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姐妹,今天我們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系列──“保羅的題外話”這個題目。
有些聽眾朋友,特別是聽了這個節目好一段日子的,一定會察覺到過去很長時間,我們在一節一節探討以弗所書。無可否認,我們探討以弗所書的方式十分迂回。我們從第4章開始,討論了第5與第6章,然後又回到第1章,接著再探討第2章。以弗所書總共有六章,由此可見,我們先從以弗所書後半部分開始,然後回到書信的前半部分。
我認為,回頭看以弗所書第3章,從整體上探討這一章十分重要。不管你信不信,我不是說所有牧者都應該這麼做,只是認為最後才探討以弗所書第3章,效果挺理想。因為以弗所書第3章結尾處的禱告,就像是嶺峰,是山頂,而以弗所書其余部分則像登山時經過的山麓、山嘴或小嶺。
我要為你閱讀以弗所書第3章整章,我們要在三次節目中談論這一章。這不是我們一貫以來探討以弗所書的方式,但我相信,這種方式有助你更好理解本章。要登上山峰,你可以一路爬上去,也可以乘直升機上去。現在是乘直升機的時候了。
以弗所書第3章對我們很有幫助。許多大教會有時被稱為自由主義教會,如果你與他們呆在一起,你會發現他們基督信仰的核心,骨子裏其實是智識,因為這類教會往往要迎合高學歷人士。那裏的講道往往博大精深,才情盡出,你會看到許多討論小組,每個人坐下,談論的都是宗教與哲學問題。這些自由主義教會讓你以為,成為基督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聰明才智。他們最重視的,是智識。
如果你仔細看看所謂的保守教會或基要派教會,這類教會比較嚴格,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時較為律法主義,不停強調該做甚麼。你會發現他們的基督信仰最重視的,是意誌。說來說去都是行為。有些教會令你覺得,思想或頭腦的智識最重要,有些教會卻讓你覺得,行為才是最重要。如果你讀讀以弗所書第3章,就會發現基督信仰的中心,其實是人心;我不是指情緒,而是指我們將要探討的渴慕。
讓我為你閱讀以弗所書第3章,只要你仔細聆聽,細心閱讀,就能輕易將以弗所書第3章分成兩個部分:保羅的題外話,以及保羅的禱告。這次,我們要看的是保羅的題外話。讓我為你閱讀這一整章。以弗所書第3章:
1 因此,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替你們祈禱。 2 諒必你們曾聽見神賜恩給我,將關切你們的職分托付我, 3 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寫過的。 4 你們念了,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秘。 5 這奧秘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 6 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裏,借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7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 8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 9 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 10 為要借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11 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旨意。 12 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裏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面前。 13 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 14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15 (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 16 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借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17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18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19 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20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1 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我們剛剛說過,只要你細心看看,就不難發現這一章可分成兩部分,對嗎?這一章由兩部分組成:保羅的題外話,以及保羅的禱告。保羅開始時說:“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諒必你們曾聽見。”很明顯,保羅正準備入正題,但突然中斷,他這是所謂的離題。這是題外話,他把話題岔開了。
聖經說:“因此……”“因此”指的是甚麼?我必須說明,保羅所指的是第2章,各式各樣的人本來怎樣也沒可能和睦相處,但基督與福音卻使他們合一,保羅指的便是這個真理。除了基督與福音,沒有其他方法拆毀人與人中間隔斷的墻,使人與人彼此連結。保羅使用的例子是猶太人與外邦人,以弗所書第2章有很長的篇幅論述。保羅寫完了第2章,開始說道“因此,我保羅”,突然便停止了這個課題。現在保羅想說甚麼呢?
無論你信不信,理解他的意思一點不難。想知道他接下來的說話倒很容易,因為只要你仔細看看,就會發現他在第14節也以相同的方式引入正題。他說:“因此……”他在第1節想說的話,到第14節才說出來。第14節就是他在第1節想說的話。他想要說:“因此,我保羅……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替你們在父面前屈膝,替你們祈禱。”但某些原因導致他岔開話題。甚麼使他岔開話題呢?
