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探討「從外到內的救恩」系列──「神的作為」這個主題,討論題目是「神的計劃」的第一部分。
最近幾個節目我們都在探討以弗所書,我想再一次看看一句非常重要的句子,就是以弗所書1章3到14節。在今天的節目裏,我要告訴你這段經文包含的另一個主題。讓我向大家概述一下吧。我們最近這幾個節目一直在討論這句經文的前半部分,探討甚麼是成為神的孩子、成為祂的兒子,我們花了幾個節目的時間來認識甚麼是得兒子的名分。我想告訴你,我不知道我能否幫助你,但我坐在寧靜的海邊預備這些講稿的時候,我自己的生命得到改變。我們之前只思想這句話的前半部分,但今天要從第9節開始看看後半部分。讓我把整個句子讀給大家聽。以弗所書1章3到14節:
這個中文譯本為了讓讀者容易理解,把原文分成了幾句;但其實在希臘原文裏,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
[3] 願頌贊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
[4]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5] 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6] 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
[7]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
[8] 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
[9] 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10]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
[11] 我們也在他裏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12] 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裏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贊。
[13] 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14] 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
這是神的話語。
這是一句很長、很令人費解的句子,若要真正理解當中的意思,你就得查看它的原文,看看句子的結構。你會發現句子的動詞——主要動詞,標示著句子的主旨。這句話的第一個主要動詞是「揀選我們、預定我們得兒子的名分,使我們成為聖潔,無有瑕疵」;但隨後在第9節又說「叫我們知道」,這便引入了新的主題——這是全新、令人驚訝的特權。今天我們會探討這個新的主題。
第3到14節整句話講的都是關於救恩。在大城市裏,如果有人談論「得救」,如果有人問你是否「得救」,如果有人談論基督「拯救我們」,那種信仰大概會被人看不起或會被視為膚淺狹隘。然而,我們現在嘗試去探討,去讓你們知道:保羅其實在揭示「救恩」、「得救」並不是膚淺狹隘的東西,而是最偉大、最深奧、最豐富的東西。而且,藉著這一句妙極的引言,他要打破人們對於「救恩」的一切誤解。我們去了解神的作為,當你接受基督為救主,神在你身上做了甚麼;而我們看到祂所做的,就是使我們成為聖潔。祂進入我們的生命之中,給我們兒子的名分,讓我們看見那些美好的事物。可是,第9到12節引入了一個新的想法,就是叫我們知道祂計劃的奧秘,而祂那計劃從亙古就已經有了。
1. 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看神的旨意
