”,就好像說“明天我要去芝加哥做生意”一樣荒謬。事實上,你並不清楚自己明天是否還活着,更別說去芝加哥做生意了。

聖經是這樣說的: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4:13-15)

所以,神只干預將來的這種想法就此消失。這就是聖經真理的明光對我們短暫觀念的影響。

他若決定了,我們就可以做這事或那事

我所站立的磐石是這樣一塊磐石:從今時直到永遠,這世界都有神的作爲。希望你也站在這磐石上。聖經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這是與現在的你最息息相關之事。不僅“你無論生死,都與神同在”,而且“神決定了你現在是生是死。”

而且不只是“生死”,神干預的事比這更多。“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沒有什麼事是在“這事或那事”之外,神干預一切的事:“”健康或“”生病,“”經濟崩潰或“那**”經濟復甦,或生或死。

這意味着,當我在醫生辦公室等醫生取檢查儀器時,神本可以對我說(他後來確實這樣說了):“不要懼怕。你無論是生是死,都會與我同在。而且在此期間,在你還活着的時候,沒有一件我未曾命定的事會臨到你身上,一件都沒有!我若決定讓你活,你就可以活着。我若決定讓你死,你就會死去。在你於我所定的時候死去之前,我會決定你做這事或那事。現在就去工作吧。”

這就是我的磐石——今日、明日,直到永遠。

就近那磐石

本書是我對你的邀請,讓我們一同站在那堅固磐石上,這磐石就是耶穌基督。我希望隨着內容展開,能清楚地闡明這一點。我想告訴大家:在歷史長河中的這個時刻,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時期,爲何在基督裏神乃是那磐石;以及站在他的大能和慈愛上會是什麼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