說到聖經絕對可靠,指的是聖經中一切教導都充滿權柄,都是真理,當中沒有錯誤,沒有瑕疵。當然不是指格式和語法沒有瑕疵,從來沒有這個意思,從來沒有。任何出色的語言大師所寫的文章,都會有瑕疵,形式和風格出現問題。然而,保羅不是要在這裏寫一篇曠世傑作。理解聖經,就是這樣令人振奮,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你應當重溫經文,整章再讀一遍。
保羅為甚麼離題?他離題之後,開始談及他領受的呼召。他說“諒必你們曾聽見”。他意思是,我想你曾聽過,我體諒你,假設你曾聽過,神賜給我獨特的事工,這意味神會賜下特別的恩賜和呼召。保羅說,他有了解福音的大智慧,因此他有責任將福音帶給外邦人,向他們傳福音。他成了福音的仆人,然後講述經過,用很長的篇幅講述他的工作。這是他的工作介紹。為甚麼?保羅不是在撰寫巨著。保羅是牧師,他繼續禱告之前,在這段題外話的結尾,即第12和13節說:“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
我們必須根據這一點來理解第2至第12節。保羅其實不是要講述他的工作。他甚至說:“我早就告訴過你了,我認為你已經知道了。”我們也許會知道更多,但他的重點,其實是教導他們不要因他被監禁而感到沮喪。你明白為甚麼他離題了嗎?他在第1節說:“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然後,他就突然岔開了。保羅是多偉大的牧師,他立刻就想到這些人會因他的困境而掙紮。他知道這些人會因他被囚禁而困惑。他在提及自己在監裏時,告訴自己:“我最好還是確保這些人不會因此而沮喪。”於是,他岔開了話題。
這個原因十分重要……保羅在此教導如何面對沮喪。他相信他們可能會因為他被囚禁而沮喪,因此說要告訴他們一些事,讓我們來探討一下。保羅求他們不要因為他被囚禁而沮喪。這麼多年來,我閱讀這段經文,都認為以弗所書第3章是在講述保羅的工作,直到近來,我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已經知道保羅的工作,保羅只想簡略提醒他們一下,因為他真正想教導的,是如何面對沮喪。如果你仔細閱讀這段經文,就會看見保羅如何面對他自身的沮喪,我們可按照這些原則來面對沮喪、灰心、困惑和難阻。讓我們來看一看。
保羅的題外話直接教曉我們一件事,就是如何面對沮喪。這一點也間接教導我們幾件事。在我們繼續探討前,讓我們先來看看保羅的題外話。如何面對沮喪。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些人為甚麼沮喪。保羅說“作了基督被囚的”,沒有甚麼比這句話更令人苦惱和困惑。為甚麼基督容許保羅被囚禁呢?保羅就是要交待此事。你看,聖經到處都是神保護我們的宣告,都是那麼明確,鏗鏘有力。詩篇第46篇1節至3節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
我們一家在雲南旅遊時,駕著四輪驅動車沿著古代馬車道行駛,來到高約海拔四千米的山路。當時是七月中旬,當地人告訴我,到了月尾山上會積雪厚厚,我甚至不相信他們。
然而,當我們將到山頂,看見山上的積雪已經厚得鋪滿整條路。這條路只有這麼寬,是單行道。道路旁邊是陡坡,道路非常濕滑,厚厚的積雪,差不多鋪天蓋地了。當時突然響起雷鳴,電光四閃,接著便是冰雹。景況觸目驚心,十分怕人。我們環視四周,都說:“糟糕!”於是立即往回走。
我們是在單行在線,道路又很窄。這條小道確實是古代的驛站馬車道,我們往回走時,暴風雨已經來到,當時正身處這條小道的最頂端。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在單行道上掉頭往回走,其實是一步一驚心的,只要寸步之差,就會掉下陡坡粉身碎骨。當時正在下雨,我不知道還有多少路要走。真正的問題卻出現在我小兒子身上,他在那裏產生了恐懼反應。
自此,只要我們把車開上高地的公路,他就會非常害怕,因此我與他坐下來聊聊,讀詩篇46章給他聽:“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他說:“爸爸,你是否在說,只要我們是基督徒,那我們的車一定不會跌落山崖?”我回答說:“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於是他問:“好吧,那詩篇有甚麼用呢?”