句子的重點前後不同的地方在於:如果你前往國立藝術博物館,去欣賞一個關於精致的玻璃窗藝術展覽,去看高貴的、染色的、彩色的玻璃窗展覽;而你知道欣賞這類藝術玻璃窗一般有兩種方式:以微觀的角度來欣賞它的燦爛,還有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它壯麗的另一面。如果你真的走近去看,你大概要把近視眼鏡摘下來仔細觀察。無論如何,微觀角度就是要靠近去看,細心查看每一小塊玻璃。看著那精巧的藝術、剔透的顏色、鮮艷的色彩和純凈的紋理,你會感到興奮陶醉且驚訝不已。你可以走近細看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東西,仔細欣賞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燦爛;可是除非你退後幾步看看整幅大圖畫,否則你無法知道這一小塊精致美麗的藍色玻璃,其實是在森林中一只鹿的眼珠。除非你退後一點以宏觀的角度看,否則你無法看見那塊美麗的藍色小玻璃真正的含義是甚麼。
我一直在思考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有何不同。事實上,這兩種觀察的角度你都要去看,才看得見藝術家賦予作品那完整的美麗和光輝。對嗎?光是近距離觀看是不夠的。當我退後看,才能發現那塊美麗的小玻璃其實是甚麼東西——淚珠形狀的小玻璃,原來是在這個美麗的森林裏一只鹿的眼睛。我對於那塊小玻璃有了全新的體會。
現在的個人主義是前所未有的強烈,你和我都住在這樣的文化中,然而誰知道我們的文化會持續多久?我們完全沈溺在個人的需要之中,沈浸在我們的傷害、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成就或缺乏之中。我們都被這些東西吸引著。在每一個文化中,你總是藉著在不同的團體中建立關系來找到人生的意義,在家裏、在教會、在國家、在社會等等都是如此。你一出生就有一定的身份,且要在那些身份上盡忠,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你看,你是公民,你是別人的兒子或女兒,你是別人的丈夫或妻子,你是男人或是女人。那些身份在不同的團體中總有指定的地方、角色、崗位和功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這真的就是你得到滿足的途徑。
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吹個人主義的社會裏,完全專註於自己身上。除非我們可以自由地追求能滿足我們的東西,否則我們生活便沒有意義了。換句話說,城市人——特別是年輕的城市人,總是以完全微觀的角度來看自己。在幾乎所有文化裏,藉著融入大局之中、融入你的家庭之中、融入你的家族之中、融入你的族群之中、融入你的鄰舍之中,你會找到人生的意義。如果你的父母不是本地人或來自另一個國家,而你則在本地的文化中成長,你會知道當中的難處,對嗎?你知道生活在兩種文化之間的衝突和難處。你藉著成為整個文化大圖畫中的一部分,找到自己的意義;而在這種文化中,你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意義。
現在,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吸引的微觀文化中,當我們談到基督教,便立即沈迷於神能為我做甚麼。當我們想到基督教,人們似乎不會追問這信仰是否真實的。他們只想知道,信耶穌會否讓他們快樂。他們並不關心這信仰是否真實的,只關心它有沒有效用!這個文化心態實在非常獨特,非常令人驚訝,但我們竟然有這樣的想法!讓我們承認這一點吧。讓我們承認,在我們願意相信基督信仰的那一刻,我們首先關註的仍是自己。當你相信基督信仰,你真的在改變,但仍然傾向沈醉於自我,沈醉於自己的傷害、自己的需要。當然,我們只著重談論神會為我們做甚麼,我們喜歡閱讀、學習的教義都只是關於神會在我們個人身上做些甚麼。祂使我們重生;祂以愛充滿我們的心;祂給我們兒子的名分;祂再次成為我們的父親;祂建立我們。我們喜歡這些東西,而經文這句話的前半部分便正正談論這些東西。經文說:「祂揀選我們,使我們成為聖潔,無有瑕疵,洗凈我們。祂因為愛我們,給我們兒子的名分。在主裏,我們得救贖。」我們所有的罪和罪疚感都得以消除。罪得赦免,一切都變得很美好。
