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意與衝突
“聖經教導我們要愛鄰舍,更要愛仇敵;這恐怕是因爲鄰舍和仇敵本是同一羣人!”G.K. 切斯特頓Chesterton這樣寫道。
衝突在所難免。即便對謹小慎微的人來說,完全避免衝突也是不可能的。我們一定會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在相處中碰撞、摩擦。作爲基督徒,有罪的老我和聖靈之間也會時時刻刻發生衝突。
此外,當我們努力維護真理,抵制錯謬的世俗文化時,就要面對衝突。即便在英國——這個建立在基督教傳統和價值觀上的國家,大眾文化也越來越敵視基督教信仰。
如何面對仇恨與攻擊
詩篇109:1-20
大衛呼喊這位“我所讚美的神”(1節)。大衛的敵人滿口謊言,極其邪惡 - “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2節)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3節)。他們與我爲敵以報我愛…… 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以恨報愛。”(5節)
所愛之人或朋友的攻擊能產生極強的破壞力。他們的指責和仇恨的話能帶來刻骨銘心的疼痛。
大衛的應對之法是,將自己所有的掙扎和痛苦都帶到神那裏,“但我專心祈禱”(4節)。大衛把整個心都傾倒在神面前。他並沒有逆來順受,而是滿有信心地呼求神爲自己伸冤。
大衛的禱告讀起來讓人不舒服。但這也反映出一個事實,就是若沒有神的幫助,原諒仇敵是多麼不容易。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爲逼迫你的人禱告”(馬太福音5:44);大衛的禱告顯然與此背道而馳。但如果真的遭受了不公正的攻擊,大衛的態度也有可取之處,那就是向神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同時求神幫助克服苦毒和仇恨。
主啊,當我面對衝突時,請幫助我不要憑血氣行事,而是順服聖靈的帶領。
如何面對錯謬與老我
加拉太書5:7-26
直面衝突、敢於對峙從來都不容易,但卻是領袖必須面對的事。爲了捍衛真理,保羅與某些“散佈擾亂的人”產生了衝突。保羅用了感情色彩極爲強烈的詞來描述這些人,因爲他們正在把教會帶離正道。
保羅說,如果你們如此推崇割禮,不如把自己閹割算了(12節)。新約中居然出現如此激烈的言辭,確實讓人意外!但保羅在意的是維護真理。他立定心志要爲真理而戰,並不害怕面對衝突。
接下來,保羅描述了屬血氣的老我和聖靈之間的衝突。他說:“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做的。”(17節)
保羅的論述都是圍繞自由這個主題展開的。然而,從罪中得自由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自由地犯罪。
保羅對比了兩種形式的奴役:律法主義(成爲律法的奴隸)和通行證主義(成爲自己的奴隸)[通行證主義是指基督徒認爲自己已經持有通往天國的通行證,因此可以肆意妄爲 – 譯者注]。而你已經脫離了這兩種枷鎖,因此,你既要摒棄律法主義,也要避免通行證主義:“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因爲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13-14節)
這纔是真自由——並不是脫離道德約束,而是在愛中自由自在地服侍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做到愛人如己(14節)。如果基督徒也像世人那樣應對衝突,那就要“彼此消滅了”。(15節) 保羅列舉了容易產生衝突的四個方面:
1.性方面: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19節)
2.宗教方面:拜偶像,行邪術以及異端(20節第一段)
3.社會生活方面:一味爭競、永不知足、狂暴的脾氣、無力付出愛,也無法感受愛,心胸狹隘,孤注一擲,強烈的嫉妒心,將周圍人都看成競爭對手。(20節第二段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4.自我控制方面:無法自控,上癮,沉迷宴樂享受(21節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我們不能任憑錯誤的慾望滋生,要“被聖靈引導”(18節)。如果選擇靠着聖靈生活,就不會被那不斷挑動我們的私慾所奴役了。這樣,我們就能漸漸結出聖靈的果子,也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22-23節)