那麼耶穌在路加福音第21章18節說“你們連一根頭發也必不損壞”,又如何解釋?詩篇第91篇7節說,“雖有千人仆倒在你旁邊,萬人仆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又怎麼說呢?這些經文意思是甚麼?根據保羅所說,“我作了基督被囚的”,你可知道保羅正在處理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事實上,這可分為兩方面,讓我向你說明。當你努力順服耶穌基督,不僅會遇到諸多不如意事,連可怕的事也會常常出現。在你跟從基督時,逆境會出現。但真正的問題不是時間上,而是前因後果,因為你跟從基督,所以會遇上許許多多的逆境。你何時跟從基督,逆境便何時出現,那已經夠糟糕了,但問題卻是,因為你跟從基督。
保羅說到“我作了基督被囚的”時,立刻認為最好先談談這一點,因為以弗所的會眾會因此沮喪。你此刻想起甚麼,想說甚麼,都請暫時擱下。你被囚禁不是因為犯了法,而是因為你是基督徒。保羅被囚禁,是因為他傳講基督,因為他挑戰當權者,所以他被囚禁。基督徒犯了法坐監是一回事,努力順服神而被囚禁是另一回事。
此處談論的要點,是聖經教導我們的真理。我們從經驗也知道,你越是堅持過基督徒生活,就越有可能為基督受苦。如果你拒絕濫交;如果你按照聖經的教導將金錢用來赒濟人;如果你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如果你拒絕為自己和同事的利益說謊;如果你繼續去愛一個霸道的人;如果你把另一邊臉也轉過來讓人打;許許多多的情況下,如果你堅持遵守聖經對基督徒的要求,那麼壞事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在你身上。
我們可從兩方面理解。如果你從來沒有這種掙紮,很可能你的基督徒生活只是得過且過。保羅在提摩太後書第3章12節說:“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這不是指基督徒定會有些逆境,而是指因為你是基督徒,這些壞事才會來。因為你是基督徒,壞事就會發生。保羅表示,如果你沒有這種經歷,其實因為你的基督徒生活在某方面過得不夠紮實。
有一個好例子,我至今仍念念不忘。我曾認識一個男士,他成為基督徒後走來告訴我:“真糟糕,我是一名服務員,在閱讀十誡之後,聖靈使我知罪。在我上班的地方,每個人在上報小費時都大做手腳,只上報很少數目,因此他們不必繳稅。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我開始如實上報小費數目,但所有人都對我施壓。甚至主任也警告我說,如果我上報這麼多小費,而其他人沒有,那我就會制造很多麻煩,所以他叫我別這麼做。
現在問題很大,我該怎麼做才好?”我回答說:“首先,從心理角度說,你應當跟隨良知。其二,從神學角度說,你的良知絕對正確。其三,不要抱著傲慢和優越的心態。別因為他們沒有像你這麼做,就認為他們在道德上不及你,也沒有你的堅持和良知。別認為你比他們優越。千萬不要。”他答道:“那好吧。”但他還是丟了工作。他雖然做正確的事,卻失去了一些朋友。
你看,耶穌解雇了他。這就是保羅的意思。保羅說:“我不是西澤的囚徒,不是王室的囚徒,不是羅馬的囚徒,而是基督的囚徒。我被囚禁,完全因為順服基督。我因為基督的緣故被囚。”這意味著很多人被基督解雇。許多人因為基督的緣故被身邊的人拒絕。許多人有此經歷,於是像保羅在第13節所說的那樣喪膽。
他們挑戰不公義的事情,失去朋友,失去晉升機會,失去生命,失去自由。好幾個世紀以來,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基督徒身上。怎麼會這樣?“父親,聖經這一切應許究竟是甚麼意思?是否指我們不會掉下山?”“不是的。”“那這些應許有甚麼用?”