然而,在第9節,保羅說,好了,你一直都走得很近去看那塊玻璃,你一直在欣賞神為你做的美麗事情。現在,你該退後一步,看看你如何融入大圖畫裏,否則你不能真正明白基督信仰!你甚至不能真正了解自己。他說:「他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裏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裏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贊。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
這是一個復雜的句子,讓我分開幾個部分來為你仔細解釋吧。
2. 神揭示祂對這個宇宙有一個計劃
保羅說:「現在,你可以看到神已經啟示的東西。祂對這個宇宙有一個計劃。」這是照祂自己所預定的美意,是祂旨意的奧秘。這個「旨意」指的是「計劃」。神對這個宇宙有一個計劃,祂現在正在揭示這個計劃。這是一個奧秘,從前一直隱藏,但現在已經被揭示出來。這就是在基督裏,祂將要重新連結所有支離破碎的東西。祂要恢復所有腐朽的、碎裂的。祂要以基督為首把一切人和事物都合而為一,祂要命令你們所有人以稱贊祂的榮耀而活,藉以撫平所有不和諧的事情。
神其實最終會對所有人說,如果你是基督徒,你應該也知道這一點。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也許這是你認識的機會。有時候,神說:「長大吧!」你的信仰最諷刺的是,你的本性最諷刺的是,如果你只關註自己的小王國,你將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你只在乎神有沒有幫助你達成目標,你將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直至你在神國的光輝中迷失,直至你的心被迷住,直至你願意降服,直至你開始為神國的榮耀、為擴展神的國而活,否則你將永遠找不到你想要的快樂。「長大吧!」
我已經在你身上成就了一切美好的事情。我給你快樂,還打算把更大的快樂賜給你。為甚麼?這樣,你便會使我的榮耀得著稱贊。這是我去復原、去醫治宇宙所有傷痛的方法。聽著!聽著——現在,神要你退後一步,看看大圖畫的模樣。我們當中有很多人或許不願意,但今天我希望邀請你來。
每年假期我都會到郊外渡假,我去的那個地方有三座大山:尖頂山、平頂山和聽風山。關於這幾座山,有一件很諷刺的事情:多年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尖頂山是當地最高的山。尖頂山的山峰非常尖銳,看起來比其他山高很多。當地有一塊著名的紀念碑,就是采用了尖頂山上的花崗巖而制成的,上面還有一些花紋裝飾呢。紀念碑上還寫著:這石碑是從本地最高的山而來的。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平頂山其實比尖頂山更高。問題就在於,當你在尖頂山上,平頂山看似比較矮小;但當你爬上平頂山,你便會發現它才是真正最高的山。你在平頂山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整個山派的形狀。這其實是一個視覺上的錯覺。在山下看,尖頂山看似比較高;當你爬到山頂,可能會覺得它更高;但直至你爬上平頂山,你才會發現那裏才是唯一能讓你看清該山脈整個面目的地方。這裏也是一樣。
