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你當思想耶穌
甘力克

你當思想耶穌

如果你問英國人,英國曆史上誰最偉大,回答十有八九是丘吉爾。如果你問美國人這個問題,他們會說是喬治.華盛頓或亞伯拉罕.林肯。但如果你問一世紀的猶太人,答案一定是“摩西”。對希伯來人來說,摩西代表以色列歷史的巔峯。摩西將他們從奴役中拯救出來。並頒佈了偉大的摩西律法。

《希伯來書》的作者向猶太基督徒闡明耶穌高過摩西。他的論據是,即便摩西很偉大,但耶穌和摩西並不在一個級別上,耶穌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希伯來書3:1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榮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本身更尊榮。”(3節)“摩西爲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5節)“但基督爲兒子,治理神的家。”(6節)

今天的經文都是圍繞患難、困苦、試驗、試煉和憂患展開的。新約告訴我們,成功應對這一切的祕訣就是:“應當思想……耶穌”(希伯來書3:1)

困難和不幸

詩篇119:137-144

不論在生命的哪個階段,你都可能遇到困難和不幸。這也許是當事人咎由自取,也許是親人、朋友、同事造成;或者工作以及服侍讓人心神俱疲。

我還記得美國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曾說,他曾經認爲生活就是在一連串的爭戰後迎來祝福;現在他才明白,生活是同時行走在兩條軌道上 —— 一條是祝福,另一條是爭戰。

顯然,詩人經歷了很多爭戰:“我遭遇患難愁苦。”(143節第一段)

我們應該如何迴應患難呢?詩人的答案是:信靠主。他選擇繼續相信神的話是“憑公義和至誠”的(138節)。“你的命令卻是我所喜愛的。”(140,143節)

詩人將自己的心思意念都放在主身上:“耶和華啊,你是公義的”(137節第一段)。新約的偉大啟示就是:“耶穌基督是主”(羅馬書10:9)。耶穌應是你心思意念的焦點。

主啊,感謝你,在困苦和憂愁的時刻,我可以思想你,並且依靠你的應許。

經歷試煉

希伯來書3:1-19

沒有經過試煉的信心並不可靠。我們遲早都要碰到試煉。試煉帶來挑戰:你能繼續信靠神嗎?不要任由你的心變硬,要讓它柔軟、依靠神 —— 無論環境有多難,所受的挑戰有多大,都要選擇繼續信靠神。

你可能想要妥協,做不對的事,但如果能克服誘惑,選擇做正確的事,你的靈命、智慧、品格和信心就會成長。

雖然“摩西在神的全家盡忠”(2節),但耶穌纔是信心的終極標杆。耶穌經歷了數年的訓練,在曠野中承受了巨大的誘惑。但他“信實地完成了神交託給他的所有事”(2節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希伯來書》是寫給一羣正在經歷試煉和逼迫的基督徒的。作者鼓勵他們要“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6節)。他們應該被耶穌的信心所激勵:“你們應當思想……耶穌”(1節)。

作者引用了詩篇95:7-11(希伯來書3:7-11)。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沒有使用過去時,沒有說“聖靈曾經說”,而是使用了現在時:“聖靈說”(7節)。顯然,作者相信聖靈如今仍然使用聖經與讀者對話。當你讀聖經時,你應該期待聖靈會在當下對你說話。

神的百姓雖然經歷了“出埃及”的屬靈巔峯,但他們卻在曠野的試煉中跌倒了(17節)。作者以此警戒讀者:“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着不信的噁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着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12-13節)

作者告訴我們,防止背道的法寶之一就是與其他基督徒聚在一起。他鼓勵我們要“天天彼此相勸”(13節)。所以,團契生活十分重要。我們要定期聚會,參加小組,花時間和弟兄姊妹們在一起,彼此鼓勵,建造信心。

“罪具有欺騙性”—— 這個表述十分正確。如果罪沒有欺騙性,人就不會去犯罪了。當罪現身時,它會欺騙人說:“這樣做不會有太大的害處;這不是犯罪。”然而,人一旦嘗試過罪,就會生成錯誤習慣,良心漸漸泯滅,心也變得越來越剛硬。

犯罪的根源是不信。早在伊甸園時,罪的欺騙性就導致始祖懷疑神的良善;懷疑神對人的愛以及神的話。蛇說:“神豈是真說?”(創世記3:1),“你不一定死”(創世記3:4)。其實,在喫禁果之前,始祖就已經吞下了魔鬼的謊言。現代人也面臨一樣的誘惑,但我們堅信神的愛,堅信他的良善和他的話,就不會跌入罪的網羅中。

因爲百姓怨聲載道,所以他們沒有進入神的安息 —— 這本是他們一直想得到的。他們不相信神會在正確的時間供應他們的需要。百姓“存着不信的噁心”(12節),他們沒有進入神的安息,

“是因爲不信的緣故”(19節)。人一旦不相信神,馬上就會失去從神而來的平安。所以,你要思想耶穌,在讀聖經時留心聽他對你說話,堅持依靠他,這樣你就能得到安息和平安。

主啊,請幫助我在今天思想耶穌。請幫助我不要活在恐懼和不信中,而是活在信靠和安息中。

當災難來臨

約珥書1:1-2:17

“當災難襲來時,人對上帝的認知就會受到挑戰”,尤金.彼得森Eugene Peterson寫道。我們難免會遭遇疾病、死亡、事故、社會動盪、個人損失、經濟崩潰或者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就像新冠疫情。彼得森說:“ 在這樣的災難面前,需要有人站出來指明神的品格,以及他的作爲 —— 這正是先知約珥的任務。”

先知約珥在這部書中描述了一個大災難 —— 毀滅性的蝗災。這可能是真實事件,也有可能是異象。在公元前915年,耶路撒冷確實遭到過蝗蟲襲擊,後果慘不忍睹。

蝗蟲鋪天蓋地襲來,勢不可擋。它們所經之處,葡萄園枯萎、果樹園凋敝,莊稼顆粒不剩。牲畜也無飼料可喂。蝗蟲羣就好比席捲大地的龍捲風。

“哀哉,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1:15)。《啟示錄》也用蝗災來隱喻最後審判來臨前的大災難。(啟示錄9:7-11)

當耶穌描述最後的審判時,他引用了《約珥書》二章的話:“地震天動,日月昏暗,星宿無光”(約珥書2:10,參看馬太福音24:29)。

面對這樣的恐怖時刻,我們該怎麼辦?沒有人喜歡口是心非的道歉,神也一樣。他在尋求真心悔改的人:

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

因爲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12-13節)

在對大審判的描述中,先知提到了盼望。如果我們轉向神,尋求他的赦免,就無需爲最終的審判感到害怕。約珥用號角吹響作爲比喻,指明我們距離審判之日已經不遠了。(1節)

在新約中,保羅使用同樣的比喻來描述耶穌是如何戰勝死亡,帶來赦免和救恩的:“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爲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 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 感謝神,使我們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2 – 57)

父啊,感謝你是如此良善、仁慈,滿有恩典和憐憫。我盼望主耶穌再來的那一天。在等待中,請幫助我始終定睛在他身上。

佩泊的補充

希伯來書3:1

“你當思想耶穌”

我認爲,讓心思意念關注在一件事上就好比試圖逮住一隻貓。我的心思總是散亂在各個地方。要想讓它 “停留”在耶穌那裏,就需要有意識把某些“該做的事”放一放,留心傾聽神的耳語。

今日金句:

...... 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爲使者,爲大祭司的耶穌。(希伯來書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