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 先知背後的無名英雄
曾錫華

經文:耶利米書四十五章1-5

1約西亞的兒子猶大王約雅敬第四年,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把耶利米先知口中所說的話寫在書上;耶利米對巴錄說:2「巴錄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3你曾說:『哀哉!耶和華使我愁上加愁,我因呻吟而困乏,不得安歇。』4你要這樣告訴他,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毀;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5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看哪,我必使災禍臨到凡有血肉之軀的。但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保全你的性命。這是耶和華說的。」

這簡短的篇章記載了發生於約雅敬作猶大王第四年的事(公元前605/4年)。因為耶利米書的內容並非按年代編排的,假若我們比對耶利米書第36章1節:「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按發生的時序,這篇章應編排在三十六章8節之後。

若從內容編排來看,這五節經文剛好把前面有關上主對猶大余民所說的話與接下來的第四十六至五十一章有關鄰近國邦興衰的記載連接起來。假若編者將這章的材料編輯在第三十六章8節之後,就會使耶利米書後面的六章與前面的篇章出現內容上的斷層,不能自然地連接起來。

巴錄是耶利米最忠實的夥伴和秘書,他忠實地將先知耶利米的話記錄和保存下來。根據耶利米書三十六章的記載,《耶利米書》很可能是耶利米口述,經巴錄及其他人筆錄下來的作品,而巴錄很可能就是最後的編輯者。在三十六章中,約雅敬王將先知耶利米的書卷燒掉後,上主吩咐先知要留下記錄,三十六章32節就記載說:「於是,耶利米又取一書卷交給尼利亞的兒子文士巴錄,他就從耶利米的口中寫了猶大王約雅敬所燒前卷上的一切話,另外又添了許多相仿的話。」所以巴錄對《耶利米書》的成書是有莫大的貢獻。除了作先知的秘書外,巴錄也替耶利米保管一份土地契約(三十二12-16),當耶利米被約哈難一群人擄到埃及時,巴錄也在被挾持的人群中(四十三5-7 )。雖然巴錄是如此重要,但我們對他卻所知不多,而今天所讀經文就剛好補充這方面的不足,讓我們明白巴錄的心底話。

這段經文記載了巴錄因擔憂自身的安全和未來而被上主藉先知耶利米斥責了,但上主同時應許他,必得存活來鼓勵他。耶利米書四十五章3節指出巴錄曾說:「哀哉!耶和華使我愁上加愁,我因呻吟而困乏,不得安歇。」他這麼悲觀和愁苦可能是因為他親眼看見耶利米因忠心說出上主的話而遭監禁苦待,他也難免會擔心自己會受牽連,所以悲嘆 「哀哉!」(就是 「完了!」) 。

另一方面,他有這樣的感受,可能是因為他看到先知耶利米內心的痛苦和告白(參考二十7-18)。最後他也和耶利米一起被擄到埃及,他肉身和心靈的痛苦也不會比先知少。

巴錄的沮喪是合理的,因為他能完全了解上主藉耶利米所傳審判信息的意思,而他自己卻是無能為力,什麼也不能作。四十五章第4節,耶利米提醒巴錄,上主要拆毀先前先知用盡心血所建立和栽培的一切。因為猶大人不但不聽上主藉耶利米宣講的信息,他們還擄走先知,威脅他和想要殺害他,所以上帝要審判祂自己的這群余民。

四十五章第5節說:「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經文沒有直接說明,也許是當巴錄跟隨耶利米的初期,他希望他們的事奉及宣講能改變人心,帶來以色列民族的復興,最後耶利米成為眾人皆知的先知,自己也跟著出名,被人肯定及尊重。他也許還希望為上主、國家及民族做大事,這些都是人最自然不過的想法。

但耶利米傳來上主的信息卻是相反的:上主不要栽培、建立猶大,相反,祂是要毀滅猶大,這和巴錄原先的想法是很不相同的,但他要順服上主的計劃。第5節最後一段,上主向巴錄應許祂的保護與恩典「…但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保全你的性命」。

巴錄是一個忠心到底主的仆人,雖然在人眼中他好像一無建樹,終生顛沛流離,身、心、靈都不好過,但他卻相信上主的話,單單信靠祂,相信祂的保守與供應,結果他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立比書二章15-16節)。我們應該為這一位天國的無名英雄感謝主!因為他將上主交托耶利米的話語保存下來,成為我們今天手上的《耶利米書》。

思想:

你甘心一生作一個上主使用的無名英雄嗎?假若我們的事奉,除了討主喜悅以外,還有別的動機和想法,我們就不是完全的服待主!

假若上主的旨意是要你一生努力工作,建立天國事業,但這些工作和果效卻會歸於無有,你仍會甘心事奉嗎?我們要知道,我們服侍的是主,不是果效或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