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敬拜在天上坐寶座的主
吳慧儀

經文:啟示錄四1-3

1這些事以後,我觀看,看見天上有一道門開著。我頭一次聽見的那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這裏來,我要把此後必須發生的事指示你。」2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有一位坐在寶座上。3那坐著的,看來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彩虹圍著寶座,光彩好像綠寶石。

啟示錄記載約翰先後四次看見異象,而四次經歷都有相似,就是先聽到大能的聲音對他說話(一10四1十七1二十一9),同時被聖靈感動,隨後就看見異象了。今天的經文記載他第二次這樣的經歷,這次他被帶到天上去,我們會在啟示錄四到十六章讀到他這次異象的情景。

那對他說話的聲音是這樣說的:「你上到這裏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約翰是在「這些事以後」聽見這話的。這是哪時候呢?這對於啟示錄的解釋是個關鍵的問題。曾經有人把啟二至三章看為「教會時代」,把「以後」看為教會被提之後,仿佛啟示錄的預言是順時序應驗的。這麼一來,教會就無須經歷四至十六章的預言了,但這不會是啟示錄的用意,也不是啟示文學編寫預言的方式。其實,這經文有其舊約的典故,就是在寫法上與但二28-29相仿,以至那裏的「日後、將來」,和這裏的「以後」,都是指猶太人所期盼的「末世」。如今,那日子已到,人子已完成救恩,把末世帶來,而「以後」就是那介乎主已得勝和主要再來之間的時期。教會現在正處於這末世時期中、為主作見證,故此啟四至十六章所預言的磨難是教會也面對和經歷的。

在上文、二至三章的七信中,人子給教會的最後一個應許是「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三21)。這美好的應許怎能讓磨難中的教會看得見呢?在跟著的四至五章,我們隨著約翰被帶到天上看異象,立刻就瞥見天上的情景:「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有一位坐在寶座上」(四2)。今天這段經文用了碧玉、寶石、天虹等晶瑩、尊貴的色彩,繪寫出神的榮美、以及神的寶座的榮美(四3;參結一2628十1);經文重點不在於細則,而在於述說神的至高和榮耀。在啟示錄成書之時,地上的寶座正為羅馬帝國的君王——一位跋扈囂張、自稱為神的羅馬君王坐著,而亞西亞的教會正受著困擾與逼迫,被要求敬拜這地上的君王,亦即敬拜羅馬的凱撒。試問,地上的凱撒和坐在天上寶座的神,哪位才值得人去敬拜呢?但願感動約翰的聖靈也感動我們,讓我們見到天上的寶座的榮美,渴慕朝見那坐於其上的真神,以致無懼於世上的威迫利誘,懂得來到天上的寶座前、敬拜真神。

思想:

地方教會,有大的,也有小的,有高聳入雲的,也有隱藏於百姓家的。問題終歸是一個:所敬拜的是誰?我們能意識到所敬拜的是在天上坐寶座的嗎?帶領崇拜的牧者或事奉人員:我們如何在敬拜中帶領會眾穿越地上的屋頂,達到天上那位坐寶座的神的面前?

反思一下,我渴慕的寶座是甚麼?「寶馬」、「寶獅」(或「標致」)的座位?還是「保時捷」、「法拉利」?我在地上所愛的人物或事物有沒成為崇拜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