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 耕地的智慧
高銘謙

經文:以賽亞書二十八23-29

23你們當側耳聽我的聲音,留心聽我的言語。24那為撒種而耕地的會不停地耕地,松土,耙地嗎?25他鏟平了地面,豈不就種小茴香,播種大茴香,按行列種小麥,在定處種大麥,在田邊種粗麥嗎?26他的神教導他,指導他合宜的方法。27原來打小茴香,不用尖利的器具,軋大茴香,也不是用車輪;卻要用杖打小茴香,用棍打大茴香。28谷要打,但不能持續地搗,用車輪和馬軋,卻不軋碎它。29這也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他的謀略奇妙,他的智慧廣大。

以賽亞書二十八章23-29節采用了農夫耕地的比喻來說明神的作為,29節是總結句,說明整段比喻所期望帶出的就是耶和華的謀略和智慧是人所不能預期的。

首先,耕地的比喻指出神教導農夫甚麼時候耕地,甚麼時候開墾,甚麼時候收割。聖經學者Ronald Clements認為這農夫比喻作神本身,類比神的審判有時,祂的拯救也有時。這樣的神絕對不能以人平面有限的思維去理解,祂的作為與時間表往往都不是人所預期的。上帝作為的不確定性,說明了祂絕對的主權,審判與拯救的時間在於祂廣大的智慧當中,是人所不能預料的。因此,面對這樣的上帝,我們只能宣認:主啊!求你掌握我,而不是我掌握你!

農夫的耕地的時間表、方法及技術是一些內行人才明白的東西,我們這些外行人不明白大茴香與小茴香的播種及種植方式及技術(25、27節),也不明白打谷的方法(28節)。在外行人看來,這一切都是神秘及驚訝的。這類比神做事的方式也是如此,神何時審判與拯救、如何審判與拯救、何地審判與拯救都是我們這些外行人所不明白的。然而,經文卻在26節指出「他的上帝教導他,指導他合宜的方法」;除非上帝親自指教人們方法,亦即是祂審判的準則、時間與目的,普通人根本不會明白,甚至認為上帝是一位隨機及不負責任地行事的上帝;但當神啟示祂自己,人才能得著智慧,認定一切都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的事實,便能以神為神,以人為人了。

思想:

以賽亞書的主題之一便是審判與拯救,神必會帶著審判的心意來拯救,也帶著拯救的心意來審判,祂的時間表及方式都不是我們所預期的。因此,我們正面對一位不能被規範的上帝。很多時,我們太重視自己的日程與方式,便以此成為絕對的準則而把上帝規範在其中。這只會淪為外行人教導內行人的荒謬。當生命的遭遇不是我們所預期時,我們更要認定人的渺小與無能,才能開放心靈去經驗這位叫人驚訝的上帝,認定一切都是出於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