除非你理解祂旨意的奧秘,除非你理解這個計劃是怎樣一回事,否則你的生活只會按著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而過。你只會認為神存在就是要讓我快樂,神存在就是要除去我的罪疚感;這些事情,祂當然都有做。我的意思是,祂當然有除去你的罪疚感,神存在是為了讓你快樂,幫助你克服孤獨感;所有這些事情,祂當然都有做。我們一直都在討論、細說神所做的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都包含在頭幾節經文裏,但我們不應光看這個部分,然後便沈醉其中。除非你明白節9到12節經文所說的真理,否則你無法真正理解神所做的事情。你無法真正明白神,無法真正明白自己,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位置。你將無法看到真實的東西,直至你爬到山頂上,爬到第9到12節的高峰上,並從山頂的角度去看生命。
保羅在這裏說了三件事情。第一,是神揭示祂的計劃;第二,是祂述說那是甚麼計劃;第三,是祂向我們展示祂如何藉著自己的權柄,成就祂的計劃。神告訴我們,祂自己是計劃的揭示者;第二,神告訴我們計劃是甚麼,祂揭示祂自己的計劃,告訴我們那是甚麼計劃;第三,神在第11和12節告訴我們,神有能力完成祂的計劃,因為祂是完全掌管歷史的主,而且祂按著預定的美意成就一切計劃。因此,你正面對一個非常深奧、驚人的課題,實在不那麼容易理解。這段經文的前半部分比後半部分容易理解得多,而且更為有趣;但後半部分的確非常深奧。當你爬到這部分的頂部,你大概會開始流鼻血,因為你意識到自己身處的地方真的很高。這的確很艱深,是很高深的教訓。我們一起看看吧。
3. 神叫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秘
第一件事情就是,神叫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秘。今天,我們不夠時間去深入探討,只能簡略提一提。神使人明白奧秘。你們身處的文化認為任何關於宗教的事情都無法確定。只要別人一知道你是基督徒,而你嘗試跟他們分享一點點經驗,在這樣的大城市裏,你首先得到的響應大概會是:「你以為自己是誰?你跟神有甚麼聯系嗎?你是多麼傲慢,你似乎認為自己很明白神的旨意,很清楚神的想法。你怎麼知道?」這是現代文化的一個規則,就是你無法確定任何有關神的事情。你無法肯定。這裏產生的問題是,這實際上是前後不一、自相矛盾的思維方式。我們之前已經談論過這一點了。如果堅持說知道關於神的事情是傲慢的行為,那麼堅持說無法明白神的旨意也必定是傲慢的行為。
你看,今天的人都認為我們必須對所有關於宗教的事情抱懷疑的態度,但對於宗教懷疑的態度本身卻不應存質疑。我們對任何事情也不能抱強硬肯定的態度,卻必須肯定那懷疑的態度,這是為甚麼?你不能肯定任何事情,可是你看,這是自相矛盾。根據你的定義,你這樣說就是抱著肯定的態度啊。每個人都告訴你,如果有神,祂不會向人揭示任何事情。每個人都告訴你,如果有神,祂不會說話。如果有神,祂不會揭示任何奧秘。如果有神,祂所說的話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如果有神,祂會擁有難以理解的神秘力量。你可以經驗祂,但無法向別人解釋祂教過甚麼或說過甚麼。
然而,耶穌基督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這是甚麼意思?祂說,這是神的話語。相比之下,羣山都是微不足道的。羣山都是暫時存在的事物,但神的話語卻是永久的。神的話語是多麼實在,天與地也算不上甚麼。這是耶穌說的。你會怎麼辦?基督信仰說的是:「神叫我們知道祂的旨意。」神揭示奧秘,神給我們真理,神向我們說話。
讓我告訴你一件事情:假設你的父親從不跟你說話,從不寫信給你,總是說一些你無法理解的話語;這樣的話,他根本不是你的父親。他在名義上可能是你的父親,但父親絕對不是這樣子的。基督信仰的精髓就是:藉著基督,神成為你的父親;但如果祂無法跟你說話,如果祂無法藉著聖經跟你說話,如果祂無法向你揭示奧秘,如果你無法知道祂所揭示的,如果你無法理解、閱讀、思考、討論或吸收祂所揭示的,如果祂沒有教導你真理,那麼祂並不是你的父親。這位神叫人知道祂旨意的奧秘。明白嗎?我們擁有這樣慈愛的神,要為此歡喜快樂。
