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從末世的觀點看苦難與逼迫
吳慧儀

經文:啟示錄二8-11

8「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了的這樣說:9我知道你的患難和貧窮—其實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的所說毀謗的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而是撒但會堂的人。10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看哪!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使你們受考驗,你們要遭受苦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11凡有耳朵的都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這封信充滿令人感到沈重的字句:「患難」、「貧窮」、「受苦」、「下監」、「至死忠心」等。我們只要稍為用心讀,便會看得出士每拿教會此刻正無可奈何地受著壓迫。第9節說,他們經歷「患難」(9a),這與當時的凱撒敬拜有關,因為士每拿與以弗所相似,是奉行凱撒敬拜的城市,基督徒若不順命敬拜凱撒,便會受到打壓。還有,士每拿教會是「貧窮」的(9b),這除了指生活的困迫,也意味著他們在社會上地位不高,沒能力去爭取豁免。原來,猶太人因信奉一神,在羅馬帝國中得到豁免,可以不用敬拜凱撒,而基督教是猶太信仰的分支,本應也得到寬待,但是,士每拿會堂的猶太人排斥基督徒,向管治者說毀謗他們的話(9c),以致教會受到無情的逼害。

教會受逼迫是歷代常有的事。我們在第10節讀到主的預言,說士每拿教會將要受苦,其實逼迫的苦況在教會歷史中一直有所發生。主又隨而對士每拿教會發出安慰、鼓勵和應許,這些話也當然可應用於今天。但要註意,這封信用了強烈的措詞,稱那些排斥基督徒的猶太人為「撒但會堂」(synagogue,即「會堂」、或「會眾」),這是憤怒的表現,但不等於教導我們去咒詛那些逼迫教會的人。啟示錄是從末世爭戰的角度去看逼迫,指出這背後有撒但的權勢。如果世人敬拜或依附地上的權力去加害神的教會,最終也會成為魔鬼的工具。

我們需要從末世的角度去看教會所經歷的苦難。主說,「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10a),這是基於主自己曾為我們受苦,也曾為我們得勝。他是「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了的」(8),他正在帥領我們去面對今天的十架。士每拿教會「要遭受苦難十日」(10c),這十日喻意末世的試煉是有期限的,這好比但以理受試驗十天,成為了美好的見證(但一12)。在逼迫試煉中,會有人被下監(10b),會有人殉道;但主應許至死忠心的要得「生命的冠冕」,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10d-11),這些應許都將會在末世的審判中得到完全的應驗。

這段經文充滿顛覆的判語:士每拿教會貧窮;卻其實富足。那些自稱是猶太人的,其實不是猶太人;他們所迫害的基督徒卻才是真正的子民。患難,原來是試煉。忠心至死的,就如主死過又活一樣,反而得生命。啟示錄教導我們,要懂得從這超然和終末的角度去看人生,以致無懼於逼迫。

思想:

作為基督徒,我是否重富貴而輕情義?我對於禍福的追求是否與世人一樣,還是有別於世界?

我有沒有為信耶穌付上任何代價?有沒有著意從聖經的角度去判斷是非,作抉擇,或衡量事物的價值?

世上其實有無數基督徒在受逼迫。我試過因信仰的緣故而受逼迫或經歷患難嗎?我曾否在苦難中意識到主的同在,因而感到有盼望?我是否願意默想主的十字架,和借著聖經的話語去認識苦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