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的藝術
我家的汽車兩側有很多劃痕。我猜想(儘管我已記不太清)大多數劃痕是我造成的,它們是我在通向教會的一條窄路上費勁轉彎時留下的。
智慧被定義爲“掌舵的藝術”。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很多棘手的事,需要我們運用智慧,以免傷害自己或他人。
避免轉錯彎
箴言 2:12-22
不忠(2:16-18)就是人步入歧途的一個例子。而智慧“讓你在人生道路上不轉錯彎,不按照錯誤的指示行”(12節 - 信息版聖經)。智慧讓你行在正道上,她“不讓我們走向死路,或在彎曲的迷宮中迷失自己”(15節 - 信息版聖經)。邪惡可能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它是扭曲的,會讓人墮入黑暗中。
婚姻是人“在神的面前所立的盟約”(17節)。“約”是用來描述以色列與神的關係的一個重要詞彙,比如“舊約”;而如今,我們都在“新約”中與神建立了關係。約是一種生死協議,是不能撕毀的。
捲入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這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致命的。在這個例子中,是女方“離棄了幼年的配偶,忘了神的盟約”(17節)。而那個與她通姦的男人向誘惑投降,脫離正道,最終走入一條“陷入死地”的錯誤道路(18節)。
智慧確保你一直行走在正道上(16節第一段),“使你的腳行走在經過檢驗且可靠的道路上”(20節 – 信息版聖經),並保守你與那些“行事正直”的人同行(21節)。
主啊,請賜予我智慧。請幫助我,讓我掌好生命的舵,行在通往生命的道路上。
選擇正確的道路
馬太福音14:1-21
困難可能會讓人偏離正道,走錯方向。但如果你持守正道,就會擁有更多的恩慈和智慧。
《箴言》陳明瞭智慧之路與邪惡之路的區別。在今天的新約經文中,我們看到耶穌和希律王的生活軌跡。他們一人走在智慧之路,而另一個行在邪惡之路。
1.邪惡之路 這位分封的希律王就是希律·安提帕(公元前21年-公元后39年)。在耶穌臨死前,希律見到過耶穌,但拒絕接受他。(耶穌臨刑前,彼拉多將他送到希律那裏。參看路加福音23:8-12)。
希律王做了《箴言》作者警戒人們不要去行的事。他與兄弟之妻希羅底通姦。當施洗約翰揭露他的罪行時,他就“把施洗約翰拿住鎖在監裏”(馬太福音14:3),因爲他清楚自己有罪。
希律的生活目的就是滿足個人慾望。他拋棄了第一個妻子,又另娶了一個。他關注的是及時享樂,完全不顧自己的行爲會給他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兄弟腓力,帶來怎樣的後果。你要小心,不要只顧追求個人享樂,忘記他人需要。
害怕“被拒絕”也會給人帶來麻煩。希律王因“怕百姓”(5節),所以不敢處死施洗約翰。但他更怕被宴席上的同僚們瞧不起。因爲他已經答應希羅底的女兒要把施洗約翰的人頭給她。(8-10節)要記住,做正確的事比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更重要!
因爲施洗約翰揭露了希律的罪,希律便想殺他(4節)。在這個家裏,邪惡似乎是暢通無阻的,希羅底的女兒與她母親密謀除掉約翰(6-10節)。她們的心因邪惡變得如此剛硬,當施洗約翰的頭被放在盤子上端來時,她們竟然不覺得噁心(11節)。
2.正確的道路
顯然,耶穌對他堂兄之死感到震驚(12節)。而耶穌面對壞消息的辦法就 是“獨自退到曠野裏去”(13節),此時,他需要與神單獨相處。
當事情沒有按耶穌的計劃進展時,他並沒有爲此惱火(我卻不是這樣)。制定計劃是件好事,但要允許神打斷你的計劃。耶穌不僅擁有“順其自然”的智慧,還會積極面對挑戰:出於憐憫,“他治好了他們的病人”(14節)。即使在這樣的危機之後,耶穌也沒有擺脫人羣。相反,他餵飽了他們;更準確地說,他是在教導門徒該如何餵飽眾人(16,19-20節)。耶穌將門徒們調動了起來。
從耶穌這一天的行程中,我們看到了他超乎尋常的智慧。這一天的開始似乎糟糕透頂;但後來,耶穌不但治好了許多病人,還奇蹟般餵飽了五千人,其中包括很多婦女和孩子(21節)。人類歷史應該記住這個日子,因爲它影響了無數人的生命。
主啊,願生活中的艱難不會讓我偏離正道,而是帶我走向更大的恩慈和智慧。
在困難中掌舵
創世記 40:1-41:40
你有沒有被拒絕過?遭受過不公正的待遇?對某位朋友感到失望?或正在令人沮喪的境況下掙扎?
