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拯救了我
57歲的託尼·布里莫爾Tony Bullimore曾是英國最有經驗的橫渡大西洋帆船運動員之一。旺代帆船環球邀請賽進行到第二個月時,託尼駕駛的那艘60英尺長的“愛克賽挑戰號”在南大洋的冰海中遭遇翻船。大家估計託尼很可能遇難。
“愛克賽挑戰號”遇到了50英尺高的巨浪,龍骨被撞落。事後,託尼·布里莫將這段經歷寫成書,取名《得救》(Saved)。他描述說,當時的情形就像尼亞加拉瀑布倒流。整整四天,他都被困在這艘頭朝下的船中,船艙裏漆黑一片,再加上海浪的轟鳴聲以及接近冰點的寒冷 —— 託尼感到自己就置身墳墓。
託尼強忍暈船帶來的不適,竭力呼吸水面上方几英尺空間內的氧氣。此時,他與最近的陸地都相距一千多英里。當空氣越來越稀薄時,他開始爲得救禱告。
禱告應驗了。前來救援的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通過現代衛星監測,澳大利亞海軍精確計算出了所有遊艇的進度,並派出了一支救援部隊。
四天後,託尼終於聽到了遊艇側壁傳來的敲擊聲。事後他說:“我對澳大利亞海軍感激不盡。因爲他們拯救了我。”從遊艇中脫身的那一刻,託尼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感謝神,這真是個奇蹟!我獲得了新生。我感覺自己是個新造的人,如同復活了一般。”
正如一位記者所寫:“克服重重困難,營救獲得成功——沒有什麼結局比這更完美了。“獲救” —— 這帶給人純粹的、釋放的、發自內心的喜樂!”,耶穌“爲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 —— 這纔是人類的終極大營救(加拉太書1:4節第一段)
回首往事,我看到神不止一次拯救了我。當你面臨困境時,你也可以信靠神,他會拯救你。
相信神將拯救你
詩篇 31:1-8
有時,堅持信靠神非常難。尤其當身處逆境,比如遇到人際關係、工作、財務、健康或其它方面的挑戰時。在本段經文中,大衛的禱告是一個好榜樣,它鼓勵你要大聲呼求神的拯救,堅持倚靠神。
正如託尼·布里莫祈求得救一樣,大衛也禱告神:“求你側耳而聽,快快救我”(2節第一段)。他繼續說:“我相信、依靠並滿有信心地仰賴耶和華。”(6節第二段)
大衛說:“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5節)。十字架上的耶穌親自實踐了這句話。耶穌在臨死前“大聲喊着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加福音23:36)。這體現了信靠的最高境界。
本詩篇告訴我們,神之愛的最終結果是讓耶穌爲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爲主是:
1.你的避難所
本詩篇一開頭就寫道:“耶和華啊,我投靠你”(1節第一段)。大衛接着說:“求你救我脫離人爲我暗設的網羅,因爲你是我的保障”。(4節)人的一生將會遇到很多試煉、考驗、陷阱和試探。在經受這一切時,耶和華是我們的避難所。
2.你的磐石
大衛說,耶和華“作我堅固的磐石”(2節第二段);“因爲你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所以求你爲你名的緣故引導我,指點我”。(3節)通過神的靈,你就能明白神的引導和帶領。神是你最堅固的保障。
3.你的拯救者
大衛祈求:“求你側耳而聽,快快救我”(2節第一段)。他繼續描述神是如何看見“我的困苦,知道我心中的艱難”的(7節第二段)。神沒有把大衛交給仇敵(8節第一段),在危難中救了他,並“使我的腳站在寬闊之處”(8節第二段)。在耶穌裏,你得到了真正的拯救。他將你的腳放在寬闊之處。
主啊,感謝你拯救了我。當我經受生活中的所有試煉時,請幫助我一直信靠你。
盡心去愛你的救贖主
馬可福音 13:32-14:16
愛耶穌比愛窮人更重要。歸根結底,我們愛人 —— 尤其是愛窮人的動力來自對耶穌的愛。
這位婦人用香膏抹耶穌的身體——這舉動體現了她對耶穌的愛。因此,這一擲千金的舉動——用極貴的香膏膏抹耶穌(可能是當時一個人的年薪),絕非“浪費”(14:4)。耶穌的評論並不表明他對窮人漠不關心。耶穌只是說這位婦人並非在浪費金錢:“她是爲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8節)
