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
我從來沒有聽人說,“我生命中真正深刻的教訓來自安逸舒適的日子”;但我聽到過堅強的聖徒說,“我每一次大的進步都是在苦難中獲得,在苦難中我越來越瞭解神的愛有多深,越來越深地紮根於他的愛。”
這是一個來自《聖經》、令人深思的真理。例如:《腓利比書》3章8節:“我爲基督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爲要得着基督”。也就是說,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或者說,我願作出一切犧牲,倘若這會使我更多地得着基督。
另一個例子是《希伯來書》5章8節:“他雖然爲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4章15節:“……他沒有犯罪”。
所以,學習順從並不意味着從不順從轉爲順從,而是意味着在順從神的過程中,建立與神越來越深刻的關係,也意味着親身經歷越來越深地向神順從,而不需要被命令去順從。這就是我們可以從苦難中學到的——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塞繆爾·盧瑟福(Samuel Rutherford)說,當他被扔入苦難的地窖中時,他想起偉大君王總是把他的酒存在那裏。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說,“凡投身入苦難之海的,必帶着稀有的珍珠上來”。
如果你覺察到身體異常疼痛,想到自己可能得了癌症,這個時候難道你不會更加愛你所愛的人嗎?我們確實是奇怪的受造物。若我們有健康、和平及時間去愛,那愛是一件淺薄而草率的事情。但是,若我們快要死去,愛就成爲一條深沉緩慢的河流,裏面流淌着難以言表的喜悅,我們幾乎無法忍受放棄它。
所以,弟兄姊妹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爲大喜樂”(雅各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