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被愛的
肖恩·泰勒Shane Taylor被認爲是英國監獄裏最危險的人物之一。最初,他因爲謀殺未遂被監禁,後又因用一塊碎玻璃攻擊獄警,導致一場暴亂而被延長刑期四年。
肖恩被關進號稱全英國最安全監獄的隔離間裏。他的食物是通過一個安全艙遞進去的。而且,只有當六名攜帶防暴盾牌的警察在門外看守時,他的房門纔可以被打開。
後來,肖恩又被轉移到隆拉丁(Long Lartin)的一所頂級監獄。在那裏,他參加了啓發課程。在課程期間,肖恩禱告說:“耶穌基督啊,我知道你爲我死在十字架上了。我討厭我自己的樣子,我肯求你赦免我的罪。”就在那一刻,他被聖靈充滿。一夜之間,肖恩判若兩人。他說到處跟人訴說他的新發現:“耶穌是真的!”
肖恩的改變令人驚歎,他不但不再需要被關押在隔離間內,還在監獄教堂裏得到了一份工作。他爲獄警和曾經的敵人禱告。出獄之後,他參與了一間教會的服事。肖恩在這裏遇到了一位名叫善美的女孩,這女孩也歷盡坎坷,吸過毒,進過監獄,但後來,她也信了耶穌。現在,肖恩和善美已經有五個孩子了。
如果你現在與肖恩交談,你很難想象他當初是個讓人生畏的暴徒。肖恩經歷了神奇妙的慈愛(詩篇17:7)。他說:“耶穌已經向我表明該如何去愛、如何去饒恕。耶穌拯救了我。他已經赦免了我所做的一切。他完全改變了我的生命。”
知道神愛你,視你如珍寶
詩篇 17:6-12
神對你的愛是如此偉大,因爲這愛是非常親密且個人化的。大衛呼求神,並求他“顯出你奇妙的慈愛來”(7節)。大衛禱告說:“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你眼中的瞳人”(8節第一段)。眼中的瞳仁(即眼睛中的虹膜的敞口處,光線經過此處到達視網膜),是人最柔弱也最寶貴的一部分。現在就默想,神是多麼愛惜你。
大衛接着禱告說:“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8節第二段)。這句話依然表達了神的愛,他和我們的親密關係以及他的呵護。在上十字架之前,耶穌俯瞰耶路撒冷,他當時就引用了這句話。耶穌說,他渴望耶路撒冷的子民都能聚集在他的翅膀蔭下,得享他的庇護(馬太福音23:37)。
大衛被“仇敵”(9節)包圍,即那些“內心剛硬”、向他說大話的人(10節)。有時,你也會遭遇“仇敵”,但無論所面臨的掙扎和患難是何等之大,你都可以信靠神對你的愛。
主啊,今天我要呼求你。請側耳傾聽我的禱告,向我顯明你奇妙的大愛。請保護我如同保護你眼中的瞳仁;請把我藏在你翅膀的蔭下。
經歷神的愛、慷慨和恩典
馬太福音 20:1-19
通過葡萄園工人的比喻,耶穌顯明瞭他的大愛,以及不可思議的慷慨和恩典:對於那些最後進入天國的人,神賜給他們的祝福與其他人一樣多。這確實會令人“嫉妒”(15節第二段)。我們常會爲自己的現狀沾沾自喜,直到聽說有人比我們更好,然後就會禁不住嫉妒他人。
在這個比喻中,葡萄園主完全沒有按商業慣例做事。他根本沒打算爲自己謀利,恰恰相反,園主的目的就是慷慨饋贈 —— 這完全超出了他的本份。而神就像這位園主,神的祝福和饒恕比我們所配得的多得多。
我們時常聽到像肖恩·泰勒這類人的見證。這些人簡直就是社會的垃圾,然而在“酉初”時,他們竟然悔改信了耶穌。他們的罪就這樣被完全赦免了,得着了由耶穌的死和復活換來的所有好處(19節)。有人抱怨這樣不公平,認爲不該給像肖恩這樣的人太多關注。然而,神就是要大大使用他們的見證,比起那些“整天勞苦受熱”的人,神似乎更愛使用這些最後進去的人(12節第二段)。
正如我們昨天所看的,神國的規則和這個世界的規則完全相反:“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16節)耶穌說,我們不應該因此嫉妒他人;相反,我們應該由衷讚歎、感謝神的慷慨。對所有人,神都無私獻出他的大愛 —— 這就是神的恩典,是我們完全不配得的。這就是耶穌要表達的意思(17-20節)。
事實上,神不僅愛肖恩,他對你我也是一樣慷慨。如果神只按我們的行爲來付給我們報酬,那我們的處境都會極其悲慘。但如果你接受神澆灌下來的恩典,那就會產生令人驚歎的結果。
耶穌的死和復活(馬太福音20:18-19)使罪得赦免成爲可能。從此,信靠他的人就能經歷神的大愛,直到永遠。