婦人的行爲將被永遠記念(9節)。在耶穌看來,任何事情,只要是出於愛他而做的,就絕不是浪費(7-8節),耶穌會永遠記念(9節)。耶穌視我們因爲愛他而做的任何事爲“美事”(6節)。
耶穌提到自己安葬的事,這暗示他的使命即將達到高潮。耶穌刻意在逾越節期間完成臨終前的幾件大事。
僅在這一章中,作者就五次提到了逾越節(1,12,14,16節)。耶穌明確提出,自己將被作爲逾越節的羔羊獻上。(12節)正是逾越節羔羊的寶血才能拯救神的子民免遭審判和死亡。“因爲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7第二段)
本段經文再次提供諸多證據,證明耶穌認爲自己就是神的獨生兒子。當耶穌提到自己將要再來時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馬可福音13:32)
託尼·布里莫對拯救他性命的人感激不盡!面對這位捨命救我們脫離永死的人,我們的感激之情是不是應該比託尼的更多呢?!
主啊,感謝你捨棄自己的生命,甘願成爲逾越節的祭物被獻上,從而拯救我免於審判和死亡。感謝你,每次“聖餐”儀式都提醒我你的犧牲和我的得救。
奇妙的救贖計劃
利未記 15:1-16:34
因着對你的大愛,神安排了一個萬無一失的拯救計劃。爲了營救託尼,澳大利亞海軍花了好幾天做準備。神對整個人類的拯救當然需要更多計劃、更多準備和更多演練。
對現代人來說,這些有關“不潔淨”的規定看似奇怪。這是因爲它們對我們已經不再適用。耶穌已經實現並取代了這些條規。
贖罪日(16章)爲耶穌之死作了鋪墊。保羅說:“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羅馬書3:25)。《希伯來書》作者說,耶穌“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爲要在神的事上成爲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爲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希伯來書2:17)。
大祭司本人也必須通過獻祭才能進入至聖所。這一事實充分證明祭司制度本身是不完全的(希伯來書5:3;7:27;9:7;9:11-15)。
在贖罪日舉行的獻祭儀式清晰且逼真地預表了十字架:“(他要)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藉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要把這羊放在曠野,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利未記16:21-22第一段)。“替罪羊”這個詞的原始出處就在於此。(8節)
這預示了你我的罪將被“放在”耶穌身上(參看以賽亞書53:4-6)。使徒彼得這樣描寫耶穌:“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得前書2:24第一段)。 “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篇103:12),耶穌就是這個讓過犯遠離我們的人。當施洗約翰看見耶穌時,他大聲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
正因如此,你與神的關係發生了奇妙的改變。現在,你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耶穌進入至聖所(希伯來書10:19-20)。你只管坦然無懼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希伯來書4:16),因爲神時時歡迎你。
主啊,感謝你用寶血拯救了我,並以你的死作爲贖價,讓我得自由。感謝你讓我現在可以每天坦然無懼地來到你面前。
佩泊的補充:
《詩篇》31:1-8
神是我們的“山寨” —— 我好喜歡這個比喻(3節)。在中世紀的英國,假若侵略者襲擊村莊,村民就會躲進一座要塞。人們拉起吊橋,切斷敵人的通道,以此來保證安全。當我們面臨險境時,也要將神當作避難所,因他是我們牢固的山寨。
今日金句:
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耶和華誠實的神啊,你救贖了我 (詩篇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