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三個不敬虔的人物
麥耀光

猶大書11~13

11 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里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12 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與你們同吃的時候,正是礁石。他們作牧人,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是秋天沒有果子的樹,死而又死,連根被拔出來;

13 是海裡的狂浪,湧出自己可恥的沫子來;是流蕩的星,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永遠存留。

猶大在第一循環時,用了三個舊約典故帶出「那些人」的錯誤(5~7節),在第二循環中,他列舉了三位舊約人物的失敗作為鑒戒 (11節)。當猶大提出該隱、巴蘭和可拉的事跡時,蒙愛聖徒很快聯想到他們墮落的言行。第一位該隱 (創四章),他流露出妒忌、怒氣,甚至殺人。他不單拒絕悔改,更加拒絕耶和華,以致他的結局是被審判。第二位巴蘭(民廿二至廿四章)先知,因著金錢和貪婪,向以色列的敵人巴勒王獻詭計(民三十一16),以致以色列人犯罪而被耶和華懲罰。第三位可拉,他本是利未人,在聖殿事奉神(民十六8)。可是他和另外250人控告摩西和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民十六3)。可拉不單不遵守律法,他還挑戰摩西的權柄、質疑摩西的主張,以及不接受摩西頒布的律法來自耶和華。可拉的行動是煽動、製造紛爭、導致分裂及公然違背律法,結果是遭審判和滅亡。他所作的是:「聚集攻擊耶和華」(民廿七3)。

由此可見,該隱、巴蘭和可拉代表著妒忌的殺人者、貪婪的先知和不服從的領袖。這三位不虔誠的人的行為,現在卻出現在教會中,猶大指出:「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12節)。這三位和「那些人」(5~7節)有什麼共通的地方呢?就是他們的生活和言行會傷害到教會的純真和合一。猶大在12至13節用了五至六個隱喻來描述「那些人」的敗壞。為何不能確定五個或六個呢?新漢語和新譯本翻出五種隱喻,它們是:1. 污點/暗礁、2. 雲、3. 樹、4. 浪、和 5. 星。猶大舉出五個大自然的景象來描繪「那些人」的生活和其影響。在此以礁石 (12節)為例子,猶大提醒聖徒,「那些人」是「你們愛筵中的暗礁」。他們雖然與信徒一起坐席,有分享和看似有共同的信仰,但是危險卻在教會中間,因為他們像暗礁,不知什麼時候,信徒撞倒在礁石時,生命財產都有可能被摧毀!

還有第六個隱喻嗎?在和修版提出第六個隱喻:他們「彷彿牧人」(「shepherds,」 NIV) 在群體中。他們彷彿牧人,不像「耶和華是牧者」(詩廿三),他們不是真正的牧人,「只知餵養自己」(12節)。耶和華也曾責備一些牧羊人,他們「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結三十四3)。神向他們的審判是:「我必與牧人為敵」(結三十四10)。

猶大用這些隱喻,是要指出「那些人」就像不可靠的雲、沒有果子的樹、不受控制的浪,和無定向的星。三位人物和六個隱喻已顯示出他們的錯誤和危險,逃避他們的禍患。

思想:

(1)前車可鑒,求主使我不會重蹈覆轍;

(2)救主的寶血已經洗淨我的罪,求聖靈不斷保守我常存手潔心清。