主啊,感謝你奇妙的大愛。感謝你對我超乎尋常的慷慨。願我永遠都不嫉妒那些看似比我更蒙福的人。感謝你,因爲我知道我是被愛的,並要享受這愛直至永恆。
在患難中抓住神的愛
約伯記 11:1-14:22
即使經歷了漫長的患難,約伯依然緊緊抓住神的愛。他說:“他必殺我,我雖無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還要辨明我所行的。”(13:15)
儘管約伯爲人毫無指摘、完全正直;他又敬畏神,遠離惡事(1:1),但約伯不是完美的。在此,約伯談到“(我)幼年的罪孽”(13:26),他說:“我的過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縫嚴了我的罪孽。”(14:17)
約伯朋友們所犯的錯誤是:他們認爲約伯的患難與他的罪有關。這些人讓約伯越來越痛苦沮喪。他們長篇大論談論約伯的“罪”(11:6,14),從試圖找出患難的原因變成了對約伯展開人身攻擊(11:5)。他們振振有詞,但不能給人帶來任何安慰。
約伯終於開始還擊,他回答道:“但我也有聰明,與你們一樣,並非不及你們。你們所說的,誰不知道呢?”(12:3)“你們所知道的,我也知道”(13:2)。約伯指出,他們最好保持安靜:“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爲你們的智慧。”(13:5)
面對遭難的朋友,我們需要有智慧。不要發表頭頭是道的長篇大論,而要謹慎言行,在行動中展示出神的愛。
較之朋友們,約伯的態度要健康得多。在極重的患難當中,約伯感受到巨大的孤獨感,但他向神大聲呼求:“你爲何掩面?”(13:24)妻子過世之後,C.S.路易斯寫了本書,名叫《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路易斯把心靈的煎熬比作“上帝對着你的臉砰然關上門”。
在這樣可怕的患難中,約伯依然能對神說:“即使他殺了我,我還是要寄希望於他。”(13:15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約伯認識神,並且信賴他,在絕望的深淵之中也是如此。
約伯知道並相信他一生的年歲是由神決定的,“人的月數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沒有任何人能“穿越他所派定的時間界限”(14:5)。
同時,約伯似乎預見到了今生之後的景象 —— 沒有任何事,甚至包括死亡,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人若死了豈能再活呢?這就是我的問題。我要在我一切爭戰的日子,繼續抱有希望,並等待最終的改變——就是復活!”(14:14-及19:25往後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你我要比約伯幸運多了,因爲我們知道耶穌的死與復活。我們擁有確實的盼望,就是在永恆中享受神的愛。
隨着故事層層展開,我們看到在堅持信靠神這一點上,約伯始終是正確的。神從未向約伯解釋他爲什麼會經歷這麼多可怕的事,但事實證明,約伯對神的信心是正確的。無論遭受多大的患難,我們都必須堅持相信“神那奇妙的慈愛”(詩篇17:7)。
主啊,感謝你。儘管生命中有如此多我不明白的事,但我依然能相信你奇妙的愛。請在今天,以及每一天,都幫助我享受你的大愛。
佩泊的補充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
有好幾次,我有意錯用這節經文。比如,孩子們年幼時,如果他們輸了比賽,或者考試成績不佳,我就會說:“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這當然有開玩笑的意思,但我也是藉此提醒孩子,生活中那些被我們看重的事,如成功、業績、升職 —— 在神國裏卻是無足輕重的。
今日金句:
“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仁。”(詩篇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