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相交
相交 —— 多麼美好的詞!你被造的目的就是爲了相交。相交能滿足你心靈深處最大的渴望。相交是解開孤獨的鑰匙。生命中沒有什麼事可以與相交媲美。相交從現在開始,直到永恆。
從相交中得到的喜樂是最大的。約翰希望讀者也能體驗到他所享受的相交之美:“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約翰一書1:3)
相交在希臘原文中叫作Koinonia。這個詞幾乎無法被完美地翻譯出來。因爲它描述了一種極其親密,極其深刻的關係;它甚至被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最私密的互動 —— 即夫妻間的關係。當聖經用Koinonia來形容一種生活狀態時,它深邃的含義就更加明顯 —— “相交”的生活就是分享一切的生活。約翰用這個詞來描述我們和神的親密關係。
除此之外,“相交”也被用來形容人際關係。你可以和他人建立深厚、真摯的友誼,並且誠實溝通。戴面具、有城府、樹立“形象”都是多餘,因爲神希望你能真實面對他。如果你能真實面對神,就可以漸漸學會如何在他人面前作自己。以誠相待可以幫助我們進入那最美好的“相交”。
感謝神
詩篇136:1-12
神愛我們。你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一點。在本首詩中,詩人竟然26次重複“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你和神的親密關係就建立在這永不磨滅的愛上。
用“感謝”來回應這位神吧。
1.神是誰
神“本爲善”(1節)。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2-3節)。
2.神的創造大工
神行了偉大奇妙的事。他展開了天、鋪設了地;他造了太陽、月亮和大大小小的星辰(4-9節)。
3.神爲你成就的事
神向你“施展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12節)。他對你不離不棄,永遠保護你。
主啊,感謝你對我的愛永遠長存。
與神交流
約翰一書1:1-2:11
約翰知道自己所傳講的人是誰。他和耶穌有深厚的友誼。在十二個門徒中,約翰是主特別眷愛的一個(約翰福音13:23)。約翰和耶穌相處的時間也特別長。
約翰已經是位古稀老人,他切切想把自己曾經“聽過”、“見過”、“摸過”的耶穌告訴衆人(約翰福音1:1)。他要“見證、宣告”這位“親眼見過”的救主,讓讀者也能借着子耶穌基督和父神建立至親的關係。(2-3節)
奇妙的是,你也可以經歷這最深刻的相交:“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3節)。
你如何才能與“父”、與“子”建立這樣的關係呢?
“耶穌的血”讓你能“行走在光裏”,因爲它“洗淨我們一切的罪”(7節)。雖然我們依然會犯罪(8節),但神可以赦免我們。神希望你和他建立最親密的相交;在這種關係中, 你可以坦誠認錯,並確知神會赦免你:“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9節)。
就像肝臟和血液循環系統可以不斷清理人體內的垃圾一樣,耶穌的寶血也可以不斷洗淨你的罪。
但唯一的條件是,你要向神承認:我錯了。
你必須隨時與神溝通,只要犯罪,就要立即坦白、悔改,並接受神的赦免和潔淨。這是一輩子的功課。
在犯罪與赦罪中存在一個奇妙的平衡。我們不應該犯罪,應該行在光明中。但是,我們都是罪人,都會犯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爲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10節)。
聖經傳遞出一個美好的真理:約翰勉勵我們不要犯罪,但他又讓我們確知,如果犯罪,神的恩典和憐憫絕對夠用(2:1)。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指導原則就是:既要“追求個人聖潔”又要“仰賴神的恩典”。
更加奇妙的是,當我們犯罪後,有耶穌爲我們“說理、求情”,耶穌就是罪人的辯護律師:“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2:1)。
正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讓你能夠與父和子在親密“相交”(1:3)的關係中坦然禱告。神呼召你來認識他(2:4),並親身經歷他對你的愛(5節)。“任何自稱與神相交的人都應該像耶穌一樣生活(6節 – 信息版聖經)。
與弟兄姊妹的相交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和神的關係:“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1:7)”。無愧的良心、仁愛、順服、與神親密、與人親密 —— 這些品質都是密切相連的。
主啊,感謝你賜予我如此奇妙的特權,讓我可以通過你在十字架上的寶血與你、與其他人親密相交。
信靠神
但以理書5:17-6:28
但以裏和神有極爲親密的關係。他讓我們看到什麼叫做完全信靠主。他拒絕接受伯沙撒王的禮物(5:17)。若送禮之人別有用心,收禮物時就要格外小心。但以裏不想收取王的禮物,因爲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妥協。
伯沙撒的罪是:第一,“心高氣傲,靈也剛愎”(20節);第二“心仍不自卑”(22節),公開向天上的主“自高”(23節);第三,敬拜偶像 ——“ 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23節)。
但以裏是一位既有原則又有智慧的“基督徒”政治家。不是說但以裏比普通人更聰明,而是他更正直。有人想在但以裏過去的經歷中做文章,但卻找不到任毫把柄:他們“找不着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6:4)。
並非所有人都能像但以裏一樣出類拔萃(3節),但我們都能擁有“美好的靈性”(3節)。我們要盡職盡責、誠實守信(4節)。一心一意對待工作十分重要,但忠誠於神更加關鍵。
但以裏在巴比倫國中擔任非常重要的職位。他的工作異常忙碌、辛苦。但他每天都要禱告三次。
但以裏在巴比倫住了很多年。至此,他與這個國家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但以裏已經徹底融入了巴比倫社會,他完全遵守這裏的法律。詆譭他的人也清楚這一點。他們知道,陷害但以裏的唯一途徑就是制定一條與敬拜真神相抵觸的法律。於是,他們規定向耶和華禱告屬於違法行爲(5-7節)。毫無疑問,但以裏拒絕執行這條法律。(10節)
跟神說話代表相信他。與神相交是但以裏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他一如既往禱告,決不與環境妥協。但以理沒有悄悄敬拜神;只要他禱告,就會把窗戶打開,但以理就是要讓人看到自己的信仰。
但以裏被扔到了獅子坑裏。但以裏的故事似乎在預表耶穌生命的最後幾天:
敵人出於嫉妒才陷害但以裏。
敵人無法找出但以裏的任何過錯。
敵人從宗教方面尋找突破口,要致但以裏於死地。
一個懦弱的王被捲入其中,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只能批准判但以裏死刑。
但以裏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和信心
但以裏被神奇蹟般地拯救,這是對復活的預表。
我們甚至能在但以裏的故事中看到空墳墓的影子:“有人搬石頭放在坑口,王用自己的璽和大臣的印,封閉那坑 …… 次日黎明,王就起來,急忙往獅子坑那裏去”(17,19節)。
整個故事的核心信息就是但以裏對神的信靠。這百分之百的信心讓但以裏毫無畏懼。聖經告訴我們,但以裏沒有被獅子吃掉的原因是他異常剛強、有骨氣!他始終不屈不撓侍奉神(16,20節)。現在所有人都明白了,但以裏就是永生神的僕人(20節)。他生命的每分每秒都在神的看顧中。
要堅持信靠神,即便所有事情都在朝相反方向發展,你還是要頂住壓力,拒絕妥協。要有勇氣作自己,敢於與衆不同。
主啊,請幫助我繼續走在與你相交的道路上,保持和你的親密關係。不斷禱告、不斷感恩、永遠信靠你。
佩泊的補充
我們的社會急需但以裏這樣的政治家。但以理對尼布甲尼撒和大利烏都極其忠心,但在信仰上他絕不妥協。但以裏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他首先是一個跟隨神的人,其次纔是政治家和謀士。
今日金句: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