不斷有人對我說:「你的學歷那麼高,你真的相信聖經嗎?聖經不是充滿矛盾嗎?你怎麼能明白聖經呢?你怎麼能知道關於神的事情?」然後,他們總是說:「我認為你的看法太死板、太偏執了!」我跟他們說:「這真的非常有趣,你告訴我神並沒有說甚麼真理,你告訴我聖經前後矛盾;你也告訴我偏執是不對的。你從哪裏得知不偏執是好的?你從哪裏得出這個結論?你其實是在把你的主張強加諸我身上。根據你的定義,你也做不到。你告訴我真理自相矛盾,然後又告訴我,不偏執是好的,偏執並不可取。然而,你憑甚麼說我是錯的?憑甚麼說我不道德?如果真理自相矛盾,如果我們不知道有沒有神,如果神並不說話,那麼你又從哪裏得出這些想法?」
好了,我必須說,「你無法知道任何事情」這個想法才是自相矛盾。你無法知道任何有關神的事情——這句話其實是自打嘴巴、自相矛盾。我們有一個更連貫一致的看法,是從耶穌而來的。「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好了,這就是我們在這段經文中學到的第一點——祂叫人知道祂的計劃。可是,那是甚麼計劃呢?計劃是這樣的:「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
4. 神使一切在基督裏同歸於一
有一件事一直困擾我,就是在大多數的譯本中,這句話都翻譯得不太準確。這裏的翻譯也是一樣。事實上,「連結」這個詞一直存在,一直存在於句子之中。在希臘原文,這個詞其實有一個小小的前綴,包含「重新」的意思。因此,整個詞的意思就是重新連結、再次連結。我不知道為甚麼那麼多現代譯本都不帶出這一點,但我認為這一點極為重要,這是一個關鍵,能幫助讀者理解保羅在這裏說的話。他說:「神有一個計劃,要使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這是一節非常重要的經文。如果你最近都有收聽這個節目,那麼你大概也聽過我說,這節經文對我有很大影響。我講解很多其他題目、教導很多其他範疇時,總會提及這節經文。
這節經文的教導是:第一,「重新連結」意味著宇宙最初是連結於一的,但後來卻分裂了。只有在基督裏,一切才能重新連結起來。這幅圖畫就好像:在一個系統中,所有零件都互相幫助協調,而非互相阻礙毀壞。系統從來不會因意外而出現,從來都不會。系統從來不會因意外而出現,都是精心設計的。一個大系統總是包含很多小系統。時鐘是一個系統。你試打開你的腕表,看看裏面的系統;打開你的車蓋,觀察引擎的系統。系統包含許多零件,它們互相交融、互相影響、彼此提升,而非互相阻礙毀壞。然而,要摧毀一個系統其實並不困難——如果其中一個零件位置不對,如果其中一個零件丟掉了,不在原本設計的地方,那麼系統便無法正常運作了。
你知道嗎?你肺部的運作系統是世上最美妙的系統之一。你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此外,還有一種美妙的系統——就是無數的綠色小葉子在四周進行相反的動作。它們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氣,運作得非常完美,不是嗎?如果你坐宇宙飛船去火星,如果你不戴呼吸儀器便打開艙門,然後深深呼吸一下那美妙的火星大氣,那麼你的肺部會立即感到異樣。你的肺部並不適應那裏的大氣系統,你的肺部並不是為那系統而設計的。那裏的氨氣跟你的肺部並不協調,這樣下去你會喪命,因為你並不屬於那裏的系統。你的呼吸系統並不是為火星大氣系統而設計的,你的肺部並不是為火星大氣系統而設計的。你的肺部並非為那地方而創造,因此不能在那裏運作,否則會引起異樣和耗損,呼吸系統將停止運作。只要你還活著,你的身體就是一個系統;當你的生命一結束,你的身體便開始分解、腐朽、崩壞,最後分解成各種基本的化學元素。這就是分裂。
