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聖經金錢觀
甘力克

聖經金錢觀

聖誕節剛剛過完,很多人都感到囊中羞澀。但“缺錢花”不只在聖誕節過後才發生。很多人每天都爲經濟問題發愁。但在教會中,基督徒卻總是避免談論錢的問題。但錢真的很重要 - 對我們自身、對神,都是這樣。耶穌經常談到錢,聖經也有很多關於錢的教導。你該如何處理錢的問題呢?

關係比錢重要

箴言31:10-20

錢很重要,但關係比錢更重要。比如,世界上所有金錢都買不來一樁幸福婚姻。另一方面,婚姻幸福的人“必不缺少利益”(11節)。“才德的婦人,誰能得着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她丈夫心裏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10-11節)

作者大讚這婦人的美德,但他首先稱讚的是“才德婦人”對待錢財的態度。在這方面,她是所有人的榜樣。就像約翰.衛斯理曾說的,“儘可能賺錢。儘可能節約。儘可能施捨。”

1.“儘可能賺錢”

生活中,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未到黎明她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甘心用手作工。將當作的工分派婢女。”(13-15第一段)她是個好管家,懂得怎樣投資。做買賣也很精明(16-18第一節)。

2.“儘可能節約”

她辛苦勞作,且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13節)。她量入爲出,存下餘錢爲將來之用。(16節 – 信息版聖經)

  1. 儘可能施捨

她極其慷慨,“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20節)面對那些有需要的人,我們應該慷慨施捨,因爲神對我們的恩典實在太大了。抵擋物質主義的最好辦法就是施捨。

主啊,你賜給我那麼多祝福,請幫助我成爲一個好管家。願我能夠始終慷慨,尤其是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

不要把希望寄託在錢財上

啟示錄18:1-17

聖經並沒有禁止人賺錢,也不反對人享受金錢和世界中的美好事物。聖經的警告是,不要對金錢存有不健康的貪慾;不要一味賺錢,不能把盼望放在財富上。你若爲錢而活,就永遠不會有安全感,且會漸漸遠離神。

其實,錢不只是供人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耶穌說,你不能既服侍神,又服侍瑪門(馬太福音6:24)。瑪門是迦太基人的財富之神。財富能給人帶來安全感、自由、權利、影響力、社會地位和威望。它完全有能力讓人對它一心一意、頂禮膜拜。金錢具有假神的一切特點,它就是一位神明。然而,就像朋霍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指出的:“人心只能容納一個神,我們只能敬拜一個主。”

對當時的讀者來說,約翰在本段經文所描寫的景象一定不可思議 —— “偉大的巴比倫”傾覆了(啟示錄18:2)。這個預言在320年後被應驗。公元410年,哥特王朝的阿拉里克王摧毀了羅馬城。

當約翰撰寫《啟示錄》時,羅馬帝國正處在最輝煌的時期,她國土廣闊、邊界安全,似乎是不可戰勝的。但約翰看到羅馬帝國敗亡的種子就在她自己身上。

“巴比倫”代表了所有不順服神的人間權勢。約翰點明瞭隱藏在人類社會背後的一系列危機:

1.邪惡猖狂

她“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2節)

2.淫蕩成性

“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3節第一段)。

3.奢靡成風

“地上的客商,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3節第二段,參看7,9節)。導致“巴比倫”不可一世的最大原因就是她的財富。(7節第二段)

4.買賣人口

“這些貨物就是…… 奴隸和人口”(13節)。約翰似乎指出,奴隸並非可以隨意買賣的牲畜和貨物,而是有尊嚴的人。約翰刻意把“奴隸和人口”放在“巴比倫”貿易清單的最後(11-13節)—— 他不僅僅在評論人口買賣,也指明“巴比倫”貿易制度的邪惡。這就是缺乏人道、藐視生命;而整個帝國的繁榮正是建立在這樣的殘酷之上。今天,買賣人口又有擡頭之勢(據估計,當今世界大約有3千萬奴隸),這顯明現代社會隱藏着極深的問題。

財富、榮耀、奢華都稍縱即逝。約翰警告神的百姓不要沾染巴比倫的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4節)羅馬帝國的輝煌已經逝去,但今天的人們仍要留心聖經的警告。

主啊,請讓我的心遠離驕傲和其他一切由財富引起的邪惡。作爲教會,請幫助我們盡最大力量抵抗人口買賣和現代奴隸制。感謝你,“偉大”的帝國來來去去,但你的話卻存到永遠。

在金錢問題上作榜樣

尼希米記5:1-7:3

尼希米是領袖,在處理錢財這件事上,他做了非常好的榜樣。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遲早要面對財政問題 —— 這可能發生在你的家庭,也可能發生在你的教會。在“拙荊見肘”的時刻,你又該怎麼辦?

尼希米就面臨如此問題:有些以色列人沒有食物,眼看就要餓死(5:2);有些人不得不抵押自己的田產和房屋(3節)。還有些人要去借高利貸(4節)。尼希米是怎樣做的?

第一,他仔細思量:“我心裏籌劃……”(5:7第一段)。一旦遇到財政問題,不要急忙作決定。一定要考慮周全。

第二,他召集大家,共同商討(7節第二段)。有的會議是浪費時間;有的不但不起作用,還適得其反。但有些會議既重要也必要。尼希米知道二者之間的區別。尼希米五次拒絕和對手見面,因爲他們想要害他(6:2)

在危機之際,尼希米立即召開會議。他直言不諱,指出借貸不該收利息:“我們大家都當免去利息”(10節)。他要求放債人把借貸人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11節)。

會議很成功。“眾人說,‘我們必歸還,不再向他們索要,必照你的話行’…… 百姓就照着所應許的去行。”(12-13節)

第三點 - 也是最重要的,尼希米以身作則:

1.正直誠實

出於對神的敬畏,尼希米沒有像他之前的長官那樣給人民加徵重稅。他也不允許自己的手下在百姓身上作威作福。(15節)

2.生活簡樸

“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14節)

3.不爲自己牟利

“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裏做工…… 雖然如此,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爲百姓服役甚重。”(16,18節)

4.慷慨待人

“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17-18節)

  1. 一心一意

“我恆心修造城牆”(16節第一段)。尼希米的對手企圖恐嚇他,但尼希米決心不向他們低頭。他轉向神,禱告道:“神阿,求你堅固我的手。”(6:9)

尼希米完成了他的事業(15節)。很多人在開始時雄心勃勃,卻缺乏“扛到底”的精神。尼希米是個堅韌之人,最終,他成就了這項偉大工程。

“完成”本身就是對批評者最好的迴應:“以祿月二十五日,城牆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我們一切仇敵,四圍的外邦人聽見了便懼怕,愁眉不展。因爲見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們的神。”(15-16節)

主啊,請賜我智慧來解決財政問題。幫助我謹慎思考、民主商討;最重要的是,能夠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請幫助我過一個敬虔、正直的生活,勤奮工作,對人慷慨,不爲自己牟利。

佩泊的補充

箴言31:10-20

每當我讀到這個“全方位”女強人時,都感到壓力巨大。其實,我們不必都變成“才德婦人”。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和神建立有愛、有信的關係,並做好他呼召我們去做的事。

今日金句:

...... 但我禱告,神阿,求你堅固我的手。 (尼希米記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