保羅的說話怎麼幫助我們?各位聽眾朋友,假如你讀聖經看到如何跟從基督,就知道總會面對這種情況,無可避免。如果你沒有,那是因為你正如我剛才所說,在某方面放棄原則,沒有堅持。
這是件天大的事,相當重要,因此我們應當看看保羅如何看待此事。他把問題處理得如此美好,那麼巧妙,充滿智慧和深度。保羅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首先,讓我先指出他沒有做甚麼。第一,他沒有采用所謂的屬世智慧。他的觀點不是說:“你知道的,這就是人生。成長吧,這就是人生……生活很艱難,來吧,算了吧,可別哭了。”這是屬世智慧。
其次,他也沒有采用浪漫主義,滿口童話。浪漫的想法大概是這樣:“事情看起來很糟糕,但我可以肯定,這件事會叫人得益處。”等等!有人會說:“你稱這為童話?這不就是羅馬書第8章28節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是的,聖經的確這麼說。
然而,很多人閱讀這節經文後,立刻得出童話式的想法,但聖經完全不是這個意思。這節經文不是指你會看見甚麼益處,不是指事情會按照你的想法發展,而你所得的益處,也不像一般人對益處的理解。這節經文不是指,事情定會按照你的意思叫你得益處。這些都不是聖經的意思。
聖經沒有應許你知道所得的益處是甚麼。當然,聖經告訴我們,當我們到了寶座前,從天堂的角度回看一生,就會明白所有事互相配搭,但聖經從來沒有說過,你會在郵箱中收到簡報,交待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童話式的想法會說:“你一定知道的……我知道這一切會叫我得益處,我很期待知道是甚麼益處。”你可能一生也無法知道是甚麼益處。
聖經從不支持這種一廂情願的理解,這不是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是不對的,但你必須當心,不要有童話式的想法。不是的,保羅不是悲觀,他不是說:“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場悲劇,破碎不堪,充滿艱難。”他也不是浪漫主義,並沒有說:“我肯定事情很快有轉機,叫人得益處。我不知道會有甚麼益處,但很期待看見。”你別這麼想,保羅沒有這麼說。
其三,保羅其實不是苦修主義者。他並不是說:“玫瑰難免有刺,你必須堅強,別再埋怨,堅強起來。”他不是苦修主義者,絕對不是。我希望你知道,教導人在遭遇苦難時要咬緊牙關的斯多亞主義,其實是異端主義。這是希臘人發展出來的學派,不僅不是基督信仰,而且還與基督信仰對立。因為斯多亞主義認為,面對苦難,要視苦難如無物,不要想太多,只管堅強往前走,別讓苦難影響你,只要繼續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斯多亞主義認為,不要多想苦難。基督信仰則強調,多思考苦難來面對苦難。這一點與斯多亞主義相反,也與浪漫主義相反,因為基督信仰從來不曾說過,一切會按照我們的意思發展。
保羅實際上怎麼做呢?保羅教導我們看待苦難的態度要與他一樣,好使不會喪膽。他像一貫的做法,教導我們千萬要依據神的真理來理解,這就是他的處理手法。
請留心,現在我要開始詳細探討經文。在2、3、4、5與6節中,保羅說道:“諒必你們曾聽見神賜恩給我,將關切你們的職分托付我,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寫過的。你們念了,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秘。”換句話說,保羅領受神偉大的啟示,明白祂對世人的計劃。他明白福音,明白基督的信息。這是他的呼召,他領受了,這呼召臨到他身上。讓我們來看看7、8與9節:“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
如果你仔細看看,就會發現保羅首先是說:“我是仆人,我不再屬於自己。當我認識這福音,看見耶穌基督的作為,看見福音的奧秘,看見福音的榮美,看見一切如何互相效力,看見福音如何解答一切哲學問題,如何供應每個人的需要,如何掌管整部歷史,我成了仆人,成了福音的仆人。”這就是他的意思。保羅使用的字眼都是色彩強烈的。
我們曾經探討過這個詞語,“仆人”這個詞的希臘原文表示“賣身契約的仆人”。保羅說:“當我知道基督福音的偉大,就獻出了生命的主權,即便我是使徒中最小的,我成了使者,成了福音的傳道人。”你能體會麼?保羅的意思是說:“即便我是最小的,但我是罪人中的罪魁,不配得這一切,但還是領受了這特權。我的生命已經不再屬於自己,這沒關系,因為就算只能向一個人分享這個偉大的信息,也是難得的特權。”
他的意思是甚麼?他的意思是說,他的價值觀和對事物重視順位已經完全重整了。只有當你的目標及重視的事情受到影響時,你才會覺得被打擊。歸根究柢,我們沮喪挫折,往往因為我們真正追求的東西得不到。但保羅表明,他的生命被基督改變後,他真正追求的,人生的終極目標已經改變,因此,沒有甚麼能讓他沮喪。
假設有個商界女強人。她喜愛商業社會,是個企業家,很愛她經營的生意。她也有個愛好,喜歡表演,即音樂表演。她喜愛唱歌、跳舞與表演,因此她以此為副業。她喜愛舞臺表演。另外有一個女士立誌當音樂演員,在臺上載歌載舞,同時她亦以經營生意為生,賺取生活所需。
在這裏,我們看見兩個不同的人,他們都在做生意,都在尋找演出機會。他們參加了同一個節目的甄選,試唱同一段樂曲。兩位女士,年齡相若,謀生技能差不多,試音的部分也相同,結果兩人都落選了。
他們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沮喪。為甚麼?為甚麼沮喪的程度會有不同?她們基本上是同一類人,處境也相似,參與同一個甄選,同時落選。為甚麼二人中有一個更加沮喪?你真正追求的是甚麼?其中一個婦人所追求的至善至美境界,就是在臺上唱歌跳舞。她是一名藝術家。
另一個則不然。她真正所追求的,真正享受的,是重整即將倒閉的業務,改變管理方式,使其東山再起。這就是他的喜樂。保羅的意思是:千萬不要定睛去看使你沮喪的環境,並埋怨環境令你沮喪,要常常省察自己,因為你所追求的才是沮喪的根源。
保羅表示,如果你明白真正值得追求的,只是討耶穌喜悅。耶穌賜給我偉大的福音,成就這一切奇妙大工,我現在只想服侍祂,因為耶穌為我成就了一切,賜給我偉大的權柄,讓我成為祂的仆人。我甘心樂意遵行祂的旨意。如果祂要我成功,那太棒了。如果祂要我失敗,那也很好。只要我是為祂而做,成功自然有許多機會,就算失敗,也會有其他契機。其他契機是指甚麼?