我曾遇到一個關於小型貨車的麻煩:小型貨車很受歡迎,你們家裏有嗎?你們的朋友有嗎?他們沒有正常大小的備用輪胎,因為他們沒有位置存放正常尺寸的備用輪胎。你能存放的只有在貨車底下的超級微型備用輪胎。你們有見過嗎?真的非常細小。當你的輪胎爆了,你可以換那個微型備用輪胎上去,然後開車到附近的油站整修。我記得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犯了一個非常無知的錯誤。我知道車子不能這樣一直開下去,但我並沒有意識到車子不能開得太快。這樣的輪胎負荷不了時速60英裏,每小時只能走40英裏。可是,我卻沒有理會那些零件能不能配合,如果我的駕駛速度維持在每小時45英裏以下,那個微型備用輪胎就能跟整個汽車系統配合得很好。我下次要閱讀一下說明書!駕駛手冊有仔細說明,而其實輪胎上也有說明,但我沒有理會,把它裝上去便如常開車了。沒多久,小輪胎便開始出現異樣了。當輪胎出現異樣,我的車子也開始有異樣,然後我也發現麻煩大了。整個體系都停止運作了。
當我們說,神的計劃是讓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重新同歸於一,祂含蓄地說的事情卻在羅馬書第8章裏顯明了。那就是說:起初的世界原本只有一個元首,就是基督。一切所有的都在祂的統治主權下,無論是你的生活,無論是你的友誼,無論是小區,無論是企業,無論是國家,元首都是基督。換句話說,任何系統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家庭、家族或心理的系統,基督都是元首。在生物領域中,神創造的每一個系統都是為了與終極的組件合作,同歸於主權元首基督。當基督的主權地位在人的生命中、在國家中、在友誼中,甚至在身體上、在肉身上被竊奪——分裂,各種異樣和問題便會隨之產生。
我們在創世記第3章可以看到,你們有很多人也曾聽我說過。羅馬書第8章說:「所有受造之物都被敗壞和崩壞所轄制,為甚麼?原因就在創世記第3章裏:起初,神設立的所有系統都運作得非常完美和諧,沒有死亡、沒有戰爭、沒有貧窮、沒有疾病。這些東西是甚麼?這些都是瓦解系統、毀壞系統的東西。那時候沒有家庭糾紛,沒有這些東西,因為一切都在基督的主權下。神與亞當和夏娃走在花園裏;可是亞當和夏娃決定要做自己的主人,把自己拉出和諧的系統之外,這樣做其實並不需要很大力氣。你知道為甚麼輪胎必須要保持平衡對齊嗎?為甚麼?如果其中一個輪胎移了位或對不整齊,那麼輪胎很快便會損毀,甚至爆裂,接著你的車子便會拋錨了。亞當和夏娃把自己拉出和諧的系統之外。他們說:「我們要成為自己的主人。」聖經告訴我們,任何系統若有那樣的事情發生,當中多少也會出現各種分裂、破碎和敗壞。所有事情都分裂不和。
首先,如果你為自己而活,而不是降服於基督的帶領和主權,這代表你在屬靈上與神分裂了。你與神隔絕了。當你重生、當你接受基督,你便不再與神隔絕。祂愛你,把你的罪隱藏在背後。可是,我想讓你知道,我在自己身上也發現這一點:你整個人生直到最後,都會不斷面對內心深處的事實——我們因著罪將不斷惱怒神,不斷要祂滿足我們的要求。現在,那種分裂仍然在侵蝕我們、依附我們。因為我們犯罪,所以我們從來無法經歷那種我們原本可以經歷的愛情,無法體驗那種我們原本可以體驗的喜樂,無法經歷那種我們原本可以經歷的團契關系。這是屬靈上的分裂。然而,並不是只有這種罪會引致心靈上的疏離。
你知道嗎?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學說談論一個事實,就是你擁有一個「本我」,稱為性衝動(libido),意思是指滿足本能衝動的渴望。然後,你也有一個「超我」,這是你的道德觀,說:「你不能沈迷滿足自己所有欲望。」接著,你還有你的「自我」,可憐的自我常常都在戰場上爭戰。這讓我想起婚姻輔導員,我以前讀過有關弗洛伊德談論的「自我」,這就好像一位婚姻輔導員。這位是「本我」,那位是「超我」,而「自我」則要透過各種方式讓他們好好相處,防止他們互相殘殺。如果其中一方變得太強,你會變得神經敏感,或甚至演變成精神病。聽著,我沒有被弗洛伊德所說的衝昏頭腦,但弗洛伊德承認,我們在心理上也有分裂不和,在我們裏面並不完整合一。我們裏面一直發生戰爭和衝突。