我的老友邁克.提密斯Michael Timmis在給我的一封信中寫道:“我用聖靈的果實來定義愛。聖靈的果實以仁愛開始。我相信,喜樂是愛在歡暢中流淌;和平是愛在安歇中駐紮;忍耐是充滿愛的等待;恩慈是用愛和他人互動;良善是以愛爲出發點;信實是因愛而堅守承諾;溫柔是以愛體恤他人;節制是用愛抵抗誘惑。”
在耶穌身上,我們能清楚看到這些品質。保羅繼續道:“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同肉體的邪情私慾,一起釘在十字架上了。”(24節)但我們還是會被誘惑,想要返回到老路上去。因此,我們更應該靠着聖靈與老我爭戰:“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26節),這樣就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聖靈現在就住在你裏面。當你做決定時,請讓聖靈帶領。如果你想了、說了或做了一件事後,心中產生強烈不安,這很可能就是來自聖靈的提醒。但你若感到深深的平安,就表明你和聖靈步調一致。
主啊,請幫助我用智慧來應對衝突,靠着聖靈的能力來贏得與老我的爭戰。請幫助我靠着聖靈而活,與聖靈的步調一致,結出更多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的果子。
如何面對世俗文化
以賽亞書47:1-49:7
從古至今,因爲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神的子民總是和他們所處的大眾文化格格不入。神並沒有命令你脫離世俗世界,但他卻呼召你與衆不同。你要敢於逆潮流而行,對世俗文化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神的子民發現這個殘酷的社會“毫不憐憫他們”(47:6)。這個國家崇尚惟我獨尊、目空一切(8-9節),民中多有“觀天象的,看星宿的,在月朔說預言”(9節第二段,12-13節)顯然,民眾沉迷於巫術、算卦和占星術。
逆流而行實在不易。在第48章中,先知叱責的對象由巴比倫變成了以色列。他說,但凡以色列人對神的誡命有一點點敬畏之心,“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48:18)
儘管以色列人多次失敗、罪惡極大,但神依然沒有放棄他們,因爲“你是我的僕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榮耀。”(49:3)我們在前幾天剛剛讀到“主的僕人”(聖經日日行 – 第260天)。在本段經文中,以賽亞又提到一個人,他“要使雅各歸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裏聚集。”(5節)此人將揭示並且成就神對他僕人以色列的計劃。這個預言再次指向了耶穌。耶穌是以色列人,他完全認同自己的國家及民族身份,但卻不被其束縛。
這位僕人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宣揚真理。他的嘴有如“快刀”(2節)。神曾經把拯救的真理啟示給一個民族,並讓他們將其傳遍天下。僕人的第二個任務是顯明神:“我必因你得榮耀”(3節)。他的第三個任務是成爲世界的祝福:“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6節)
以賽亞留下一些線索,讓我們知曉“僕人”是如何實現這一切的預言的。作爲53章的引子,以賽亞說“僕人”會“被人藐視,是本國所憎惡”(49:7),但他卻榮耀了神(3節),神也會讓他得榮耀(7節):“君王要看見就站起,首領也要下拜,都因信實的耶和華,就是揀選你以色列的聖者。”(7節)
當東方博士前來拜見聖嬰耶穌時(馬太福音2:1-12),這個預言被應驗了。在過去的2000多年中,當國王、總統、首相、總理一一向耶穌跪拜時,這個預言也在一次次被應驗。
以色列沒有完成神的使命,但耶穌卻完成了。如今,基督徒就是“主的僕人”。保羅和巴拿巴曾引用這節經文說:“因爲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以賽亞書49:6,使徒行傳13:47)
主啊,請幫助我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面對我所處的文化。當我傳講真理時,請讓我的嘴巴猶如“快刀”,在愛中陳明真理。請幫助我折射出你的榮耀,好把“你的救恩帶到地極”。
佩泊的補充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
我們做得如何?
今日金句: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