說到為苦難下腳註,最妙的莫過於此。有一天我與太太聊天,說到當你是個傳道人,閱讀方面像我有這類偏好,你會經常接觸以苦難為題材的書籍、文章和論文,也會研究聖經怎麼談論苦難。縱觀古今,就我所見,給苦難最好最偉大的詮釋,莫過於基督徒作家兼傳道人伊莉薩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她的描述使人目瞪口呆,顛覆屬世的智慧,給你的自憐一記耳光,告訴你該做甚麼。我曾經引述過她這句話。
她說:“這是聖經的教導。祂受苦,並非要免除我們的苦難;而是在苦難中,我們會更像祂。”她說,“祂受苦,並非要免除我們的苦難。”耶穌基督從來沒說過,祂受死,我們就能長生不老。請記住,祂受鞭傷,並非要救跟從者脫離鞭傷;祂流血至死,並非代表信徒就不會流血至死;祂被逼迫,不是要救跟從者遠離逼迫;祂從高峰殞落,並非要讓相信者免受人生逆轉的痛苦。聖經不是這樣教導,怎麼會這樣?
聖經說的是,祂受苦,不是要免我們受苦,而是當我們受苦時,信靠祂的受苦,那麼苦難就能使我們更像祂。我們借著順服、信靠、仰望而更像祂,說:“袮為我受那麼多苦,我也能為袮受這一點點苦;袮擔當了神的忿怒,我當然也能夠忍受同事的輕視;袮嘗過被父神掩面不看的痛苦,我自然也能忍受,而事實上神臨到我,告訴我在苦難中會與我同在。”你不必為苦難尋根究底,這就是原因所在。
保羅表示,如果你明白這點,那你就能得著自由。保羅的意思是說:“我不是羅馬人的囚徒,我是基督的囚徒。這說明我並非軟弱。除非基督要我下監,否則我永遠不會被囚禁。我的主愛我,祂知道甚麼對我最好,如果祂要我這樣事奉祂,我很樂意!”還記得耶穌對彼拉多這麼說過。約翰福音第19章11節記載,祂告訴彼拉多:“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意思是說,彼拉多沒有權柄,耶穌不是他的囚徒。記得嗎?祂意思是說,我是父神的囚徒。希望你明白這點。我們很多人不願意接受這點,一廂情願認為祂受苦,是為免我們受苦。這不是福音。這怎麼可能是福音呢?