聖經的答案是,因為:如果你不認識神,如果你在屬靈上與神隔絕,你的心理也會受影響。你不會知道自己是誰,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寶貴,你不會知道自己被疼愛,你不會知道方向在哪,你不會了解自己的良心,你永遠不會滿足那個「超我」。屬靈的隔絕和敗壞導致精神分裂,也會導致社會分裂。為甚麼人們會互相壓迫,為甚麼會有戰爭,為甚麼會有壓迫,為甚麼會有不公義,為甚麼會出現破碎的家庭,為甚麼人會犯罪,為甚麼會有階級鬥爭,為甚麼會有管理層與勞工之間的鬥爭?我們裏面的心理分裂了,我們經歷很多不愉快,我們假定有人暗中作祟陷害我們;於是,這樣便令社會分裂了。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的政治和社會制度都無法正常運作。
但最後,如果你回去看創世記第3章,當亞當和夏娃決定吃樹上的果子,當他們打算做自己的主人,你知道發生甚麼事嗎?首先他們感到與神隔絕,是屬靈上的分裂;然後他們感到焦慮和恐懼,這就是精神上的分裂;接著他們不得不遠離對方,他們無法赤裸地面對對方,只好各自躲起來,這就是社會的分裂。於是,神宣稱,在最根本的範疇來說,自然世界已無法正常運作。
看,你就像移了位的零件;你就像時鐘裝置裏的一個齒輪,應該要住上轉,卻像亞當和夏娃一樣把自己扔下去。當你拿走一個齒輪,亂扔在別的地方,整個裝置便開始嘎嘎作響、互相消耗、互相磨碎。神說,這個自然世界將無法正常運作,你將承受自然災害和疾病,甚至死亡。
然而,後來在羅馬書第8章,神在這裏許下諾言,說:「有一天,我會回來。我要找一種方式來救贖你們。盡管你有罪,盡管你確實永遠與我隔絕,而事實上我也必定是公義正直的神,我也有方法處理你的罪,我要重新掌握宇宙中每一個系統的主權——我的主權。直到最後那日期滿了,一切都將得到醫治。身體不需再承受任何疾病、死亡或自然災害的煎熬;而一切在自然界的受造之物,你能看到的都會是美麗無比。當神的國度完全擴張,當耶穌成為萬有之主,那時候的世界將會是無與倫比的美麗。因為當耶穌是主,祂會使世界興盛繁榮,祂會滿足一切受造之物。耶穌將要成為所有社會系統制度的主,那時候不會再有戰爭,不會再有罪惡,也不會再有階級鬥爭,不會再有種族壓迫。至於心理上,你的心理系統最終會運作正常,不會再有分裂不和。各零件不會再互相消磨,不會再互相毀壞;他們會彼此協調幫助,因為屬靈上的分裂將會消失,一切都會同歸於一。
如果你看這個聖經譯本,大概會覺得那日子很久以後才會來到;但在聖經原文說,祂有計劃,祂知道那日期何時會滿。聖經指出,那等候滿足的日期就在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降臨之間。這意味著神現在正為祂的國積極作工。
神的計劃是甚麼?只是為了拯救你的小心靈?為了幫助你擺脫那小小的罪疚感?為了給你一點點自尊?這只是開始,也就是重點所在。你看,當你把自己交給祂,你們有些人已經開始見到生命中某些系統開始正常運作了。你看,某些心理和屬靈上的分裂都除去了。不過,你還是要到教會跟弟兄姊妹一同敬拜,尋找並順服神,藉著神的話語、神的靈和聖靈的恩賜,耶穌要透過你除去更多罪所帶來的惡果,治愈人生命中的每一個範疇。這就是為甚麼基督徒真正明白神的旨意時,會那麼興奮雀躍。我們在這裏開始,分享福音,使人脫離死亡,得到永生。他們因信稱義,得兒子的名分,而在某程度上,他們在生命中、關系中、家庭中的某些領域也恢復正常運作,並開始得到醫治。
5. 教會的工作
然而,你知道教會的工作是甚麼嗎?你有沒有發現教會的工作是甚麼?就是讓耶穌基督在神國的權能,覆蓋人生命中各個領域。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小區、把我們的政治制度、把我們的社會制度、把媒體、把教育、把我們的家庭、把我們的友誼、把我們的業務、把我們的城市、把我們的國家,全都帶到基督的主權下,讓祂在生命中、在所有關系上,或在實際生活上作主。這樣,一切都正在同歸於一。每當祂為首,所有以祂為首的地方,一切都正在同歸於一,所有分裂都正在愈合。世界要同歸於一直到最後,直到那日期滿足才會結束。現在,這愈合已經開始了。這就是為甚麼第3章會有這麼驚人的說法。
