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 拆毀藩籬
吳凱倫

閱讀: 腓利門書1章8-16節

[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過奴仆,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腓利門書1章16節

每個周二,我都會到“中途之家”探訪瑪麗,那是一所協助前囚犯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構。瑪麗的經歷和我們截然不同,她剛出獄,正在戒癮,與兒子分離。你或許會說,她是社會邊緣人。

如同瑪麗,阿尼西謀也同樣飽嘗社會邊緣人的辛酸。阿尼西謀身為奴仆,顯然觸怒了他的基督徒主人腓利門,而被關在監獄裏。他在那裏遇見保羅,相信了耶穌基督(10節)。阿尼西謀已成為新造的人,但還是奴仆的身分。保羅打發他送信給腓利門,勸他接納阿尼西謀的新身分:“不再是奴仆,乃是高過奴仆,是親愛的兄弟。”(腓利門書1章16節

腓利門需要做出抉擇:視阿尼西謀為奴仆或基督裏親愛的兄弟。我也需要做一個抉擇:視瑪麗為前囚犯、戒癮者,或是正被基督大能更新生命的女人?我將瑪麗視為主內的姐妹,我們是有幸偕行信仰之旅的夥伴。

社會和經濟地位、階級或文化差異的高墻,阻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是基督的福音可拆毀藩籬,更新我們的生命和人際關系,直到永遠。

親愛的上帝,感謝禰讓耶穌基督的福音更新生命

和人際關系,拆除我們之間的藩籬,

使我們能在基督裏成為一家人。


福音改變了生命和人際關系。


靈糧透視

讀了腓利門書之後,我們心中或許會有這些疑慮:“聖經竟然容許奴隸制度,叫我以後怎麼相信聖經呢?”“當保羅有機會嚴厲譴責奴隸制度時,他為什麼沒有這樣做?”然而,我們需要留意,古代與現今的奴隸制度有所不同。例如,在羅馬帝國時期,奴隸可以努力工作,獲得自由。實際上,保羅所教導的,更遠勝於制度方面的改革。當保羅要求腓利門重新接納阿尼西謀,並視阿尼西謀為弟兄時,他是要徹底根除將人分為高低貴賤的心態。聖經強調的是我們的看法,而不僅僅是我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