仆人不能高過主人。祂受苦,不是要免我們受苦。祂受苦,於是當我們受苦時,苦難不會壓垮我們,反而會建立我們。苦難不會壓碎我們,反而使我們完全,事實確實如此。你知道這是怎麼發生嗎?你必須放下自憐,就像保羅一樣,思想基督徒的權柄。思想權柄的意思,想想等在你前頭的榮耀。有甚麼值得你沮喪呢?神已經賜給你這份奇妙的禮物,而你卻因為禮物包裝上的彩帶顏色不合心意而沮喪。相比祂要給你的獎賞,你所經歷的苦楚實在不值一提。
為耶穌受苦,首先你得放下自憐。這代表你明白苦難是奧妙又難得的契機,它會陶造你的性格,使你更加謙卑,信心更堅定,更有耐心。我不是你的囚徒,我是神的囚徒。不是你解雇我,是神要調我到其他崗位。如果祂要我這樣事奉祂,我十分樂意,因為我要做的就是討祂喜悅。
如果你人生的首要大事,是利用神來發財,那你當然會心生怨恨。你知道嗎?如果神只是你的工具,金錢才是你的目標,那你一定會充滿怨言。如果金錢是你的工具,而你的目標是事奉神,那你就不會有任何怨恨。如果你心裏有怨恨,你最好省察一下,自己追求的到底是甚麼。我想告訴你,如果你人生首要大事不是事奉神,也不是討祂喜悅,那麼你就會發現,你其實並不自由。你不會成為基督的囚徒,但你會成為彼拉多的囚徒、西澤的囚徒、其他人的囚徒。你實際上不會自由。除了這一點,還有最後一點:保羅並不沮喪,除了因為他是基督的囚徒外,他還說:“我是為了你們才成為基督的囚犯”
你們若已為人父母,就會理解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養育孩子所需的開銷非常大,如果你今年必須為孩子花費十萬元,你會怎麼做?義無反顧地做嗎?記得我曾經忽發奇想,你從銀行賬戶提取了十萬元,卻不慎把它掉進河裏,順著水流流進長江,一去不復返,這使你心煩氣躁。然而這正正就似為人父母所面對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十萬元從你的銀行賬戶跳出來,一去不復返。這筆錢不是花在你自己身上,沒有供你旅遊度假,給你添置新衣服,一點也沒有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為你的孩子付出。為甚麼你不覺得沮喪?因為你是在為他們付出。但如果你是將錢丟進長江裏,那你肯定會很沮喪。
如果你像基督一樣受苦,在受苦的時候信靠祂,滿心謙卑,完全倚靠祂,如果你在受苦中成長,那你就會像保羅一樣,在公開服事時,像是身處魚缸裏。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別人的註視之下,你會有壓力,一切都很不容易。但我希望你知道,無論你是誰,你的順服會影響你身邊的人。有一首詩說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因此你在受苦時,不僅是為了耶穌受苦,也是在為身邊的人受苦。當你受苦時,你以為被人忽略,沒有人在乎,你以為只有你在受苦,只有你在傷心,其實這讓人有多難過。你並不孤單的。你受苦時,如果放任自己,自暴自棄,那你身邊的人也不會好過。
仔細看看,你在受苦時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無動於中,是因為你沈溺在自憐當中。以後當你看到別人受苦,他同樣這般意誌消沈,你就會察覺得出。保羅的意思是說,我能夠面對苦難,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歡歡喜喜地受苦,不只是討耶穌喜悅,也是為了你們外邦人的緣故。保羅就是這樣面對苦難,於是作出了這個結論。
讓我告訴你,要麼是愛基督勝於一切,追求基督是人生的首要大事,要麼就是被自憐拖垮,沒有第三種情況,沒有其他選擇。保羅話中最美的一點,是他振奮的原因,這對福音信息很重要。他用一節經文概述,但這節經文沒有引起我們應有的關註。這節經文不大出名,卻是十分美妙。這節經文就是第11至12節:“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旨意。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裏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面前。”這就是福音。
保羅為此很振奮,歡喜得就是下在監獄,也如同身在皇宮。保羅很振奮,因為他知道“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裏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面前。”如果聽了這信息,你沒有像保羅那麼振奮,那就意味你還沒有真正吃透它,了解它。這個信息令保羅很震撼,牢獄之苦也變成皇宮的生活。
他大致是說:“我已經完全得著改變。我那麼富足,沒有人能取走甚麼。我那麼富足,任何人想搶劫我,奪去這份福樂,都不能如願。”如果你不了解這點,如果你的基督信仰沒有讓你達到這個境界,那麼你還不了解。領聖餐時,我們記念的,正是令保羅為之振奮的恩典,使他能夠面對牢獄之苦。你能夠面對自己被囚禁嗎?你能夠面對眼前的困難嗎?這些困難當然與保羅所面對的不同。如果你以保羅的態度面對困難,那你就不會沮喪。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袮引領我們,幫助我們經歷保羅的振奮。他說:“我們因信你兒子耶穌,就在他裏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你這位既聖潔又尊貴的神面前。”求袮使每一位聽眾朋友,不論是否首次收聽,都能更深刻的體會,前所未地經歷得到保羅這份振奮。求袮讓我們經歷袮的臨在,得以進到禰的面前;求袮讓我們放膽無懼地來到袮面前。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