“偉大的信心始於偉大的爭戰;偉大的見證出自偉大的考驗。偉大的勝利源於偉大的試煉”,史密斯·威格斯沃斯Smith Wigglesworth這樣說。顯然,約瑟的一生印證了這個真理。
三十歲時(41:46),約瑟就已被授予掌管整個埃及的重任。法老一直在物色一位智慧和經驗並重的人,他發現,再沒有人比約瑟更稱職了(41:33,39)。
約瑟的青年時代極爲艱難。但這都是神對他的磨練。約瑟被兄弟們陷害,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又被投進監獄。到此,約瑟的患難還沒結束。
神賜給約瑟解夢的能力,讓他能爲其他囚犯、酒政和膳長解夢。約瑟對夢的解釋清晰而準確。膳長被處死,酒政被釋放且官復原職。當酒政被釋放時,約瑟求他:“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提說我,救我出這監牢。”(40:14)
但酒政一出監獄就把約瑟忘得一乾二淨(23節)。可以想象,這對約瑟來說是多大的打擊。朋友失信,已經讓人夠傷心的了;對約瑟而言,這意味着他要在監牢裏再捱兩年(41:1)。
對一個像約瑟般有才華的人來說,監獄更是猶如地獄。他此時才二十多歲,正值人生的巔峯。可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重獲自由。我不是個有耐心的人。如果我遇到這般挫折,肯定會瘋掉。
這一切都是神的預備,好讓約瑟在將來成就偉業!但在當時,誰也不可能看到這一點。通過幫助獄中同僚,神要預備約瑟將來指揮整個國家。
最後,當法老做了夢卻不能解釋時,酒政纔想到了約瑟,他說:“我今日想起我的罪來。”(41:9)於是約瑟被召來解釋法老的夢。
約瑟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16節)可以看到,約瑟在智慧上有明顯成長。年少時的趾高氣揚已經被謙卑和依靠神所取代。此時,約瑟的一言一行都表現出了謙和與信心(這兩個品質通常不會同時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就是當我們面臨挑戰時所需要的品質:“我不能……,但神能……。”
約瑟解釋了法老的夢(25-32節),並告訴他該如何應對(33-36節)。法老看出約瑟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裏頭,我們豈能找得着呢?”(38節)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39-40節)
神會通過一切艱難困苦、試煉憂患來磨練你、預備你。約瑟在智慧上已經長大成人了。最終,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對神的信靠,約瑟使人民安然度過了經濟大蕭條和動亂。很多人都會在經濟方面遇到困難。有時,神不會直接改變你的處境,但通過神的幫助和智慧,你就能在困難中把握方向,一路向前。
主啊,感謝你使用生命中的艱難時刻。請幫助我增長智慧,對你越來越有信心,能夠駕馭生活中的挑戰。
佩泊的補充
我對約瑟的印象極爲深刻。除了在兒時有點盲目自誇之外——這也是他父親的過錯,是他的溺愛造成的——約瑟沒有走錯過一步。這就好比一位有天分的廚師,欠缺的,只是一些經驗!
儘管別人對約瑟做了這麼多錯事,但他沒有絲毫苦毒和對神的懷疑。他對法老恭敬有禮。約瑟陳明,是神,而不是自己解釋了法老的夢。如今,兒時的自誇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約瑟把一切榮耀歸給神,他甚至沒有因此討價還價,讓法老釋放他。難怪法老對他印象深刻。終於,約瑟謙卑而又自信地站在神面前,隨時等候神的使用。
今日經文:
“我雖不能......但神能“(創世記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