在3章10節,保羅說:「現在,神計劃讓每個人都有權知道祂旨意的奧秘。」這句話跟我們在討論的經文其實是一樣的,在原文希臘文裏的用字是相同的。神計劃讓每個人都有權知道祂旨意的奧秘。這是一個設計藍圖,說明了:「基督揭示了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祂指的是現在,藉著教會來成就。現在!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旨意。」所有人都應該能夠藉著教會看得見這個奧秘。在教會裏,我們要讓人看見,當人歸到耶穌基督的主權之下,友誼、關系、經濟、種族關系、心理健康等是如何得著醫治的。
你們有沒有看過《悲慘世界》這部音樂劇?劇終那一幕是這樣唱的:「你會加入神聖的抗戰嗎?你會跟我一起堅強地作戰到底嗎?你看柵欄的彼方,看見你期待已久的世界了嗎?」這樣高歌的人都擁有閃爍的生命,他們都是瘋狂的理想主義者,有遠見的、好夢想的人。他們認為革命會帶給他們美好的世界、帶給他們烏托邦。他們之所以能說:「你會加入神聖的抗戰嗎?你會跟我一起堅強地作戰到底嗎?你看柵欄的彼方,看見你期待已久的世界了嗎?看見你憧憬的未來嗎?看見你想要創建的世界嗎?看見那能使一切朝氣勃勃、閃爍發亮的世界嗎?」是因為他們看見這幅大圖畫,你看見了便不會再單單為每一天的生活而營營役役,你不會再說:「我如何能結束這樣的生活?或許,我來年能負擔更好的房子。」如果這就是你的生命,那麼你最終會一無所有。
如果你認為基督信仰只是關於神如何讓你快樂一點,那麼到最後你只會錯過那副大圖畫。退後一點,看看神要做甚麼吧。祂要使天地萬物都同歸於一,祂要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個範疇中除去罪所帶來的一切惡果。就在此刻,神要藉著教會醫治我們,祂確實擁有粉碎罪惡的能力。耶穌說:「你會加入神聖的抗戰嗎?你會跟我一起堅強地作戰到底嗎?你看柵欄的彼方,看見你期待已久的世界了嗎?這是我的世界,你願意服從我,為我的國作工,成為我的同工嗎?這是永遠不會終結的冒險,才剛剛開始而已,但我們必會得到最後的勝利,我必會帶來勝利。」祂說:「這勝利即將發生。你現在或許會遭遇挫折,但最終,最終,一切都會成真。」你們看,那些死在柵欄處的人試圖發起革命,希望帶來更好的生活。他們死了,並不知道他們所渴望的最終會不會實現。
可是,基督徒知道他們所期待的世界必然會出現。不要再為了你自己的王國而活,不要再只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快樂而活。你要開口說:「主啊,告訴我為袮的國作工、為袮的國而活的真正意思吧,請袮告訴我個中的真理吧。袮已經賜下能力,讓我徹底改變我身邊所有分裂的關系。請袮告訴我該做些甚麼,幫助我明白袮的旨意。」
我知道,我只是向大家介紹了這段經文非常初步的信息,以及最基本的想法。我沒有提到很多細節,但最重要的事實是教會從來不只是——且永遠不可能純粹是一個讓人來學習如何過更成功生活的地方。你來這個地方,不能僅僅為了讓自己心理素質提升一點;你來這個地方,必須重新建立自己,效法基督的形象,因為你已將你的整個生命交在祂的主權下。這樣,你將成為神的代理人,傳揚祂的幫助、祂的能力,直到世界各地、整個宇宙且直到永遠,阿們。
我們一起祈禱吧。
天父,求袮幫助我們看見,我們活著真是為了贊美袮的榮耀,而袮活著並非為了讓我們快樂。我們存在是為了討你喜悅;而諷刺的是,為了討你喜悅而工作,為了使袮得榮耀而工作,為了袮的國而工作,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滿足,且是別處找不著的滿足。天父啊,幫助我們放開自己,好讓我們能尋回自己。主啊,幫助我們明白何謂基督的身體、何謂教會,我們也許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真正明白,求袮幫助我們,讓袮國度的權柄降臨在我們的地方。這是甚麼意思?這裏的意思相比單是個人靈魂得救實在深很多,這意味著為整個社會帶來救恩。求袮告訴我們這是甚麼意思,幫助我們看見這是一場偉大的冒險,使每個地方都歸入神國的主權之下。天父啊,現在我們求袮激勵我們,但同時讓我們向袮認罪、謙卑自己。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